快好知 kuaihz

春节的由来

  “春节”二字,是辛亥革命以后湖北军政府为了采用国际公历纪元,于1911年12月31日发布《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之后,民间对传统农历年节改的称谓,久而约定成俗。若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将中国传统年节称为“春节”的历史,只有九十余年。我们探讨中国春节的由来,不是研究由中华民国改元而出现的“春节”称谓,而是释析在神州大地传衍五千余年传统年节的由来。

  春节,古称“元旦”、“正旦”、“正日”、“元日”、“上日”、“岁首”、“新正”、“新年”、“三元”、“三朔”。“春节”出现这么多别称,是因为更朝换代和历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而致。

  所谓“元”,就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合在一起即指一年的岁首第一天,一年之开端。我国古代的历法把每半个月称为一个“朔望”。“朔”为始或初,“朔日”即为各月之始(初一),又称“元日”;“望”为圆或满,“望日”即月圆之日,每月的十五日;“朔望”二字相连,就表示每月初一到十五之间的这个时间段概念。推定朔望时日的标准,以月亮的圆缺为记。正月的朔口,即正月初一,因此称为“元日”、“正旦”、“元旦”。元旦为一年之始,一岁最早的节日。隋代《玉烛宝典》称:“正月为端,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

  所谓“三元”,是指“一岁之元”、“一月之元”、“一时之元”,而正月初一早晨乃是年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惟一相聚的时候,故称“三元”。所谓“三朔”,指一年之朔、一月之朔、一时之朔,三朔相聚于同一时刻,而称“三朔”。至于“新正”、“新年”、“岁首,的称谓,就更好理解了,正月之初过年节自然就是“新正”;将一岁之首称为“岁首”,也名正言顺;辞旧岁迎“新年”,更是现实生活的确切表述。但要真正解开春节的由来,还须从远古时代的“腊祭”和“年”说起。

  春节与年的关系密不可分,要谈春节的由来,就必然要谈到“年”的产生。“年”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一时间概念是伴随着农耕社会的诞生而形成的。由于农业劳作对季候的特殊要求,进入农耕社会的先民们不断地探索,观察时间的转移变化、季节的更替,逐步掌握了一年  四季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才形成了“年”的概念。由于“年”这一时间概念的产生,才奠定了“春节”形成的基础。从各类历史典籍、出土文献以及目前的考古发掘文物来看,我国早在夏商时代已经步入了农耕文明,那时的华夏族先民们已经逐渐掌握了“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尔雅·释天》说:“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见,“年”的概念形成由来已久,古代先民表达年这一概念的字分M为“载”、“岁”、“祀”和“年”。

  “年”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象人头顶谷物之形。古人用头负物的现象历代古籍多有记载:《孟子·梁惠王上》有“颁白者不负戴干道路矣”,负戴,就是指背负头戴,即用肩背头顶;《左传·宣公二年》有“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宣诸备,使妇人载以过朝”,这里的“载”据杨宝忠教授考证乃是“戴”字的假借,可见用头负物在上古是很普遍的。

  究甲骨文“年”字的本义,是用来表示谷物的成熟。卜辞中有(求年)之说,即祈求全年的谷类成熟良好,这就是后世的“祈谷之祭”;(受年)也是卜辞中常见的用语,意思是说是获得了一年谷物的丰收,所以《说文解字》称“年,谷熟也”。由于谷物每年周期性的成熟,所以就借用“年”字表示谷物成熟的过程,来表示谷物从耕地、播种、除草管理到成熟收获的一个时间周期,从而形成了时间概念的“年”字。当“年”字由谷物成熟的本义,逐渐演化为表示时间的名词时,年不仅成为春夏秋冬四季相合的时间段代名词,而且也成了计算岁时的一个数字单位。卜辞中就有“自今十年又五”之类的说法。

  另一个表示“年”这一时间概念的是“岁”字。“岁”字的甲骨文字形写作“吩 ",即一“咔”加二“止”。“咔”字形本是古代用于战争的斧钱类兵器,“止”就是“脚”,用“代”和二“止”组成的“岁”字,就是用斧钱一类器具砍割人脚的意思,其意就是表示“宰牲”。“宰牲”干什么,用干祭祀,用“人牲”进行祭祀,这在我们今人听来是骇人听闻,但在古代却是先民们祈求天地神灵保佑的一种习俗和信仰。在甲骨卜辞中多次提到这种祭祀,这说明他是商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由于这种祭祀一年举行一次,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而周期恰是一年,所以后世就把“岁”当作一年这个时间概念来使用。

  因此,研究甲骨卜辞的人常能见到(今岁)、(来岁)这样相并的字型,很明显,“岁”在这里就表示“年”的意思。于是,“岁”与“年”两个字在表示一年四季这个时间段时,就通用了,一年就是一岁,过年就是增岁。

  祀字,在现代汉语当中只有“祭祀”这一种含义,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商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指“年”。在甲骨文中“祀”的使用频率并不低于“年”、“岁”这两个字,也就是《尔雅》所说的“商日祀”。商人尚鬼尊神,据《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说明鬼神崇拜在商代社会中占有至高的地位。在商代先民的头脑中,祖先的灵魂和神灵一样具有无穷的法力,是能够保佑后代子孙的神圣力量,因此常常出现将某些祖先和自然神合而为一的现象。例如“河”,就既是商人的一位“先公”,又是“河神”。后世的考古发掘证实,大量的商代遗址中,都有规模宏大的祭祀场,在殷墟卜辞中还发现了非常复杂的祖先崇拜神示系统。专家们研究出土的殷墟卜辞,不仅可以看出商代盛行的对先祖先批进行周期性祭祀的虔诚祀典,而且还会发现这种祀典是严格遵循一定的次序逐一对先祖先批进行祭祀,并且将应该祭祀的祖批轮流祭祀一遍称为“一祀”。学者们探究“一祀”的规律发现,“一祀”所用的时间恰好就是一年,这就是商代人用“祀”来纪年的原因。卜辞中常有“王二祀”、“王五祀”、“王廿祀”的记载,这就是“王”在位的第二年、第五年、第二十年。

  由此可知,年的时间概念本是古代先民基于农业劳作的周期性和四季变化周期规律而产生,并在举行一年一度周期性的庆祝丰收、祈求来年收成、祭祀祖先和求神降福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的。由干这项祭祀活动在收获后的腊月举行,因此也称为“腊祭”。这种周而复始地举行腊祭活动,不仅使“年”渐渐演化为重要的民族节日,同时也孕育出“年”的三方面的伴生内容:

  一是庆祝丰收和祈求收获的祭祀活动。

  这一点既是“年”字的本义,又是祈祷者的愿望。这是年节确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人们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目的就是获得收获和回报,并且祈求在来年能获得更好的收成,这是农耕社会民众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和信念。民以食为天,对靠自然演化获得食物的古代先民来说,没有什么比获得丰硕的收成更重要,因此庆祝丰收、祈求收获就成了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

  二是对天地神灵的信仰。这一点从古人把“岁”视为“年”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古代先民受“万物有灵”

  观念的影响,视大自然风雷雨电变化造成的各种灾难为冥冥中的神灵操纵,从而祈求他们恩惠和宽恕或赋予战胜灾难的智慧和力量。

  这种朴素情感的虔诚表达方式,与后世巫婆神汉们用所谓“降神”愚弄民众、诈骗钱财的封建迷信完全是两回事。

  三是崇祖敬祖。用“祀”字来表示年,就是远古先民崇祖敬祖信念的真实写照。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因此“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仍能左右子孙的福祸,因此产生对祖先的敬畏和崇信。遇到喜事向祖灵报告,遇到困难和灾祸祈求祖灵护佑和给予战胜的力量。这其中虽有愚昧和迷信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先的由衷尊敬和热爱。

  一个人、一个民族时刻铭记传衍生养自己的祖先恩德,不仅是生发热爱家庭、热爱族群、热爱社会和国家的力量源泉,也是传承民族基因和信念的重要形式,堪称“美德”。

  以上三点虽然不能概括古代先民创立年节的全部本义,却表达了他们锐意进取、期盼丰衣足食、合家欢乐、平安幸福的理想,意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祖灵合其吉凶”。究其实质,是在向天地神灵和祖先表达赐予生存发达的敬意,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获得更大更多福社的重大庆祝和祭祀活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年终的腊月举行这种重大活动,既是事农之人珍惜农时和充分利用闲暇的表现,也是总结回顾走过的一年四季、展望未来一年、谋划未来一年的盛举。积久成俗,就成为后世“春节”的滥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春节的由来  由来  由来词条  春节  春节词条  春节的由来词条  
茶文化清明节

 清明时节

 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因此时正值暮春,天气明朗,空气洁净,故名“清明”。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踏青节,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农事纪庆节日。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展开)

茶文化茶文化

 梁实秋亲自买茶获盖多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粱实秋先生常以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茶道自称,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梁先生对于品茶实际上是有很独到的见地和讲究的。梁实秋平常多饮用香片茶或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