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结束,所谓的资本寒冬无论是否真的来过,今年一整年整个互联网创业和投资都如履薄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初,全年创业公司共倒闭、停业364家,其中金融业占比最高。另外,2016年全年新增创业公司数量同比去年骤减76%。VC、PE的投资案列数大幅下滑31.97%、额度也同比下降0.2%。对于创业者和VC、PE们来说,2016真的有点冷,这一年的创业气氛让即将到来的2017年也许都可能不再轻松,取而代之的是紧张、甚至有些让人恐慌。
2016年的创投市场就像投资产荒的一个缩影,VC、PE的总投资案列数量下降表现出能够让资本心动的有投资价值的项目越来越难找,但和去年相比总投资额并没有明显下滑,这也意味着资本的投向也正在趋于集中,让更多的初创小公司融资难上加难,这直接体现在2016年新增创业公司骤减76%得数据上。这样的现状,让资本和创业者压力都很大。资本市场急于找到好项目,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钱能否到自己这里,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下面整理了几位著名投资人及知名企业负责人给创业者的建议,看看创业者如何在寒冬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呢?
正和岛CMO:建议创业者有积累再创业
目前大部分创业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刚开始做没有资源,甚至没有相应的储备,很可能刚冒头的时候,甚至稍微成点型的时候就会被大巨头干掉,你的周围生存环境相当差的时候怎么进入市场,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对此,郭京津给出的建议是掌握技术壁垒,而不是易被复制的模式,核心技术在短期之内很难被超越,甚至被复制的,因为有技术的保护,研发需要时间,就给他创造了你的市场成长和拓展的生存期。
此外,他还分析了创投大环境的变化,他认为今年相比去年,创投环境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对于资本需求大家想的更清晰了,要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的盈利模式,这个在去年甚至之前的所有商业项目很少提及的内容,现在大家都很务实了,生存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创新创意的项目,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这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郭京津说。
最后,他建议创业者“理性创业”,且有资源和经验的积累了再去创业,“‘创业有风险,进入需谨慎’,希望大家能够看清楚,你是不是真的愿意去这件事儿,而不是为了赶一个时尚,追一个当下比较热的话题盲目的创业,大家还是有所准备的,包括你个人的资源,你的资金的规模、实力、你的从业经验、你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等等在一定的基础上再去创业。”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产业跨界机会多 多利用全球云平台
给创业者的第一点建议是:关注跨界的部分。
因为一个产业已经做得很久,已经是一片红海,我们现在看到用新技术在两个产业跨界部分往往是最有机会诞生创新的机会,那可能是一片蓝海。腾讯的历史也是这样,当时的QQ、现在的微信,这就是抓到了一个跨界的点;大疆也是,它是无人机,也是flying camera,这两者本来是不同的,本来一个是航模一个是摄影,但是大疆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一下打造了一个市场;包括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机器人,这里都融合了很多学科,跨平台跨产业的融合机会。
给创业者的第二点建议是:团队要多利用全球的平台。
当下已经有很多开放平台,全球有很好的云,社交网络,电商平台,国内也有腾讯的一些基础设施提供这些服务。创业者要专注解决生活中如何提高效率,以及如果解决“痛点”,把精力聚焦在这一点,其它的东西可以利用平台来帮你。
洪泰基金俞敏洪:“一股脑创业”并不可取
俞敏洪反对大家脑袋一拍、头脑一热,自己不管一切地投入到创业中去。他认为人应该打有准备之仗,这个仗可以冒险,但是不至于说你完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扔进去了。
作为投资人,他十分看重项目是否具备三个比较重要的素质。
第一,实实在在的商业模式更吸引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会在头脑发热的时候,尤其是在经济发热的时候,去哄抢炙手可热的领域和项目。只有那些真正关注商业模式的执行项目,反而不光活了过来,而且还进行了A轮、B轮的后续融资。和数据相比,可长久发展的体系会更加重要。
第二,实实在在的创业领袖更具潜力。创业者没有一个把公司带向下一个发展平台的素质,而且有一些创业者是以技术为主,有一些创业者以营销为主,但是他恰恰缺乏了把整个公司变成一个大平台,和整个公司变成一个真正从人力资源到行政管理,到和公关政府合作以及到商业模式能够完整地结合起来,并且把整个团队引领到下一个阶段的才能。
第三,在选择的过程中,实在做事的团队更加有向心力。有一种团队比较稳健、比较吸引我。那就是创始人先一个人开始了一个创始项目,到最后由于创始项目需要人才,不断地到外面去挖人才的时候,反而能够使这个项目走得更远。
当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每一个创业项目,在稳健地抓住机会往前发展,存活并且壮大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
梅花天使吴世春:创始人千万不能玻璃心
创始人是企业的灵魂,往往能做出独角兽的创始人都有共同的特质。一个企业能成长到什么高度,受制于创始人的潜力。团队天花板永远限定在创始人学习、认知能力的框框里。一个项目所有东西都是可以被计算的,比如商业模式、用户数据、财务数据,但是唯一不能被计算的就是创始人的成长潜力,但是这恰恰又是投资人最看重的一个部分,创始人的学习和成长潜力就才是很多投资人真正在投的东西。
做为一个创始人,一定要经得起折腾,丢得起面子。创始人千万不能玻璃心。吴世春提到有很多从小到大一路很优秀地走过来的学霸,他有极强的玻璃心和极度自负,碰到任何问题都不愿低下头请教。但CEO是需要能够跪着带着大家一起活下去的,CEO要成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任何时候都能把创业中丢的面子,在创业成功之后找回来。
高榕资本高翔:没到账的钱就不是你的钱
高翔认为在资本寒冬下,新创业者应做到三不要:
第一、不要做别人做过的事情;
第二、创业企业一定不要追热点;
第三、不要做太烧钱的事情。
而对于已经创业的人,高翔也给出二个建议:
第一、千万不要把没到账的钱做进预算;
第二、在资本寒冬千万不要放弃,如果你能够在这个时候挖到赚钱的机会,未来就很更有机会胜出。
滴滴创始投资人王刚:节源开流,先保证活下去
创业是一场持久战,投资也是。不能心存浮躁和侥幸,来日方长,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为了活下去他建议创业者:
首先,要节省公司账上的每一分钱。因为你账上的钱可能是在你盈利以前所拥有的最后的资金。如果你的数据不够良性,果断裁员和淘汰,优柔寡断会害死整个团队。账户的钱要足够公司活12个月,最好是18个月。
其次,全面去开源,抓营收。比如以前认为没必要收的会员费,交易费,充值,服务费都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性质去尝试。通过收钱去验证你自己的商业模式。
然后,如果继续融资,不要过于计较估值,能拿到钱,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到账速度,比估值更重要。如果独立VC的钱很难拿。可以考虑拿上下游的战略资本的钱。只要公司有独立发展权,互相又可以借力,何乐而不为?
最后,不建议在这个时候还在为了融资而冲业绩。因为这里面的水份很大。未必有人买单,冲业绩是需要损耗现金流的。这个时候踩油门最可能的结果是整个公司冲出去掉入悬崖。强大的惯性,踩刹车都来不及。
很多公司有一个大平台的梦想,除非你有超常的融资能力,否则在冬天可以暂时搁置梦想,当生意去做。对于创业者来说,活下去,你才有可能等到成为伟大的那一天。
不可否认,如今融资环境变得愈发严峻了,创业公司融资(尤其是小创业公司)也变得越来越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业公司如何生存下去?这个问题在拷问着每一个创始人。希望以上的整理能给创业者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注:原文标题为《2017即将到来 面对资本寒冬创业者该怎么办?》,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