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年轻人找工作勿因待遇差随意放弃机会

最后一堂课,学生们关心的是找工作的问题,我不得不说实话,如果要在香港从事媒体工作,现在是一个很差的时机,都在裁员,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凤凰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但是意味着不会加人,也有公司会请人,但是都是趁机裁掉高薪的,聘请可能是抵于之前市场标准的新人,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的。

这就是一个问题了,每个毕业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工作都会有一种预期,在这种预期下面,往往会把那些和自己设定的标准不相符的工作机会推掉。可能是工资太低,也可能是职位不是自己想要的,对于这一点,在目前这样的时势下,我能够给与学生们比较实际的建议是:先做了再说,因为现在是人挑你,不是你挑人。

同样的情况,其实不单单是在媒体这个行业,投资银行肯定是重灾区,想当年世道好的时候,投资银行高价抢人才,让这个行业成为最受欢迎,也最让人羡慕的一行,因为一毕业就能够取得的年薪,可能是其他的行业,做几十年也没有的。于是不少人,不管自己是否喜欢,看在钱的份上,削尖脑袋也要进入这一行。

这又是一个问题,读书挑选专业的时候,不是依照自己的兴趣,而是看这个专业的前景,大学四年,似乎目标很明确,但是这样的选择,往往会受到外部环境转变的影响,因为行业是有起伏的,需求是会改变的,往往几年之后毕业,世道已经变了。

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传媒专业上,这一点,学校富有很大的责任。前些年媒体行业很热,于是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开了传媒专业,收的学生人数还不少,可是,理性一点点想想,媒体才那么多,除非转行,退休,不然萝卜坑早就占完了,哪里有这样多的机会。但是学校才不管这些,收了学生,赚了学费再说。

如果说要提供实用一点点建议,那就是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到底有多少,当然,就业率也可以有水分,一定要小心。

朋友的孩子今年报考美国的MBA,分数很高,自己的经历也很好,之前在美资投行工作过两年,照理说,是那些一流的商学院抢着要的,但是这次他却心里面很没有底,这是因为,今年竞争太大,那些被华尔街抛弃的银行家们,不少选择重回校园,回商学院缓两年,等待两年后,市道能够好一些。

不管官员们如何信心喊话,经济变差这是现实,那些坦率的经济学家会老老实实告诉大家,经济就是有周期性的,前些年毕业生市场上抢着要,现在没有人要,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依靠信心就可以改变的。既然这样,找工作的时候,降低一些要求,有机会就要牢牢抓住,那才是最最实际的做法,除非是那种,工作不是为了糊口,只是为了兴趣。

想当年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工作说好找,也不好找。一些一心要找铁饭碗和当时大家心目中的好工作的同学,看着他们找关系,跑后门,真的是相当辛苦,结果还可能临门一脚,败在了竞争者的手上,我们这些不在乎铁饭碗和名声好不好听的人,倒是机会不少,反正就是要一份工作,有工资,能够学到东西。

大学一毕业,我去了深圳,做过国企的总经理助理,做过接线生,酒店前台服务员,之所以接受这些工作机会,是因为至少我需要有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收获是:见识到三教九流,学会分辨不同的人,还有,就是能够练习英文,反而是那份总经理助理的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发呆。最大的收获,最后从酒店被挖槽去了当时的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的其中一家。

年轻人找工作,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空间,既然年轻,可以尝试不同的行业,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不喜欢,或者对于待遇不满意,可以耐心等待机会。只是,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不管怎样的工作,既然接受了,就要好好做好每一天,因为很多时候,机会就是自己的表现争取来的,而自己可能还不知道。

不过说真的,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竞争要比我们那个时候严峻的多。因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算是有人可以开后门,但是社会还是需要一批能够真正做事情的人,于是普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接受教育来找到机会。

但是现在,不再是开后门的问题,而是很多人的起点就要比大部分的同龄人要高,没有了一个公平的起跑线,那就谈不上竞争了,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让下层的人向上冒升的机会,社会的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这样形成的精英阶层,能够为大多数人着想吗?

文/闾丘露薇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manashare”,关注“经理人分享日志”公众号,收看最精华的分享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找工作  找工作词条  待遇  待遇词条  随意  随意词条  年轻人  年轻人词条  放弃  放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