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任志强:我还不关心90后在想什么

在这个叫做《知·任》的专栏里,任志强和我们聊他的朋友圈。他晃动手里新换的土豪金手机说:“我的朋友很多很多,手机通讯录大概好几千人。”曾经,任志强告诉我们,他交友不设标准,只要这个人可以和他在某一件事情上达成合作,那么,他就愿意去交往。我们挑选了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几位,看地产大佬的“老友记”。 

王岐山——没有因他拿过一块土地

他点评的第一个朋友,是王岐山。在任志强的自传《野心优雅》中,王岐山,是一个大哥哥,作为他初中辅导员的形象出现。 

任志强说:“过去的中学都是这样,高中班的同学给初中班的同学当辅导员。在王岐山之前,他爱人的哥哥,也做过我们的辅导员。只不过王岐山跟我们在一起时间比较长,后来跟我们一起去插队,也有比较多的交往。不止和他,我和所有的辅导员现在都有长期联系。

任志强自己的红色背景,也是贴在他身上的热门标签。傲气如他,忆起当年,他说:这段友谊不特殊,现在他位居高官,可当时,我们没有人知道他会做官。那时候我当了兵,提了干部,王岐山的职务还没我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还在农研室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企业的副总经理,他工资几十块钱,我已经好几百了。 

采访中,任志强大篇幅强调了华远的自力更生。“我们同学现在都还来往,但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因为有这个辅导员沾光。朝里有人好做官是中国传统里的陋习。我所经历的干部家庭的教育中,基本上都回避了这些东西。我的父母对自己有严格要求,他们忠诚于奉献,不动用职权去捞取政治资本和利益。在我成长的时候,我的父母刚好是“黑帮”,我不仅没有沾到光,反而受到迫害,到了农村,也受到更多歧视。王岐山在北京市当市长期间,我没有通过他办任何一件事,没有因他拿任何一块土地。了解的人都知道,北京市西城区很多领导都是从华远走出去的。王岐山当副总理之后,我们还是有一些来往,但我们从来没有,也根本不会利用这种关系,去拿公共资源。”

自传中,任志强写到,有时候深夜,两人还会打电话聊天。聊些什么呢?任志强回答:“他看到我的口述史,会跟我提出一些问题。他看到网上各种各样的评论,也会跟我讨论,想知道网民在讨论什么。他想了解老同学的情况,也会打电话给我。其实,我认识他夫人比认识他还早。他夫人的父亲当部长的时候,我父亲是副部长。所以,两家的渊源是很深的。” 

潘石屹——友谊从契约精神开始  

潘石屹,大约是任志强最知名的朋友,在华远的会客厅里,任志强的办公室里,都摆放很多张他与潘石屹在不同场合的合照,还有潘石屹为他作的诗。微博上,两人热热闹闹打情骂俏,互相捧场。最近,潘石屹与张欣向哈佛捐款引发争议,任志强发长文力挺。

“小潘与张欣向哈佛捐款,设立中国贫困学生上哈佛的助学基金一事,在微博上争吵的非常热闹。也有许多反对、攻击的声音。我认为此事应上央视头条,并让各大官方媒体广泛宣传,广而告之,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建立不限定个别对象,面对所有中国贫困学子的助学基金是件天大的好事(这个贫困不是吃不上饭的贫困,应是无力上哈佛的贫困)。” 

年龄相差十余岁的二人,因何结缘?同在生意场上摸爬打滚,又是什么让俩人友谊长青? 

任志强介绍俩人认识的来龙去脉:“我先认识的冯仑,才认识的潘石屹。当时冯仑是万通董事长,潘石屹是万通总经理,我跟冯仑谈了一些生意,他委托潘石屹来和我深化细节,由此我俩认识。1993年,他们从海南进北京,手上没有项目,找我谈合作。万通大厦,当时就是从我手里收的土地。不过,这个大厦还没盖完,潘石屹就离开万通,下海独立干了。”

信任,是任志强认为的俩人交情的关键词。“严守契约精神、说话算数,大概是我俩成为朋友的核心条件。我们前前后后六、七十亿的交往,没有因为生意你送我点什么,我送你点什么,搞歪门邪道。但不做生意的时候,我们倒是经常“礼尚往来”,我过生日他送我个蛋糕,他过生日我送个花篮之类的。我们之间有两份合同,一份在烟盒纸上写的,一份在菜单上写的,都没有影响它产生法律效力,变成合同,签订之后,我们更没有因为合同的问题再谈过第二次,都执行得非常顺利。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越来越信任彼此。”

“我跟潘石屹的来往很频繁,一起出席论坛、遇到困难会商量解决,他对房产不熟悉的时候,会来询问我。我俩对市场、房地产等很多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求同存异,这并不影响我俩成为朋友。”

王巍——公益是交友最好的纽带 

如果你关心北京文化圈,就不会不知道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这场由任志强、王巍联合发起的以“阅读丰富人生”为主题的公益读书分享会,已经开办了3年。马云、柳传志、俞敏洪、杨澜、蒋方舟等嘉宾的出席,常常让读书会一票难求,而任志强则坚持每场必到,并做总结发言。他的合伙人王巍在现场最爱做的事,就是找准一切机会,调侃任志强。 

任志强这样叙述他和王巍的交情:“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有来往了。亚布力企业家论坛至今10多年,我们都是理事。尽管没有业务往来,但总有无形的圈子使我们在一起。做读书会反而是很后来的事。当时在天津,他办了一个会,因为这个会从政府处获得一块地,办了天津的金融博物馆。当时我正好在天津,他就给我发了一个短信,问我是否可以去博物馆做个演讲。敲定之后,他在短短的几小时,通过微博招募了一些观众。这大概是读书会的前身了。” 

“第一次读书会,在刘晓光的首创集团,我觉得他那个场地不如我这儿的好,就建议搬到华远,现场证实效果确实不错,读书会场地就此固定了。为了效果更好,我投入了一千两百多万来包装灯光、音响。第一场嘉宾就是我和刘晓光,开了一个好头,北京、天津、苏州三地的博物馆读书会就这样展开了。” 

公益确实有股神奇的力量,它最大限度的释放了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任志强说:“读书会的意义就在于它基于公益而远于公益。其实,和潘石屹、王石等这些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在阿拉善SEE这个公益组织当中。因此,公益是把所有人联合在一起的最好的条件,商业合作关系反而没有这个作用。公益没有功利性,大家既出钱又出力,有化解矛盾、化解竞争的功效。” 

我没有90后小友,还不关心他们在想什么 

去年年底,马化腾坦言,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是他最大的担忧。今年年初,90后创业红人马佳佳受邀前往万科,因“90后压根儿就不买房”一语成了开发商老总们眼中的争议人物。那么在各个场合都很活跃的任志强,是否有90后小友?互联网思维喧嚣尘上,他怎么看? 

“就像刚刚说的,我朋友圈里的人已经太多太多了,来不及发展90后小友了。但我的圈子里有年轻人,比如帮我发微博的小秘书什么的。不过他们没有占主导地位,更多的朋友还是行业里的、公益上的。” 

“90后不买房,我没有这个担忧。房地产产品是特殊产品,大部分还是60后、70后、80后在消费,所以我还没有关心90后想什么,也许我的下任会关心。这跟互联网企业不一样,他们得关心,除了90后、还有00后、10后在想什么。现在孩子可能一出生就在网络上,像当年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一样,习惯要从孩子开始培养,培养他们过生日去吃麦当劳、肯德基,而不是吃饺子、面条。”

“我也不担心互联网对房子产生多大冲击。美国也有在线房屋交易网站,但收益并不好,没有实体体验,房屋销售还是难的。我不认为所有的交易都能在网络实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关心  关心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