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thumbs/1821.jpg)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的语录体著作,是道家学派的经典。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哀号遍野,严酷的战争动乱和不断的王朝变迁,让老子看到了民间疾苦。
于是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等一系列的治国安民的主张,所著的《道德经》思想丰富,思想体系包含三个主要范畴:
第一是“自然”,从根本上讲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那个样子,自然而然的、天生的。根据事物本身的状态成长,就会达到生命最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无为”,老子在治国方面提出“无为而治”这一政治主张,就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和睦安宁,而“无为”就是不乱折腾,一切顺应事物的本性。
但是“无为”又不是指什么都不去做,而是顺应事物的本性来做。而这个和第三个词“道”又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即规律,就是一切事物都有自身固有的规律,应该顺应自然根本之规律。
《道德经》作为道家的理论核心,对后世的影响重大。
《道德经》的内容包括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众多学科,被后世奉为修身为学的百科全书,同时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世所尊崇,一直被奉为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