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逻辑第一人:孔子的逻辑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当时就有人称他为“圣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私人办学、讲学的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正名和类比思想包含了一定的逻辑意义。

孔子画像。孔子(前552—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30岁左右便成为知名的博学大师,并开始招收门徒。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却备受冷遇。

公元前484年,孔子返回鲁国,晚年致力于他一直都在进行的文化教育事业,并对古代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公元前479年病故。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正名”主张的思想家。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曾经从鲁国跑到齐国去,想在齐国当大官。有一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君如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就是孔子对名实关系问题的回答。他主张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这看起来像是废话,其实正是孔子的名实观。前面的“君”指的是君的实际内容,后面的“君”指的是“君”的名分、概念,“君君”就是主张君的实际内容必须符合“周礼”所规定的君的名分。还有一次,孔子看到觚(古代盛酒的器皿)变了形状,不由地感慨说:“觚不觚,觚哉,觚哉!”意思是说,觚不像个觚,这也是觚吗?这也是觚吗!原来,古代的觚腹部有四条棱角,足部也有四条棱角,到后来棱角就不那么突出了。由此可见,孔子连这种细小的改变都不能忍受,他要求已经改变的事物必须符合原来的概念。

据古书记载,孔子还有一个“不饮盗泉之水”的小故事:据说有一次孔子走到半路上口渴了,正好路旁有一眼泉。孔子刚要喝泉水,忽然看到泉水边上的大石头上,刻着“盗泉”两个大字。孔子怕影响“君子”的名声,玷污自己君子的清白,就恶其名而不饮泉水,忍着干渴走开了。

孔子的正名思想中有一些很值得注意的逻辑思想。孔子有一句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说出了名与言的关系。就是说,如果名不正确,那么言辞就不会通顺、达义。从逻辑上讲,言由名致,语句由词语组成,言的正确性必须依靠于名的正确性。如果语词的意义混淆不清,当然会使语句模糊不清,既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的情况,也不能准确表述思想。可见,孔子的“正名论”,包含了这样的思想:名,要明白、确切;由名构成的言、辞,要通畅、通达。这些正是逻辑对名、言所要求的,即逻辑思维应当具有的确定性的重要特征。

孔子从正名的前提和需要出发,也很强调推理的作用。他曾提出“告诸往而知来者”、“温故而知新”等著名论断,揭示了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及认识的作用。

孔子为了解释“仁”的伦理内涵,首先提出了“能近取譬”的类比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显然,孔子是将自己和其他人进行类比的,因此自己所要达到和确立的东西,自然也应该使别人达到和确立,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就不应该强加在别人身上。这里的类比是以承认类同必须具有共性为前提的。

孔子的另一个有名的类比方法是“举一隅以反三隅”的推论过程。孔子意识到同类是可以相推的。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相同的,因此由一角而可推出其余三角。孔子说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说明孔子对类比的推理方法很重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逻辑  逻辑词条  孔子  孔子词条  一人  一人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思想  思想词条  
思维学堂

 创新思维的方法:检核表法

创新思维的方法:检核表法检核表法也是奥斯本先生创立的。根据需要研究对象的特点列出有关问题,形成检核表,然后逐个核对讨论,从而发掘出解决问题的大量设想。它引导人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