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是思维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何种思维导图,其中必定会有一些连线。连线既是对相连两方关系的建立,更是绘制者绘制思路的展示。每一条连线都代表着绘制者的一条思考路径,所以,读图者如果要跟随绘制者的思维阅读思维导图,就有必要了解每条连线代表的意义。
目前较为常见的思维导图结构为树状结构,在这类思维导图中,连线多代表相连两方的包含关系,对于这些连线的意义读图者通常能够马上看懂。但是,除了树状结构之外,思维导图还可能以其他形态呈现。图1-21为某数学老师绘制的一幅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思维导图,该图就不是树状结构。
图1-21 “全等三角形”的思维导图
与一般的树状结构思维导图中连线代表的意义相同,图1-21中实线部分表示的也是相连两方的包含关系。但是这幅图比一般的树状结构思维导图看起来更“乱”一些,除了实线之外,图中还出现了3条虚线。
这3条虚线中,“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为包含关系。但是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指向“应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带箭头的虚线,却表示的是在判定图形为全等三角形之后,才能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如果读图者也将这两条虚线理解为相连两方的包含关系,那就明显不对了。
因此,读图者在阅读思维导图时,对于具体连线的含义必须根据其所在的位置进行理解,而不能想当然地把所有连线都理解为包含关系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