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荣格说:处理一个梦的最好方式,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无知的孩子或者青年向一个两百万岁的老叟或古老的岁月之母请教:“你是怎样看待我的。”本文通过几个梦的场景,引发深刻的思考,让“梦想”为现实插上翅膀!
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关于“梦想”一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学习过《心理分析与意象体现及梦的工作》课程后,很想将“梦想”这个词理解为梦之思想,不知是否准确,在本文中暂且一用吧,于是“让‘梦想’为现实插上翅膀”的题目跃然脑海。
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的舞台,是通往潜意识的忠实道路。荣格说,人只有了解并接受潜意识之后,才能把握自己的完整。而此种了解只有从梦与它们的象征里才能获得。每一个梦都是潜意识对做梦者直接的、个人的、富有意义的交流。在有意识水平我们可以认为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是我明白只是在潜意识水平下的知道才是确实的知道,才对确实改变现实的困扰起作用。
2012年9月的一天夜里,我做过一个梦。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心理学方面的短期培训班。梦中第一个场景应该是在这个学习班的教室内,主办方的负责人是一个患小儿麻痹坐轮椅的中年女人,学员叫她崔老师。崔老师想在教室内挂一个牌匾,希望大家给出出主意。我很认真的思考后提出“知学知进”四个字,自己比较满意,但有点还不够劲的感觉。可是崔老师却不是很满意的样子,然后挂上的牌匾上写的是“宾至如归”。我说这个不好,培训教室的牌匾应该体现出学习班的特点,如果再确切一点应该是“至学更进”,具体的字记忆的有点不是很确切,大致是比前一个更进一步的感觉。但崔老师不同意,最后琢磨来琢磨去挂上了“微笑服务”之类的牌子。我心里对此非常不满意,觉得太庸俗了,但没有办法,这是崔老师的教室,她有权利定夺。
之后的一个场景是同学们在教室内传看班级出的一本内部资料,像一本杂志的样子。我翻着翻着忽然翻到一页发现有一块被抠下去了,一个长方形的窟窿露出了后一页的内容。我觉得怎么会这样,应该找印刷厂重新印,可是崔老师说:就这样吧,影响不大。可我心里是非常非常的不舒服,后来发现每一本的杂志那一页都抠下去了,感觉是崔老师默许的。
第三个场景是从教室里出来走在路上,不远的路之后往左一捌是一个十字路口(很像我上初中的时候在大同站经常等车上学、回家的一个路口,那时是个转盘道),再顺着路口往右(应该是向北从大同站往萨尔图站的方向)捌,走了一小段在那等车。注意到路前方(向北)是一些破烂的路障堆满着,可是我和爸爸依然在等车。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有焦急、盼望、失望的感觉。这时一个人从路口处走过来,跟我们说话。他穿戴的很厚很臃肿,头部也包裹着,只露出两个眼睛,身上还绑着,包裹的很结实。他说你们等车的方向错了,应该去对面等,他每次都是这样坐的。我和爸爸听了后仿佛恍然大悟的样子,就随着他走到了路的对面。这时再看那些路障变成了一队送葬的队伍,都穿着白色的丧服,前面几个都戴着猪八戒的面具,后面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员,跪在地上,都特别小的样子,还看到一个小老太太一下子晕倒了,好像当时是娇阳似火的天气,小老太太显然是中暑似的晕倒,几个小孩子围坐在一起好像是在玩什么游戏似的。这时,前面的一个猪八戒过来跟大家要钱,好像是为了整个队伍交什么费,几个小孩子就拿出一些小钱儿给了他。几个猪八戒还低声地商量着什么?感到小孩子们有一种受欺骗的感觉……
梦无遮蔽,我们只是不了解它的语言罢了。荣格说:处理一个梦的最好方式,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无知的孩子或者青年向一个两百万岁的老叟或古老的岁月之母请教:“你是怎样看待我的。”我发现现实中人们常常是抱怨梦想的难以实现,而当我们问一问:“你能确认地说出你真正的‘梦想’吗?”恐怕更多的人是这样的,曾经以为的梦想根本不是真正自我想要的。如果说梦是潜意识,是那个真正的自我,那么,走进梦,了解梦的真正涵义,才是我们更好的汲取自我的智慧,朝着真正的“梦想”进发的起点。
刚刚做完这个梦我并不能理解,反复的回味。结合《心理分析与意象体现及梦的工作》课程,我来分析这个梦。在梦工作的三种水平:客观水平、主观水平、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按照荣格疗法中解梦通常划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根据做梦者的生活经历建立起某种联系,以便理解梦中纯粹的个人意义;第二阶段是确定梦的文化背景,因为梦的内容与周围环境和做梦时间有关;第三阶段是寻找梦中典型的内容,并把它与人类的整个生活状况联系起来,因为梦的最深层含义就是人类最古老的生存经验),运用联想分析、扩充分析、积极想像三种主要的方法与技术我走进它,我发现我可以理解它了,并且体味到了理解它后,它带给我的启发、激动和喜悦。
首先在客观水平上,我运用联想分析的方法把梦与我当时阶段性的生活经历建立起联系。第一、第二个场景让我想到我与心理学当时的遭遇。我从2011年开始,按照EAP的框架把心理学引入自己的工作(属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培训、网站传播、个体及团体心理咨询等工作项目的实施在企业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单位的领导大加赞赏,要求迅速拓展到全体员工,于是2012年初很快在全体员工中展开。同时,这项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很快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推广。可是,这样没有任何的瑕疵,大势所趋的工作,仅仅因为单位主要领导的调整,新任领导对心理学的不了解,一切均在一夜之间被打入冷宫。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它副职领导及各部门领导都是看主要领导眼色行事的猪八戒,常年的行事原则使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喜好,于是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一下子死寂一片。梦中的女老师应该是对我的启发吧:只有适当的妥协才能维系绵延不断。如今我只有把对心理学的追求从单位的工作中回归到自我的学习成长中,会经常参加上级部门的相关活动,这是适当的妥协带来的幸运吧。
结合梦分析的主观及融会贯通水平的分析,我体会到自己的另一种处境。在单位中当时近一年多的时间我一度陷入人生中的低谷。生活现实与我的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对峙。我一直是一个很认真、努力,并且有目标不怕吃苦的人,尽管也经历了毕业分配的不公平,长期驻扎偏远矿区的艰苦,但那是在别人眼里的不如意,我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努力方向。因为我不怕苦,不怕累,上前线是我主动要求的,就像一个领导形容我说:你身上有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和工作经历中也不乏爱惜我、支持我、帮助我的朋友和领导,曾经基层工作的经历也成为我人生中积累的财富,因此一直以来我总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可是近一年多以来,一种东西几乎把我打垮了,我才发现我的情结是“不被理解的不公平”。单位几次干部提拔都与我失之交臂,眼看着毫无工作业绩、技能水平差、资历远不如我的人一拔一拔地提升,我心理一度很不平衡。部门的业绩对上的加分项、对下的好口碑都出自我手,可是庸碌的领导根本就是视而不见,或者就根本没有这样的眼光和胆识。很多年以来,一些同事朋友就对我说,这年头如果不请客送礼,与领导多亲近,工作干的再好也不行。我不信这个邪,在这之前曾经也得到过少数领导的赏识,被提拔到副科级的岗位上,可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之后就再没有遇到过真正有素质的领导,近一年来我一度陷入不平的焦虑和继续努力的固执中。
我分析,这个梦中的意象是与这样的背景有关的。我觉得梦中的我、爸爸代表着自我的坚持;学习班中的那位女老师、包裹严实的指路人代表世俗中必须妥协才能更好生存的启示;被抠掉的杂志窟窿代表着不合目前世俗眼光需要妥协隐忍的东西;路障代表着自己遇到的无理限制和世俗规条;发丧的队伍中的各色人等代表着世俗百态。运用扩充分析方法,结合传统文化,我感觉发丧的队伍中的那些小孩子和老太太(老弱病残)似乎预示着一种势力的衰竭直至消亡,或许这是我潜意识中希望的方向;发丧的队伍前面的猪八戒代表着生活中那些如猪八戒般好吃懒惰却以憨态可掬、不拘小节、甜言蜜语、不讲诚信和规则,没有长远眼光、大局观念,只有个人利益,却能如鱼得水的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世俗小人。
再运用积极想像的方法,抓住典型情境,我获得了整合后的启发和收获。我深刻感受到自己当时不理解学习班上女老师一再采用的“不合学习班适宜”的牌匾内容时的气愤,通过对话和整合,我理解到世俗中坚强的、克服了很多自身困难的女老师奋斗的艰辛和执着,她对牌匾内容的选择或许只是为了“适合社会世俗要求”的权宜做法;我感受到看到包裹严实的指路人的憋闷及不解,通过对话和整合,我理解到他为了更好的生存不得不有的对自我的保护和妥协后前进的智慧;感受到发丧的队伍中猪八戒和里面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之道,同时也分明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及各自的心知肚明,以及灵魂无法安身的焦躁不安;感受到我和爸爸面对路障全然不知的执着,及在包裹严实的指路人的指引下走到路对面,路障变成发丧的队伍,似乎预示着有时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才可能朝向奋斗的目标,也就有可能看到世俗势力的弱化甚至消亡;而且那个路口是小时候我在大同上学每次回家的路口,按照指路人的指引,走到路对面等车正是“回家”的方向。
荣格说:一个人决不能忘记,首先,他梦到的应该是排除其它所有人在外的自己。那么说明,我是分别具有梦中的我、女老师、指路人、爸爸,甚至发丧的队伍中猪八戒及老太太、小孩子们等等的特质的,只不过我的意识选择了目前中心人格的“我”。而我需要更好的整合和发展自我,以应对如此现实的人生和社会,获得自我的不断成长。
荣格把积极想像形容为“一种睁着眼睛做梦的过程。”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同无意识建立联系的方法,是一种唤醒自性化的途径。它使我们有机会与无意识的这些力量或形象展开谈判并逐步与之达成协议。是意识和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直接面对与整合性工作。或许是我们太专注于意识思考了,于是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扰。痛苦有时是一种指引,让我们卸下很多执着,回归内心,寻找自我,在自性化的路上,我们的自我也在不断发展着。
让我们来感谢梦吧!珍惜梦、走进梦,就可以让“梦想”为我们的现实插上翅膀,让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在翱翔的天空中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生命的自由自在的美丽轨迹。
作者简介:王英,女,黑龙江省大庆人,本文为作者在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研习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课程时所作。
—————————————————————————————————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申荷永
研究院简介:http://www.psyheart.org/16/12.html
研究院QQ群:79448734
电话: 400-878-3393
官网:http://www.psyheart.org/
专业学习论坛:http://www.psyheartbbs.org/forum.php
申荷永新浪微博:“荷永”
申荷永新浪博客:“洗心岛”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