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ry Driving》是一本由Peter Hessler著作,Harper Perennial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5.99,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Country Driving》精选点评:
●看到sancha village这部分描写的乡村政治,关系很有趣,外国人硬邦邦新奇的看事物态度和我们take for granted的事情一对比,形成莫名的喜感,to be continued
●发展太快,就像快速行驶的汽车,留下的盲点越多。
●脑海里只剩下可爱的内蒙古淡香水。
●前两部分有趣的多,好像我也在那儿 // DS712 .H457 2011
●获益匪浅。从一个外国人客观的角度看祖国,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那么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虽然从小在中国长大,但学校环境单纯,很多事情无从了解,也不曾认真思考。
●读到后来浙江工厂的部分觉得有点dry, 读不下去的感觉。还是river town 全程细腻幽默无法辍读。
●这本书于我而言可算是一个窗口,原来身旁平常到可以自动忽略的东西换个角度可呈现迥然不同的面貌,原来外国的non-fiction(尤其是关于中国的)也很具可观性。这是有趣的书,何伟是敏锐的观察者,语言也简洁平易,没有故作高深。我最爱书中“The Wall”部分。他对长城的理解很深刻。
●断断续续都是在火车上读的,读到第三段去浙江丽水的时候真想买一本送给硕士的导师,animal spirits,嘛,就是这样子的。
●一口气去读Hessler的三部曲会觉得很过瘾,那种美国人在中国傻乎乎的态度与硬邦邦的思路会迸发出很多辛辣的喜感。他这一路刻画了很多“在路上”的中国人,最让我牵挂的是Wei Jia一家。
●三章节里面最喜欢factory.在这种巨大的城乡转变之下,一切保留不变的是农业时代传承下来的智慧。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一):這是一本”看見”, 但沒有”明白”的書。
這是一本”看見”, 但沒有”明白”的書。
這是一個美國記者遊訪中國長城, 農村跟工廠後寫成的書。為什麼說這是一本”我看見”的書呢? 因為Peter 只有描述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但卻沒解釋為什麼中國正在向這個方向成長。到底Peter 是明白但沒寫, 還是不明白所以沒寫, 那我就不知道。但對中國了解的人,就可以透過Peter 的字去看, 去驗證他們對中國的看法,畢竟不是誰也能做這樣的road trip.而且這本書在amazon 的定位是travel, 所以作者絕對是有做好了他的份內事了.
很佩服作者怎麼能那麼容易就跟當地人打好關係,是因為他是老外, 所以mimi 讓他知道都可以嗎? 還是以前的人對外人都是這麼友善的。另外很驚訝於他的語言能力,老外能說普通話不離奇, 但能跟說方言的農民溝通. 這確實令我很佩服。
書分成三部份, 每個部分再分為三小份。但那些小的部份結構很混亂, 給人感覺就是一直跳來跳去。但因為我是上下班時公車上看的,對於碎片閱讀的我反而影響不大。三個部份最喜歡的是農村的部份,連局外人如我也感受到作者跟那家農民是真的成為人家人呢。
看的是英文版,但很喜歡中文譯版的書名. 尋路中國, 作者在找他在中國的路, 而中國也在找他自己的路。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二):过客之年
过客之年
eter Hessler行文流水,句型用词不难, 非常适合阅读. 先看行路中国, 为PH吸引,开看river town和country driving. 但我实在怀疑那些看中文版的体会. PH的三本书是非常个体化的, 相对而言, 确实country driving选材和结构都更为成熟.
对于river town而言, 作者还停留在对中国初步的印象和对人性的理解, 包括一些对外来者比较奇怪的言语, 习惯, 生活方式的评论和融合, 以及关注一些更无害的环保, 遗留和人的冲突方面. 作为第一次接触, 其感受非常sharp. 这种直观的第一印象往往体现鲜明的主体风格以及客体特征. 在试图维持客观观察的前提之下, 随着对客体的了解深入以及主客体的渗透和界限模糊, 这种鲜明的第一印象将会逐渐变成中立以及难以评价. 这样一种文化具有强大的同化力, 随之而来的批评和温情必然难以避免. 要了解必须融入和改变,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Conutry driving则更注重历史, 农村, 以及工厂三个选题, 更关注在巨大变化里人的无力和适应. 例如在面对医疗和经济萧条和规则面前的逆来顺受和无所适从, 以及利用传统智慧的应对. Country driving工厂部分似乎也是PH的妻子选择factory girls题材的起因. Country driving 更敏锐的分析了农村现状, 地产价格, 经济发展的缘由.
River town中提到没有必要了解一个人的所有方面. 对于一个社会和文化亦如是. 选题有特征, 代表性, 科学性即可, 可支撑个体理解的自成体系即可. 作为旁观者, 我们无须了解一个人的所有方面, 只需不多的时间即可对陌生人进行判断, 采取态度和进行评判. 作为旁观者, PH从自身的美国背景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某几点的观察,尽管这种观察是叙述性的,以疏离的笔调对中国社会非常有效的制度和经济(包括土地, 房产, 医疗, 教育等)进行了初涉者的判断, 但也只能是PH甚至PH同层次文化背景的人对中国社会的判断.
H并没有在这个社会里保持所谓的独立人格和精神, 他采取了入乡随俗的做法. 故此辜负了公知教育我们要追求理想和做更好的人. PH的表现象个真正的人, 保护自己的利益,从加满油到尊重社会规则, 人必定有缺点, 只有不那么好的人才能survive.
从river town到country driving, PH越来越适应, 越来越接受, 笔调也越来越疏离. 尽管他深深关心Wei Jia的健康. 从river town的冲突愤怒到country driving的沉默无语, PH旁观了中国几年间的变化, 对于快速变化, 人的特质, 以及有效的制度体系他只能感受到it rained like there was no tomorrow. 他的观点sharp但无偏向性, 他的评价和感受不会改变任何. 他只是旁观者, 对于这些年, 他亦只是过客.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三):一如既往地Peter Hessler
自从读了《甲骨文》我就成为了Peter Hessler的忠实读者,可能是选题,本书并没有《甲》这么让人印象深刻,唯一一致的感觉是作者non-judgemental和empathetic 的态度。本书分为3个部分,横跨中国北方的长城自驾游、京郊的乡下游和沥水的工业化之游,三者最大的联系,就是作者都是自驾到达的。从长城自驾到京郊到浙江,Peter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国家发展开放的变化历程。
一、三叉村的致富之路
2001年,当peter和mimi第一次到三叉村时,当地还是一个和北京隔绝的地方,村民以种核桃树为主业,交通不便,到昌平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年轻人不甘于当地的贫困,纷纷离开,村里面只剩下了1个小孩。就是在这么一个原生态的村庄了,作者目睹了当地村民从务农到旅游发家致富的过程,并且通过成为当地人的朋友,目睹了当地的一次政治博弈。在旅游业兴起之前,村里的支书兼村长一直被村民们尊重,因为大家相信她和上面关系很好,能够为村里争取到利益。但当旅游业兴起、资本进入,大家开始怀疑她公报私囊,流言四起,甚至有人开始撺掇,推举另一个村民。选举前夕,说客开始行动,各种夜谈、请客、反间开始上演,最后终因上级领导力挺原村长而尘埃落定。虽然是一次失败的coup,但不难体验到基层民主实践背后的利益驱动。我也围观过奶奶家村里的一次选村长,因为奶奶家有5票,候选人为了拉票把电话都打到了我爸那里,而村民最后选择的依据,竟是赤裸裸的每票200元。有时候觉得民主和民主意识也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无穷无尽没有答案。
此部分还有一个让我感慨不已的人物是一个傻子,就像乡下很多傻子一样,他们对村民是invisible,唯一愿意理他们的是孩子,然后当孩子长大了,他们也不再和傻子玩了,因为“没用,他不懂”。
二、沥水的工业化进程
当2005年作者南下温州时,温州的制造业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了,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标志产品,所以作者来到了正在开发中的沥水市。在沥水,他碰到了Boss Gao和Boss Wang,以及他们刚新建的Bra Ring Factory。为什么是Bra Ring?因为制造业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低门槛的领域已经利润很少了,所以像这种需要投资购买机器生产的零件进入了老板们的视野。
新工厂草率地建起来了,形形色色的工人上场:罗师傅是唯一懂得用机器的人,这使他成为了雇员和老板的纽带,小龙是调色师、老田、还有陶氏姐妹和她们的父亲。所有这些人都是来自农村、缺乏正规教育、很强的成就动机、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都有远大的理想。从很多方面,沥水的变化都让作者联想到了美国工业化初期,处处都充斥着尝试和entrepreneurship,但是能持续吗?
“In the end, this is the greatest contrast between China"s boom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Industry Revolu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e of industry involved radical changes in thinking, and it happened partly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labor. In 19th centry America, for example, there was plenty of land and relatively few people; anyone who saved a few months" wages could move west and try farming. Agriculture and western expansion sapped the pool of able-bodied workers, so bosses made the most of limited labor. This need for efficiency inspired innov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cotton gin, the sewing machine, the assembly line, the American System of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changeable parts.”
简而言之,中国的人口红利却使得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变得不重要,人力资源被浪费了。好消息是,研究证明,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创新和技术革命成为了经济增长重要途径。也许,当作者现在再来做一次社会调查,会发现不一样的故事。
我觉得,作者和其他西方中国评论员的差别,主要在于他愿意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为他们提供帮助、成为他们的朋友、分享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中立地观察与参与到被观察群体中,是一个条重要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我理解的作家,也是特殊的人类学研究者,除了客观,他们还需要同情和宽容。Peter Hessler做到了。
《Country Driving》读后感(四):虽然书中没有你我
何伟这一套书,记忆中是2016年,刘同学去美国帮我带回来的。当时他给我酒店地址,我在美亚下单,然后他用自己的万事达卡给我付账,然后过了一周多,回国的时候,他托人带到北京,寄给了我。很感谢老同学。只是他似乎不大对这种纪实类文学感兴趣。而我当时也只在豆瓣上被推荐了之后才决定要买。《River Town》,《Oracle Bone》,《Country Driving》和《Strange Stone》四本书。他转达了在美国的同事的简短评价,说我很有内涵。
《River Town》给我最多感动的一本书!经济腾飞之前的那几年的西南小城,给作为八零后的我,感受得到格外多的时代的亲切感。很奇怪,我是在东北长大。跟西南简直是彻彻底底的南辕北辙。可能就是文学的力量吧。那种丝丝入扣般细致的笔触,额外增加了感染力。然后这本书,就被我推荐给了发小。多年之后,我去他家,他指着桌上的这本书对我说,看不下去。。。
2018年读完《Oracle Bone》。可能由于Peter Hessler职业角色的转换。关注点更多的聚焦于大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难免有很多与中国主流观念抵牾的地方。这也是我当时决定买原版书的原因。
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读《Country Driving》,由于二娃要出生,疫情期间心情糟糕,大娃又要被爷爷奶奶待回老家,加上失业。所以这本书一直读到六月份。时间跨度上是2001年~2008年。从沿着长城一路追寻至西北的几乎荒芜的村落,到北京三岔村几年间的变革,再到东边浙江丽水在经济腾飞期间经历的基建和开发区建设的变迁。大抵上,他所记录的人物和见闻都处于中国城市之外的地方。我不知道书里面被描写的那些人物,他们会不会看这本书。
书中大概没有你我存在!可能不可以说“你”,但“我”仅仅是作为读者的角度。
比较汗颜的是,我从书中看到的中国,很多时候,都是我自己没有考虑过,关注过的地方。比方说长城。到现在为止,我概念中,可能只有明长城,秦长城,八达岭,居庸关,金山岭,司马台等等,其他就不知道了。最近几年很少去长城,虽然人在北京。我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喜欢在二月份去八达岭爬一次长城。持续了几年!有两次还是带着同事去的,因为他不相信我说的,二月份的长城,跟你想想中的不同。而且在我的劝说下,都是翻过长城围栏,一路走向野长城的路线。二月份,长城还盖着雪。旁边的动物园甚至有熊的吼叫!那一段长城是修缮过得,但没有开放,几乎没有别的人。再向前走差不多一两公里,就是彻彻底底的野长城,没有修缮过,看上去残垣断壁很危险。好像是2016年7月23日的老虎伤人事件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继续这个危险的活动。长城离我这么近。但是有关这个城墙的细节和历史,自己从来也没有研究过。一个事物,如果丢失了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那么它多半就是死了。一个侧面,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可以去细细准备一些背景调查,然后用实地的体验去一一验证,也可以做一个匆匆过客,到此一游。我们眼中的猴子,有时就是我们自己。
实际上中国飞速发展的这二十年,物质生活随着经济腾飞,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千年的时候,我吃一顿麦当劳,会觉得无比的开心。到如今,麦当劳变成了金拱门。这一点实实在在的与国际接轨,而更有甚,一度中国海外消费,成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然而观念上,我们似乎并没有齐头并进。甚至一度停滞不前,倒退等等。诚然文明需要物质基础,但可惜的是,主流的社会导向,并没有接纳普世的观念!某种角度看,我们被劝就为以祖国为中心的世界观。虽然我们有野心,提出人类共同体的概念,不知道是否会有涟漪,起码从群众基础的观念上看,不大像能被其他人接受的样子。我们口口声声声讨着种族歧视,自己内心却依然有根深蒂固的歧视情节,甚至我们自己的同胞们,都要面临强大的地域黑。这二十年间,中国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倒回二十年,我们谁的先人都可能是那个被现在我们歧视的地域的人。相煎何太急!?所以我们要学得不止是技术,还有观念!比如何伟,他如何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看待中国人。
何伟接触的人,村民,租车公司雇员,路人,导游,工厂主,地产老板,打工妹,打工仔,地方领导,工厂保安。其实都和你我一样,在这个时代,匆匆忙碌的人!剧烈的时代变迁,代表着无数过人辛劳的付出。背井离乡,花天酒地,废寝忘食,勤劳本分,身陷囹圄等种种人生事故。大体上勾勒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发展中的中国面貌!很多人都会把这一切作为国人的骄傲。如果有质疑,那么何伟的质疑就是中国巨大的投入是否应该投入到教育上,而不是基建?虽然“贵”为世界工厂,但主要出口的产品,并没有高额的回报——Low margin product。
何伟提到,“In the end, this is the greatest contrast between China"s boom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Industry Revolu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e of industry involved radical changes in thinking, and it happened partly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labor. ... ... This need for efficiency inspired innov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 In today"s China, though, there"s little incentive to save labor.”
巨大的人口红利,除了创造巨大价值之外,就是不断额外付出的劳动力。其实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依旧存在。教育的改革依旧缓慢。更不要说Radical changes in thinking。囿于现有的那点所谓的财富之中,但实际上的疲惫,却是整个民族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工业革命之外,虽然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变革,科技发明创新代表着人类智慧的飞跃。但资本聚集的过程也充满了暴戾的血雨腥风,充斥着巨大的底层人,对殖民地的剥削压榨。而当时的中国却是内卷!这个过程一直伴随着现代中国的前世今生!几百年前就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叹息。而自工业革命进入近代社会,经历了人类各式各样的浩劫,最终把美国塑造成了今天的模样!在开拓市场,创造生产力的过程中,无疑美国是成功的。
我们现在的言论方方面面体现着冷漠,无知!当然这也是主流客观环境造就出来的整体的无知和思维缺陷。好处是适合统一思想,转移分化矛盾。其实我们在微博,在知乎据理力争的每一个时刻,都有可能是某种导向的牺牲品!这种导向一个是有意的,还有一个,可能是无意的。
回到书中,我有时候真的会心疼那些底层的人民,被迫迁徙的农民和老弱孤寡的空巢老人!而作为文明傲娇的现代人,无论高学历低学历,无论有钱的没钱的,无论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全都一股脑的冲进这个焦躁不安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美其名曰,打拼!任何影响这种状态的“不和谐”的声音,都被排斥在“正能量”的范畴之外。你看,学生焦虑,老师就不会么?患者焦虑,其实医生也一样!百姓焦虑,领导也不一定会安稳。整个的社会就好像一个大轮子,转起来之后,所有的规范都是要让它顺利快速的运转。任何停留都会被淘汰,被碾压。
可能下一步,强大的关键,在于文明吧。我羡慕何伟的态度,我羡慕他可以以看客的角度,用细腻的文字描述着一副一副关于我们的画像,虽然看不到“我”,但我们深知,你我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