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贵州遵义县文革时期第一次大规模武斗见闻实录

  时间大约是在一九六七年初秋,那年我还在上小学,在“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的反复折腾中,我们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该算五年级还是四年级。

  

  那一天放学后我玩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往家走,路上碰见哥哥的一个同学行色匆匆,他见到我便一把拉住要我陪他到当时县邮电局灯光球场去看看,问他看什么他神秘的说走拢就知道了啦,好在我回家是顺路,于是和他边打闹边走,走到邮电局门口他停住脚步严肃地对我说;

  

  “你进去看一眼马上出来,看到什么就给我讲,搞快点我在门口等你。”

  

  他要我一个人进去,说我人小不会被人注意。

  

  要我看什么呢?我带着几分疑惑往里走。

  

  邮电局一进大门就是一栋营业厅带办公室的三层砖瓦结构楼房,楼房一边和围墙连在一起,另一边和围墙之间留下了一条约四米宽的通道,转过通道就是被大楼挡住的灯光球场。

  

  我顺着通道走进去,刚拐过墙角就看见球场上乱哄哄的站满了人,人们头上戴着藤帽,手里拿着红樱枪、钢钎什么的,还忙着将几架木梯子绑在一起接长,场面异常紧张。

  

  从这些人的臂章上可以看出他们是贵州省两大对立派系中的一派;两大派系一派叫做“八一八”,一派称做“四一一”,这是在省城贵阳的名称,到各地区、县又不同,在遵义市,“八一八”派系的下属叫“八二一”,在遵义县叫“八二三”,“四一一”在遵义县的下属分支叫“红色联合造反司令部”,简称“红联司”,和“八二三”势不两立,对手叫他们“黑派司”。至于为什么用数字作为名称,大慨是以揭竿造反的日子而定的吧!反正我也搞不懂。

  

  两派都自喻最最革命,从造反开始就为争谁是最正宗的造反派而互相攻击,从贴大字报、贴标语、组织擂台辩论,到抢走资派、彼此冲会场、冲游行队伍。互相虎视眈眈,经常发生摩擦,反正是“文斗”不断,工作不干。

  

  见这些人聚在一起,我以为又要游行示威,但游行用梯子干什么呢?正在我好奇的东张西望,突然传来一声断喝:

  

  “看哪样,滚出去”!

  

  我闻声吓得一抖,只见一个戴藤帽提红樱枪的人用手指着我,从人群中直对着我走过来。他腰间扎了条充作皮带的绳子,绳子上别了一把尺多长的三棱刮刀,那本是机械厂钳工车间的刮研工具,在这特定的环境里竟成了武器。

  

  “快滚,不准看,再看把你把你龟儿捆起来”!

  

  对我一个才十一二岁的小学生那家伙居然如临大敌,横眉怒目还带着一股杀气。

  

  我知道他,其实几乎全县城的人都知道他。文革前他名不见经传,文革一来他犹如冬眠醒来的毒蛇张狂得很。他是县农机厂的一名工人,又是孤儿,因头上无毛,人称“赖壳”,别看他身高不足一米六,相貌平平,却特别热衷于这种“革命”方式,每次冲会场抢话筒,冲游行队伍抢大旗他总是上串下跳跑在斗争的最前列。

  

  可能是参加这“革命”不必整天站在机床边油污满身,可以肆无忌惮出尽风头,可以对走资派们颐指气使而且工资还照拿不误,惬意得很。而且凭着这股子“革命豪情”和人人尽知的名声,尽管又矮又丑还一头的瘌痢,居然弄了一个漂亮的上海知青做老婆,当然这是后话。(不过那上海知青也够惨的,结婚经常挨打受骂不算,到晚年不幸患上了尿毒症他居然不管不问,还指桑骂槐咒她早死,最后那可怜的女人瘫在床上含泪离去,她们的女儿也受不了这父亲,早早就被母亲送回到上海不认这“革命家”了。这位“革命家”在他老婆死后没几年也死了,孤独的晚年过得也很凄凉。)

  

  我见他凶神恶煞的样子,知道他说得出做得出,确实也害怕,转身就往外跑,来到门口,哥哥的那位同学早等得心急火燎,一把拉住我就问在里面看见些什么,我慌里慌张也说不清楚:

  

  “八二三的,有好多人,都拿着红樱枪,还在绑楼梯……不准看……”

  

  他还没有听完扔下我拔腿就向来路奔去,我不知就里,楞了一下竟糊里糊涂跟在他后面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追不上,一直跟着他跑进当时的电管大楼(供电局的前身),他一进去就不见啦。

  

  电管大楼其实也是一个四合大院,正面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大门开在楼房中间,进门右手上楼,从左手沿楼梯边走就进到后院,这也是通院内唯一的进出口,其余三面都是两米高的土围墙,围墙里又是用小青瓦盖的平房,整个院落是封闭的。

  

  我懵懵懂懂跑进大楼,看见里面乱哄哄一片,人们正在用撮箕、筐子急急忙忙从后面的院里往楼上搬抬着各种电瓷瓶,碎砖块什么的,没有撮箕的就用手抱,有人还在催促:

  

  “快点,搬快点,他们要来了,每个房间都堆点。”

  

  搬运的队伍里还有许多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学生,他们像蚂蚁一样,一手拿两三个瓷瓶,一趟一趟飞快地往楼上跑,我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受这种气氛的渲染,想也没想就就加入到这搬运队伍中。楼上的房间里,临街靠窗一面的办公用桌椅板凳都挪开了,窗根下堆的除了瓷瓶就是砖块,我抱着瓷瓶只管往各个房间乱丢,也不知搬了几趟,上楼下楼的直喘气,后来听有人喊:

  

  “妇女小孩赶快离开大楼,我们要关门了,各单位的人每个房间站几个,楼梯口站几个。”

  

  我随着一群小孩被赶了出来,大门在我们身后合拢并上了锁,楼外开始聚集起看热闹的人。

  

  “来了来了……”

  

  站在210国道边老街口的人骚动起来,纷纷向两边散开,大家的视线被吸引过去,人群散开处,从街口涌出威风凛凛的一股人流,最前面的几个挽臂挺胸,杀气腾腾,后面的队伍抬着梯子,我一眼就看见当头那位正是刚才在邮电局对我喝斥的家伙,此时他边走边穷凶极恶地高喊:

  

  “看热闹的站开点,谨防血溅到身上!”

  

  真有点亡命徒的味道。

  

  电管大楼里此刻鸦雀无声,只偶尔看见窗户边有人影一闪而过。这来的一队人起码有好几百,倾刻间就把电灌大楼围了个水泄不通,一部分人进到大楼对面的区政府占据几间办公室成立了指挥部,架起了高音喇叭。行动之快捷真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眨眼间,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带着嗡嗡鸣叫从高音喇叭里传出:

  

  “红联司受蒙蔽的群众听着,现在是无产阶级的铁拳摆在你们面前,希望你们擦亮眼睛,看清形势,不要受一小撮坏头头的挑唆,赶快站到革命队伍这一边来。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

  

  大楼里静悄悄的没有反应。

  

  我站在看热闹的最前排,心里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只觉得这安静中有一种就要爆炸的感觉,往日只见两派互相贴大字报,冲会场、冲游行队伍,但都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看来今天的君子们要动手了。

  

  大楼静悄悄的仍然没有反应,还是沉默。

  

  “黑派司受蒙蔽的群众听着,你们要悬崖勒马,现在站出来还来得及,顽抗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希望你们不要再执迷不悟。”

  

  广播的语气变了,红联司变成了黑派司。

  

  喇叭里随之而放起了激荡人心的语录歌:

  

  “革命不是起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简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

  

  停了一阵,大楼里静悄悄的还是没有动静。

  

  高音喇叭又响起来,这一次语气带着明显的煽动,变得情绪激昂:

  

  “八二三的弟兄们,现在到了革命的关键时刻,考验我们革命意志的时候到了,江青同志教导我们;要武斗不要文斗,黑派司的敌人不投降我们就叫他灭亡!”

  

  “八二三的弟兄们,冲啊!”

  

  这段煽动性的喊话,一直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里,不!应该说,当时就牢牢地印在了我才十二岁的脑海里,那感同身受的场面太难忘啦。因为这段话,拉开了遵义县第一次大规模武斗的序幕。

  

  随着高音喇叭“冲啊”声的响起,围攻大楼的人也“冲啊”声此起彼伏,人们呐喊着向大楼扑去,一边还不停的扔出石头砖块,只听得“咣”、“咣”、“噹”、“噹”声音不断,电管大楼那靠外的一面几十扇玻璃窗户眨眼之间几乎无一完好。

  

  楼上开始还击,雨点般的瓷瓶砖头从打破的窗户居高临下往外砸。

  

  其实较起真来谁都怕死怕痛,那瓷瓶砖块又不长眼睛,碰到身上会流血的。人潮水般又退了回来,进攻的势头被阻住了。

  

  双方开始对峙,互相用弹弓,砖头石块还击。但由于隔得远,人的投掷臂力和准头都有限,相对而言,楼下的人把石块都扔到了墙上,偶尔扔进窗洞也基本没什么杀伤力,还是楼上扔出的瓷瓶时不时地带着威胁在进攻的人群中跳动,隐藏着几分危险,情况明显对楼下不利。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八二三的几个头头见状赶紧凑到一起商量,并把进攻的人员进行了分工。不多久,高音喇叭又响起:

  

  “八二三的弟兄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为革命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现在是革命的紧要关头,八二三指挥部要求大家团结一心,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八二三的弟兄们,冲啊!”

  

  激越的广播里播出了义勇军进行曲和各种各样激昂的乐曲,鼓舞着激奋的人群。

  

  “冲啊!”

  

  第二轮冲锋开始了,此时暮色已近,一伙人抬着楼梯,从侧面直冲到围墙边,架上梯子就往上爬。这里是楼房的死角,从楼上掷出的石块无法对这伙人形成威胁,眼见这些人就越过围墙登上了平房,大楼内赶快组织人从院子里冲过去,用红樱枪在平房下组成一道防线,阻止平房上的人往院子里跳。

  

  趁大楼内的人手忙脚乱之机,正面一伙人直扑大门,几下砸开门锁就涌进了底层。围观的人都忍不住叫起来:

  

  “下面冲进去了,你们楼上的还不快下来。”

  

  形势变得对大楼十分危险,我和围观的人一样,在心里都对大楼里的人们捏了一把汗。大楼里的人也急了,从院子里、从楼上快速往楼梯口冲,这是进电管唯一的通道,这里一丢就意味着全军覆灭。

  

  在那两米多宽的门口,里外两群人拥挤在一起,我们伸长脖颈,到处找高的地方往里看,只见涌进大楼的人开始慢慢往后退,最后在大楼门口停住了,门口是大楼里的人,由于门太小,双方最前面只能站几个人,他们各自手拿红樱枪对峙着,不时“噹”的碰一下,后面的人干着急挤不上去帮不了忙,此时谁都不想让开,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大楼上的其他人只管拼命从窗口往下扔瓷瓶,还有不少人从天窗爬上房顶,揭下瓦片不分点地丢下来,总算阻住了正面涌上来的八二三进攻大门的后续队伍。

  

  再看这边平房上的人,由于楼梯太少,人上去得不多,虽然占据了房顶也只能拿着红樱枪一下一下对着院子里的人往下戳,就是不敢跳下去,战斗成了胶着状态。

  

  此时看热闹的人简直比参战的人还紧张,既怕他们打进去又怕他们打不进去。

  

  正在这难分难解之时,县医院方向传来焦急的喊声;

  

  “快注意,这边又来人啦!”

  

  我们转身看去,只见县医院方向的马路上出现了一队约二十余人的队伍,排着四列纵队,几乎是个正方形,一色的旧军装,腰扎军用皮带,头上军帽套着藤帽,每人挺着一根红樱枪,既不乱也不叫喊,整整齐齐小跑着冲过来。

  

  从他们的臂章上看出他们是遵义县某厂的一支战斗队,属红联司,主要由复退军人组成,今天得知总部被围前来支援,他们人虽不多,但是从侧后面突然出现,这是“八二三”万万没有料到的,这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一冲,对八二三设在区委的指挥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此时八二三的主要人员都全部注意力都在正面,根本没有注意后防空虚,顿时就腹背受敌乱了阵脚。八二三指挥部的人着慌了,高音喇叭急呼:

  

  “退回来,赶快退回来,先对付这边!”

  

  拥挤在大楼门口的人和上了平房的人、以及堆集在围墙下的人见后方告急,这里又一时无取胜希望便纷纷后撤回援,院子里的人乘机夺回平房并抢了楼梯,丢失了的一楼也被迅速重新占领,楼内的人们用最快的速度把房间里的桌椅板凳搬来将大门和一楼所有窗户堵得死死的。

  

  这边八二三的人收缩回来后便向那一小队援兵反包过去,但因马路的一边是冬水田而另一边又是堰塘,路面太窄展不开,只能凭着人多从正面慢慢压过去,两边很快短兵相接,红缨枪碰得当当响。

  

  大楼内的人使劲向这一小队人喊:“回去,快回去搬救兵,不要鸡蛋碰石头。”

  

  这一小队人见寡不敌众,只好边战边退了回去。

  

  围观的人中有认识他们的,啧啧道:

  

  “看人家,不愧是当过兵的,训练有素,面对这么多人都丝毫不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八二三冲不垮这一小队人,也不再追赶,重新调整部署,他们要对付的是大楼内的多数。

  

  这时候大楼内传出喊话: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我们这里有人在刚才的战斗中负了伤,请八二三的广大革命群众让开一条路,我们要送伤员出来到县医院就医。”

  

  八二三的几个头头碰了一下头,同意“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放他们出来,但只限受伤的人,双方还约定不准趁机进攻或突围,那场景,真像做游戏。

  

  达成统一后,刚才打得不可开交的战场一下子变得静静的,所有的人都把视线集中到大楼门口,门开处,一个头上缠着绷带的轻伤号背着一个浑身是血的重伤号出现在门口,那重伤号茸拉着身子爬在背他的人背上,显然已经昏迷,无数双眼睛看着他们吃力地一步步走过来,没有人说话。

  

  当这一对伤员准备穿过八二三的防线向县医院走去时却突然被几个人围住,其中又是“赖壳”打头,他把手中的红樱枪掉过来用那镀锌钢管焊接的枪杆照那背伤员的人腿弯一扫,两人一下子就滚到堰塘的斜坡上,一个不省人事,一个战战兢兢爬不起来,有人喊:

  

  “收,收他们身上,看他们带有信没有,带有凶器没有”。

  

  于是两人的手表被抹了下来,传几下不见了,衣服口袋被逐一翻了个遍,不知有没有翻到钱,其中一个人裤带上挂的一大串钥匙被摘下来连同上面的一把电工刀被当成凶器没收。

  

  这时“赖壳”没有耐性啦,嗖地从腰间拔出三棱刮刀:

  

  “他妈的,龟儿还敢带凶器,看老子穿了他。”

  

  上去扬起刮刀就要下手,旁边一个头头模样的人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喝道:

  

  “不要胡来,光天化日之下,你龟儿疯了,狗日的憨包!”

  

  旁边围观的人也七嘴八舌:

  

  “共产党和国民党打仗都要优待俘虏,看人家伤成这个样子你们还下得手!”

  

  “血都流了那样多,再不送医院就完了。”

  

  “让人家走嘛,人家只有两个人。”

  

  见伤员迟迟走不脱,大楼上的瓷瓶又飞了过来。

  

  “大家小心,楼上石头救人,快让他们走。”八二三的头头们招呼着让人们散开,然后指挥部派出四名武士,手持红樱枪,半是押解半是保护将两人一直送进医院。

  

  此时天色也晚,双方宣布休战,八二三开始轮班吃饭。头头们四出动员:

  

  “大家要有心理准备,看来要和他们打持久战,吃完饭后先断他们的水电,看他们撑得了多久。”

  

  眼见得天暗下来渐渐看不清了,看来今天是不会再打啦。围观的人肚子也闹开了革命,都要回家吃饭,我也跟着看热闹的人散去,心想明天早点来。

  

  可能是天助“红联司”,突然当晚下起了大雨,第二天听说“红联司”的救兵半夜从遵义赶来,趁八二三避雨之机悄悄在后面的围墙上挖开一个洞,接应出大楼内的人,临走放了几枪点了一个土炸药包,除了留下两个伤号没有走外全部撤往遵义。

  

  天亮后八二三全城戒严,突击从各生产队抽调民兵荷枪实弹在四周的山上都布满了岗,武装部也突击给他们增发了枪支,那几天,不时还能听到一两声枪响,父母再不准我们出门,叮嘱我们如果听到枪声连续响就钻到床下去,怕被误伤。

  

  这是遵义县文革时期第一次大规模武斗的全过程,武斗中没有动枪,武斗后期才动了枪,我不知不觉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也是关键的角色,除了哥哥的那位同学外没一个人注意到我。

  

  我见证了整个事件,没有我无意识的及时通风报信,“红联司”肯定会面临更加被动的局面。

  

  突围后的“红联司”仍没有逃脱厄运,八二三紧追他们并将他们中的一部分包围在遵义县泮水区的一个小村里,最后动了枪,打死一人,其余全部被抓回。

  

  那场武斗,轻重伤双方不会超过十人,只一人死亡,但开了遵义县武斗之先河,以后的武斗由于地方武装部和军分区的介入则全面升级,每斗必有枪炮,甚至还有部队参加,关于各地武斗的传闻也越传越吓人。

  

  四川围攻“反到底”;武汉镇压“百万雄狮”;云南追剿“滇西挺进队”;遵义地区的“赤水河大战”,至于北京清华大学学生造反领袖蒯大富的阵地战、上海王洪文指挥的工人民兵等等无一不带血腥味,无一不是动枪动炮。

  

  这些武斗,哪一次不是真枪实弹,哪一次统计清楚过有多少冤魂灰飞烟灭。总之一句话;无情、残酷、莫名其妙。

  

  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知道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割据群雄四起的混乱是什么样子,但却领略了六十年代文革期间派系纷争形成的混乱和因混乱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危机。我们的小学、中学在这混乱中就结束了,我们的青春在无人过问中就开始了,当我们不得不到农村去“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明天还会有什么。

  

  今天回首往事,十分感叹,国家只有安定百姓才能修养生息,只有百姓能修养生息了国家才能发展强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遵义县  遵义县词条  武斗  武斗词条  贵州  贵州词条  见闻  见闻词条  文革  文革词条  
小说玄幻

 青夜月(第三章)

 次日,九族长老齐聚在东瑶山上,目视着安平冬夜被送入山顶。临波亭里青莲出人意料地同意安平冬夜接近圣溟泉,并说服了太灵等人。虽然心有不满,但因没有理由继续反对下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