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老屋(三)

  妈妈的记忆力惊人。不但自己八个孩子的生日刻骨铭心,就是自己的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生日也都记得格外清楚,至于自己的孙男孙女辈甚至重孙子的生日更是如数家珍。每到谁要过生日了,她都要好一番念叨。与此形成强烈反差和震撼的是,别说别人,就是八个子女,有的对妈妈的生日要么一无所知,要么在生计重压下和更多为自己子女孙子女着想下而变得麻木、无情了。对此,妈妈竟然很少有希望和抱怨。也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大脑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大段大段的二人转台词、单出头的台词以及凡是她所听到的歌词,即使过去几十年,她还能说出来和唱出来。一度令我非常羡慕的是:她好像不知道什么叫怯场,一旦有个合适的场合,不让她唱应该是极其难受的。

  妈妈爱美。尽管家里因为贫穷和人口太多等原因,一次爸爸语重心长决绝的说:咱家里干净利索只好指着你们下一代了 。也尽管我的记忆里妈妈在我记事之前甚至我工作之前没穿过几件好衣裳,但是可能出于女人的天性,也可能因为贫穷已极进而对象征富裕的穿着打扮极度渴望的原因吧,对金银首饰喜欢得不得了,甚至铜的、铁的手镯戴上也美的不行。到了六七十岁,还赶新潮,爱穿大花裤子、花布鞋。染红指甲和脚趾甲。好在妈妈有生之年妹妹和我还有这份心和力,没有太好的,但是妈妈已经穿不过来和戴不完的,当然也是极度的满足了。

   和爸爸喜欢谁就格外偏爱谁不同的是,谁让她操心甚至伤心,妈妈就格外惦记谁。年轻时有不少时候对妈妈的想法和做法有点不理解,或者准确的说有点不平衡。 应了现在网络流行的那句话:“孩子伤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确实是的,有的儿子媳妇尽管和她打过仗,有的儿子尽管伤了她的心,有的孙子女上老太太跟前说好话明显有所图,但是她却从来不计较。该惦记还惦记,该借给钱还借给钱,尽管有的有借无还了,有的时间长了孩子打赖说不明白了。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童年的老屋。晚风中邻居间闲聊话题尽了之后, 接着便是各自回家睡觉了。夏天的夜晚热和有蚊子等的原因,刚躺下一般是睡不着的,于是要不黑暗中跳到地下围着听一会小收音机(请原谅我说明一下当时收听效果特别不好,有杂音,动不动还能听到点老毛子的播音),因为效果不好,所以耳朵尽量要离收音机近些再近些,记得当时最火的就是刘兰芳讲的《岳飞传》。听完一段评书之后,如果还是睡不着,那就小哥两玩说人名游戏。比如说人名带建国两个字的,你说张建国,他说李建国,他再说王建国,接着你再说。如此循环下去,一个原则,就是你说的人名必须是两个人都知道的或者别的没睡着的人出来证明确实有的。要么两人殚精竭虑黔驴技穷要么口干舌燥无力继续,于是困意上来各自进入了梦乡。

    入睡前还有一个大人孩子都能参与也都愿意玩的一个游戏,那就是猜谜语。这个活动省事儿,不用点灯,不用看着对方什么表情,摸瞎黑只管发出声说清楚谜面就OK了。正好寂静漆黑的夜晚,大家注意力容易集中,也便于展开想象,也正好符合和刺激了孩童天真的好奇心及喜欢刨根问底的冲动。谜面一般都朗朗上口,谜底又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人、事、物。所以,大家真是乐此不疲,没完没了,直到出谜语的人搜肠刮肚江郎才尽告饶睡觉。这里我把能回忆起来的儿时的谜语简列如下:

  (1)生活类:

     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扎到地里头。(胡萝卜)

     有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地里不种它。(绿豆芽)

     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大蒜)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

     远看像头牛,近看无有头。狂风往下刮,阵阵往下流。(吹走谷子糠皮的风车)

     南边来一群鹅,踢了秃噜就下河。(下饺子)

     扶墙走,扶墙站,光穿衣服,不吃饭。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墙上贴的画)

   一家住两院,两院哥们多。多的总比少的少,少的总归比多的多。(算盘)

    你也有,我也有。死人没有,活人有。(脉;气)

    你也有,我也有。活人没有,死人有。(棺材;说明,那时候一般还没实行火葬;活人也有提前准备好棺材的,但是个别)

  (2)人物类

   高大门楼低头行,砖铺地地不平。屋里点灯白费蜡,屋外打钟钟不鸣。(罗锅儿;瘸子;瞎子;聋子)

  (3)字谜

    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人同相坐,夕阳西下两只瓜。(春夏秋冬)

    木字口中待,别往困上猜。呆字也不对,难死老秀才。(束)

    添雨气候寒,添水在湖南,添竹成器具,添心脑不闲。(相)

    木字门里边,少二不成天。言边主下月,山上一层山。(闲人请出)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上十对下十,日头对月亮。(廟)

    一点一横一大撇,拐个弯撇两撇,拐个弯撇两撇,左一撇,右一撇,一撇一撇又一撇。(廖)  

   (4)智力计算题

    一百匹马,一百块瓦。大马驮仨,小马驮俩,两个小马驹驮一个。问有多少大马、小马、小马驹。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整半月,除百零五便可知。

    野鸡兔子四十九,一百条腿地下走。问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板凳淖子三十三,一百条腿地下安。问有多少板凳多少淖子?  

  关于乡村夜晚的记忆比较深刻的:一定是几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越想越害怕。因为突然想到了万一哪一天父母不在了,我可怎么办?翻来覆去辗转反侧,妈妈感觉不对劲,问我怎么了? 你如实相告,妈妈说,你可别瞎想了,根本不可能的事。现在看来,不可能的,真的可能;遥远的,转瞬近在咫尺。善的和真的心性未泯的人们,且行,且珍惜!乡村的夜晚是漆黑(那时没有电,点油灯)和极静的,闪电雷鸣瓢泼大雨过后的淅淅沥沥小雨滴答滴答在园子里植物的叶子上,想想无限漆黑苍茫的宇宙以及变化多端真的叫人不寒而栗,万籁俱寂中滴答的雨声仿佛滴在心头,滴进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乡村的夜也是简单的,因为基本没有什么业余生活,那时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和电话。唯一让大家惦记的是不定期的偶尔的在哪个村子里放场电影。当然,放与不放是没准的,因为没有通讯联络,因为不知道带没带回拷贝,也因为放映员水平等等吧。 所以当时孩子们编的顺口溜现在还记得:“好电影,破电锅,一到某队某村就趴窝(不好使的意思)”。因为热闹实在太少,所以不管能不能放映上,只要听说在哪个村有,小朋友们就一定成帮结伙去看个究竟,尽管有时需要走十多里的路程。一次,在小伙伴哥哥的带领下,到离家足有7、8里地的一个村子看电影,电影名字是《红日》,结果看到半道睡着了。电影散场时,猛地起来随着人流一路奔走,没成想走一会,发现情况不对,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一打听才知道方向走反了。两个孩子一时不知所措。那时的人情真是淳朴,一个姓果的大人好心把我俩带到了他的家里,当时小当然想的也少,没寻思别的就在人家没心没肺的睡着了。到了半夜,爸爸睡醒了,模糊中感觉炕上的小脑瓜个数好像不够,点着灯仔细看一眼,惊吓得竟出了一身冷汗,孩子丢了一个。于是赶紧叫起全家人,先是到小伙伴家打听,恰好他家孩子也没回来,于是两家十几口人开始了深夜大搜寻,整整找了半宿儿,一直到天亮了,我俩也睡醒了,家里才找到了我们。还好,尽管家里折腾半宿,但结果皆大欢喜,而且因为休息的好,第二天上学也没耽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屋  老屋  老屋词条  老屋词条  
随笔

 悟

悟 在寂静的开放中,透过思想的瞳孔,想窥探人生的面目。却如竹篮里的水,隔着雾的遮幕。何异于坐在佛前,闭目凝神,与佛对语。无以名之,但隐约中自有禅机。一...(展开)

随笔

 故事里的人生(289 “满城风雨...

 “满城风雨近重阳”的故事出自北宋诗僧恵洪《冷斋夜话》,故事说,湖北黄州人潘大临,诗写得很好,也有许多佳句流传,但生活十分贫穷。当时,曾写过300首咏蝶诗的北宋...(展开)

随笔

 如此幽默人

 终于完成了胡哲夫先生的最后一轮法事。    似乎也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才对胡先生生前有了点点回忆,他是一个玩幽默玩到死的幽默人。尽管有不少人非议他玩世不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