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电视时,你是倾向于把所有的台都扫一遍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还是倾向于找到以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之后就停止搜索呢?
前些日子一直在跟着老师读文献,了解了一些心理学上关于Maximizing研究的进展,在读文献的时候感觉自己频繁躺枪,身上弹孔无数,共鸣感强烈到无以复加,简直要泪眼问苍天了。
所谓为Maximizing指的是一种决策的方式,它类似与经济学中的纯理性决策,就是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拥有这种特指的人被称为Maximizer。
与之相对的是Satisficing,这类似于“在限定条件下的最优解”;即满意就好,这样的人叫Satisficer。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在看电视换台的时候有的人倾向于把所有的台都扫一遍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这就有Maximizer的特质;而有Satisficer特指的人则更加倾向于找到以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之后就停止搜索。
当然,这两类都是简化了的人格模型,纯粹的两者都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对于Satificer的研究大量出现在行为经济学的领域,数学渣渣的我暂且不表,在这里就主要说一些关于Maximizer.
Maximizer喜欢有很多的选择,因为多选择是Maximizing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更多的选择会有一些附属品,比如更多的信息。
调查表明,更多的选择给Maximizer带来了更多的痛苦,但是Maximizer自己却依旧执着于追求更多的选择。
但是有着更多选择的做出的决策却还不及较少的选择的时候让人满意。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共鸣已经达到了第一波高潮……
而且Maximizer更加倾向于做更多的社会比较,因为他要确定自己的决策时“maximized”的。
实际上,最大化这个东西在一个人的决策中是不可以衡量的,因为不可能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把所有的决策都尝试一遍。但是Maximizer为了让自己相信自己的决策是已经“Maximized",必须找参照物;
而他所能够找到的参照物只能是周围的做了不同的选择的人;当然,假如在比较中处于下风Maximizer就会感觉很不开心
而且Maximizer在决策的时候事实上没有那么理性,他们更怕决策,在决策时更以来他人,更容易出现自发的无意识决策,当然也更容易后悔。
实际上,每一次选择对于Maximizer都是折磨,因为无法达到最大化的决策毕竟是大多数,所以大部分的Maximizer在大部分的决策中都无法达到满意,再所以大部分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在角落里画圈圈摸摸懊悔着或者心理暗暗不爽“我比那个渣渣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为什么他的结果就是比我好"...
另外,大五人格中的Neuroticism一项和maximizingtendency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前者是预测后者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并且Maximizer这样的特质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假如你现在因为自己没有做到某件事而感觉颓败,那么恭喜你,你以后也很有可能会这样。
当然了,maximizer也不完全是这么悲剧的,以大学毕业生为例,有着maximizer特质的同毕业起薪高比satisficer特质的高20%,但是满意度却更低且更容易感受负面情绪。
以上大概就是我所读的7,8篇文献的内容了。
在看这些文献的时候简直是捶胸顿则热泪盈眶,这些心理学的老Geek简直说出了我心中那些欲言而不能的部分。
我相信有很多人经历着这种在旁人看来”闲得蛋疼,没事找事“的痛苦,小概率的最大化可能和对于最大化的愿望之间的矛盾就决定了大多数的时间总是在不快乐中度过;
在别人眼中自己或许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在自己看来自己永远都是个无用的失败者,于是虚伪贪婪装逼一类的指责便接踵而至,但自己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煎熬也只有自己知道。
可是不论如何,快乐还是不快乐,自己问题都是要自己解决的;
再退一步,不论是解决了还是没解决,日子都还是得过下去的。
祝大家夏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