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自己说自己有强迫症的准来访者加了我们的微信,说自己“工作上太认真太认真,不能听不好的事情,其他还有好多比较好克服:如洗手、怕污染等等”(是的,最后一句是好克服)。他说了他的情况,希望我们能不能给他提供些克服强迫症的鼓励的语言,比如说:不理、不对抗之类的话,增强他的勇气。
有时候,也遇到来访者在痛苦万分,十分难受时留言,希望可以通过文本沟通,缓解他的痛苦。
每次遇到这种时刻,真是左右为难。按照他的期待告诉他,给他一句警示金言,是可以的。做到这个很容易,世上那么多说出来多么漂亮、多么完美的话语,认真地、随便地想一想就可以找出一句来,装装专家也是一件舒坦而又荣耀的事情。可是,话再漂亮,却发挥不了作用。
心理咨询怎么说呢,是一个脱离不了针对情绪工作的过程。我们经常感觉到又痛苦又无力,想做某件事情却总是做不到,对某个决定也是难以抉择,对自己的某些模式想改变却又无从改变。并不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对我们是好的,都很清楚。即使不太清楚,身边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兄弟闺蜜、同窗同事等等也会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怎么做是好的。
可是为何我们还是做不到呢?那是情绪在影响着。
一句警示金言,一句对的警示金言,一句正确的警示金言,一句高大上的警示金言!再富丽堂皇,没有针对情绪做好工作,亦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心理咨询也是一个手术的过程。大家都隐约知道医生是如何做手术的吧。再简单的手术,即使是影视剧里面虚构的没有条件下的手术,都需要消毒、热水、开刀、休养,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可能实现康复。更别说有的人身带多种疾病,在做手术之前要调整好血糖、血压等,才能开始手术。
心理咨询也是一样。
一次完整的心理咨询,前期需要建立关系、了解情况;要调整好咨询室里的温度、热度;要慢慢地用消毒水伤口,让伤口变得清晰起来。跟生理的问题不同的是,来访者为了保护自己,在伤口前面已经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保护膜,专业称之为防御机制。防御机制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地扑朔迷离而又复杂。
如果来访者的体质过弱。以目前中国的国情来说,来咨询的来访者体质都偏弱。咨询师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培育,给来访者以营养,增强他的正向感受和力量感,这样他才能面对自己的伤口,而不是采用逃避等方式。对于手术来说,开刀是最关键的一步,对于心理咨询来说,前期的培育工作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做不好,根本就开不了刀,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开刀,造成的又是一次血淋淋的创伤。
这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的过程。
而单次的一节段的咨询呢?要探讨:他带着什么问题?他的情绪是什么?发生时的情境是什么样的?他诉说这些,他想表达的是什么?等等。虽然不同的来访者带来的是看起来同样的问题,可是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个人特质不一样,关注点不一样,内心需求不一样,行为模式不一样。不是同样的问题,而是这些不一样才构成了咨询的核心。如果就问题给予警示金言,那就是大大地偏离了来访者。给予的只是远方的一颗北极星,虽然在某些时候他带给人希望和力量,却只能看见却从来都摸不着。当然,心理咨询也不排斥给警示金言,在某些特定的时刻。
助人艺术,不是给予警示金言;而是给予一个可以让他自由成长的环境,成分有:尊重、中立、抱持、专业等。
转载请署名:蒙寻昕,微信公众号(psy-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