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的痛苦绝大多数来源于:你心里的十万个为什么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向往,过好这一生也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因为从现实层面看,我们不知道有没有下辈子。

精神分析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美好生活,是因为当下我们总有很多令人不满意之处, 所以我们总是追求那遥远的未来。不过,这种期待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我们在现实中,总过得不如意,不开心,因为,你心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

01:

因为有太多的幻想,

所以不接纳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句话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我们总想梦想有美好的生活,但现实并不能总是如愿,因而造成心理落差。

而俗话说的“不如意事常十八九”,可见人生的常态仍然是不如意的居多,而快乐只有十之一二。

心理学家海斯的著作《幸福是陷阱》一书提到:幸福happiness,源于happy,又源于happened(偶尔、碰巧),所以幸福只是偶尔、不经常的事。但人们往往会有一种错觉,即认为幸福是理所应当的,是常态——这是一种“陷阱思维”。

所以对待幸福,我们需要认识到它常常是个陷阱,容易让人陷入。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平淡、无事、无病、无灾,才是真正的“幸福”。

来访小江,周末来到我的我咨询室。他一脸疲惫、困惑而落寞。他大大的眼神告诉告诉我,他很焦虑。

咨询中,他告诉我,自小他就过得不好。因为舅舅早年无子,为了继承“香火”,他被父母寄养到舅舅家。之后舅舅生了儿子和女儿,狭隘的舅舅、舅妈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对小江疏于引导和管教,让他明显感觉到一种“偏心”。

他想不通为什么当初父母不要他而送去给舅舅家当儿子,他说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命运?为什么我有亲生父母却得不到他们的爱?痛苦之处,他声泪俱下……

我们的大脑包括原始大脑和“新脑”两部分。人类是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我们还保留着原始大脑,即脑干、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部位。一个人经历的创伤部分会储存在原始大脑区域,形成内隐记忆,并构成相对封闭的神经回路。

而新脑即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它由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和联合区三部分构成。

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有大量的脑神经纤维,人的语言、运动、反射等后天功能都通过新脑来完成。

而原始大脑形成的封闭的神经回路,与新脑之间,很难互相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明白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生物学层面的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陷入“幸福”的陷阱,加上生物学层面的大脑结构的影响,导致我们总是不接纳现实,存在太多的幻想。这些幻想让我们陷入痛苦的思维中,同时以强迫性重复的面目呈现,让人苦不堪言。

或许你总是在“假如”(假设、幻想、如果):

如果我不选择他,我是不是就不一样?

假如我娶了初恋,是不是就不会过得那么痛苦了?

假如我嫁了富二代,就不烦了吧。

假如我当初选择了另一份Offer,今天也许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亲生妈妈养我长大,我一定会幸福得多。

如果我父母不离婚,我也许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

正是这无数的“幻想、假设、如果”,耗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能量,这些为什么犹如无数的“心理黑洞”,需要不断地填充,但终究填补不满而消耗自己、筋疲力尽。

前些年的畅销书《断舍离》中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很容易让自我随着别人的心境起伏波动,让自我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当这样,应当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我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来。如果你没有内在的“心理黑洞”,就不会陷入那样的引力圈。

02:

因为有太多的为什么,

所以不接纳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有个完美的自己,这样才能为我所接纳,但完美的自己是没有的,所以经常失望。这样的思维源于人格上的“自恋”。

弗洛伊德提出的“原始自恋”是指:假设婴儿对自我的专注(情感的投注)优先于对他人的关注。客体关系理论家巴林特Balint认为,自恋是“儿童早期对关系失望的一种补偿”。

从心理层面说,每个人都有个理想化自我和全能自恋的我,希望自己拥有和别人一样健康的家庭和有爱的父母、好的人际关系、优秀的学业、高薪的工作等。

当自恋无处安放,痛苦就来了。

人们之所以痛苦,还在于对自我的不接纳——对自己、对父母、对原生家族、对成长事件,等等。

什么是接纳呢?

接纳意味着: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就是那么糟糕,这么糟糕的父母 就是自己的父母,不是别人的。

接纳意味着: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不好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是缺少方法的。

接纳意味着:你就生在这样的家庭。面对自己无法选择的出生,可是,这就是你呀,这 就是最真实的自己呀。

接纳意味着: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个有些不怎么聪明甚至有点笨的人就是我,或者这个有不少缺陷的人,就是我自己。

前面的小江他一直没有接受自己的身世,也没有接受真实的自己“如此命苦”,他一直生活在无数个“假设”中。但那些假设只是假设,没有现实意义。他问上一万次也问不出所以然来,而只会徒增烦恼和痛苦。但他在过去的生命中,一直忠诚于自己的“假设思维”,所以一直无法走出痛苦的深渊。

对很多人来说,成年或未成年,都需要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如何面对无法选择的出生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充满欢乐,充满爱和理解、包容 ,但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曾提出“有毒父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但是太过于强调过去的不幸或原生家庭,就会变成“原生家庭有罪论”。

或许你总是在问:

为什么我的家庭总有吵不完的架?

为什么我的父母是那样的人?

我为什么感受不到妈妈的爱而只有恨?

我为什么得不得亲生父亲的爱?

我为什么不如别人那么开心、幸福?

为什么别人的老公都那么好?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乖?

……

正是这些无数个为什么,让你的自我无处安放,而痛苦,背后是无数个对自我的不接纳。这样的十万个为什么,包含着很多的不解,过多的愤怒,无数的情绪,是非常消耗能量的。

基于这样的心理机制,显然是不能过好当下的,更无法感受当下的力量,又怎么能过好这一生呢?

面对理想化的强迫思维,怎么办? 

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对强迫性重复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5岁的小男孩,反复把一个玩具丢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又反复去寻找它。

这种强迫性重复不只体现在小孩身上,成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现象,即重复体验相同的情绪、感受、关系,甚至同样的情节,哪怕这种重复的后果是令人痛苦的。强迫性重复并不是快乐的体验,人们都不喜欢它,所以重复的快乐、幸福,不叫强迫性重复。

理想化的强迫思维源于内在的一种需要。在现实中,人们无法获得更好的快乐的体检,所以需要在一次次的幻想和假如中获得一定的心理补偿和心理安慰,但这样的弥补却也只能是望梅止渴,时间长了会变成饮鸩止渴。

首先,识别理想化防御的危害。

理想化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一种较原始的初级的防御。

防御最初是指个体在体验周围环境时,整体的、自然的、适应性的方式。一个人在面临危险、尴尬、僵局或不好的社交氛围时,总会应用一些他自己所熟知的喜欢的方式,来回避焦虑,或维护自尊,这就是防御。

在一个人的婴儿早期,“确实强烈需要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保护他们远离生活中的所有危险。这样,成年后,我们就很难回忆起当年的惊恐、疾病和伤害袭来时的脆弱,甚至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恐惧。”(引自《精神分析诊断III理解人格结构》)。

理想化能带来暂时的、好的某些体验,但从长远看,却未必是好事。

每个人都有理想化倾向,我们习惯将儿童期全能感赋予我们情感依赖的对象。理想化防御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原始性贬低的结果。因为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理想化注定带来失望感。理想化后的客体越是伟岸,优点越丰满,幻想的破灭也越彻底。

其次,要抛弃理想化,“喂养”自我功能。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不一样。有的人生来金贵,有的人生来贫穷,但前者是不是就一定很幸福,后来就一定痛苦,都不一定。

弗洛伊德说,每个人的自我有三个本能:生的本能,死的本能,性的本能。

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生命完善的生的本能。当生的本能下降,死亡的攻击本能就出现了,更无从谈起性的本能了。理想化,是对生的本能的强化,也是对死亡本能的转换,同时,理想化可以抵消死亡焦虑。

但是,不放下理想化特别是过度理想化的防御,无疑将让你陷入痛苦的沼泽地。

接纳现实,才能让你脚踏大地,踏实前进,拥有自我力量。

触摸现实,才能不再幻想,放下那十万个为什么,认识当下的自己就是“这样”,只是“这样”。

拥有良好的自我功能,包括沟通、处事、人际关系、经营婚姻家庭等,在现实中得到“喂养”,幸福才能真正来到你的身边。

最后,安放焦虑,抱持“生命的无常”。

我常常会在咨询中引用这样的比喻:

我们的心智化能力就如我们的“胃”——我们要做一个远古人的胃或者亚非拉落后国家人的胃。他们由于经济落后,食物粗放,甚至细沙和饼而裹腹,练就了他们功能强大的胃,它的柔韧度、伸缩性、厚度等,都要优于精细粮食喂养成的胃。功能强大的胃,足以抵御泥沙俱下的食物的危险,能抵御缺衣少食的焦虑。

准备升职的周先生,因为无法面对新工作的压力和一些不确定性,近期总是焦虑而惴惴不安。

我说,因为你无法专注于当下的过程,却太注重结果,而导致了预后焦虑了。

当一下人注重结果的好坏,在这种思维下,他的视野将“窄化”,他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所以变得特别焦虑、恐慌。如果他能转变一下视角,将专注力拉回到当下,转移到日常喜欢做的一些事上面,焦虑就可以大大减轻。忙碌之中,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说不定好的结果就如期而至了。

但现实中,很少人有这样的能力,他们抵抗焦虑的能力需要大大提升。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我们能做的,唯有开心地抱持这份生命的无常。

如此,天下再无痛苦。

作者简介:

刘月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7397人

入驻年限

7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绝大多数  绝大多数词条  来源于  来源于词条  痛苦  痛苦词条  心里  心里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