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0年代中国就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该政策延续至今,使得中国不断增加的人口得到有效的遏制,然而,该政策也使得中国很多家庭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当两个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结婚后很可能形成“四二一”家庭结构,即一个家庭中有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孩子,年轻人面临很大的赡养负担。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卫生医疗条件大幅度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这使得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此外,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压力陡然增大,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在不断降低。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的必然结果就是人口老龄化和少子老龄化。
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经验不完全适应我国国情
如何应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从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鼓励生育、延长劳动退休年龄、鼓励妇女参与劳动、移民政策等都曾作为重要手段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从结果看,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比较成功。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美国在吸引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大量年轻高素质的移民以及保持适当的生育率是其减缓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德国和意大利曾先后是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最近取而代之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它们的老龄人口比重超过了20%,这些国家陷入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停滞并存的局面。
中国有着极其特殊的国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的经验很显然不能够完全照搬。首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预计未来老龄化人口总量将超过3亿,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再次,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国家,虽然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对缓解城镇老龄化问题有一定帮助,但这同时也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最后,即便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改变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因为大多数人生育意愿很低,而且鼓励生育目前在中国也不现实。
保证老年人健康可部分弥补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基于上述原因,中国目前针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正在逐步推出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有些已经在实行,有的才刚刚提出来,归纳如下:
1.逐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具体来说从严格的一胎政策逐渐转变,先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允许二胎,再逐步过渡到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就可生二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二胎政策将会全面放开。
2.加强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建设。最近几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将面临从不断增加到迅速下降的转折点,估计20年之内将面临较为严重的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问题。这个时候,保证绝大多数老年人健康不仅可让这些老年人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以弥补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可大大减少用于老年照料的社会资源。目前中国已经提出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具体内容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3.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具体来说就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辅助,实现老有所养。由于中国已经步入少子老龄化的时代,一些家庭甚至是“失独”家庭,这就要求社会养老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4.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正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尽管如此,中国目前仍然面临养老金缺口,一些研究者甚至提出用国企利润来填补中国养老金缺口。此外,中国目前也在逐步建立农村人口养老金制度,虽然现在的农村养老金发放标准很低,但是相比于以前完全没有来说也算是一大进步。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少子老龄化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未富先老”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而老年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这就要求中国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的同时提高经济增长能力。当前的人口结构变迁是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的,这就要求改变先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笔者认为可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提高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逐步实现“边老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