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2014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则表述为,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我理解,后者至少有三层含义:兼顾相关改革、合理安排顺序和谨慎稳步推进。那么,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兼顾?改革推进又遇上了怎样的制约?如何更好地加以推进?下面就谈些看法。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任务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清晰的,即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数量和价格的工具来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应该说,最后这一点才是利率市场化想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如何通过利率市场化来倒逼银行改革,以及改善或者缓解持续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等。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现阶段内,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是得到了解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利率市场化似乎是企业融资成本居高难下的可能因素之一。
利率市场化具体推进的路径较为明确,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分阶段逐次加以推进,现在到了最后的阶段,即存款利率市场化展开以及必须的配套设施建设的阶段。利率市场化真正实现,恐怕还涉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下面就来梳理一下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向前推进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第一,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涉及存款定价和存款产品两个内容。作为一种产品和存款工具,企业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文章是做在定价上;其定价放开了,会有助于推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但这并非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最核心任务。存款利率市场化重要的还不是新型存款工具定价的市场化,而是涉及113万亿总量存款定价的市场化。2012年存款利率上浮10%,不久很快就上浮到顶。根据目前市场的存款供求关系,假如再上浮10%到20%,市场会是怎么样的呢?我认为肯定也会上浮到顶。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上浮了10%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这方面再没举动的原因。现在关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相关举措的推进似乎在认真考量过程中,相对较为谨慎。这里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目前存款市场供求关系依然偏紧,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第二,构建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改革破了还要立。破了什么呢?破了原来的非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即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其他市场以官方定价为特征的利率体系,但还需要建一套市场化的利率体系。这方面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多年前已推出的shibor,在去年10月又推出贷款基础利率。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形成,可能在一年半载里是完成不了。因为该体系的推出、运行、调整、评估和改善,需要有一个过程。
第三,建立配套制度。主要是指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可以说方案整体已经比较成熟,但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又出现新的变数。诚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件好事,对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整个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会带来积极的保障作用,但在其推出的时候确实有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波动。在现有相关制度不变的条件下,整个存款市场的供求关系偏紧是个不争的事实。一旦该制度推出,很有可能出现小银行存款搬家现象。根据目前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水平,很可能有的银行就因为要稳定存款,大幅抬高存款定价,最终导致经营出现困境。而且,无论是搞企业,还是做银行,甚至于做政府管理,当前的任务始终比未来的任务来得重要。为什么有的企业关键时刻要饮鸩止渴,就是这个道理。对银行来说,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存款保险制度推出,首先看对风险怎么认识,市场和银行准备好了没有,我认为很多方面准备还很不够。此外,存款保险制度谁来主管在认识上有不同看法。如果这一问题不能统一认识,该制度显然不具备马上实施的条件,好事多磨。鉴于这方面准备工作已近尾声,相信推出应该不会太久。
第四,提升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定价管理能力。持续不断地推动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定价管理能力,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定价管理能力离真正利率市场化后的管理要求之间仍有较大距离。缩短这一距离,既需要有一个过程,也需要培养人才,更需要对现有的制度、机制和流程做出变革,以真正构成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切实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尤其是定价管理能力。
第五,增强国企财务硬约束。当前,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主体在融资中占主导地位,那么在非市场化的行为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能走多远呢?这一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资金需求方的市场行为,必然会对利率市场化未来的推进带来妨碍,甚至于扭曲其效果。那么,是不是利率市场化大力推进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依靠价格机制改革来推动经济主体的改革只是一个方面,而且应该不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尽管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企业内在动机的调整。关键还是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改革,使得经济主体自发地对市场价格因素比较敏感。同时,利率市场化和国企改革可以同步推进、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却偏偏遇上了存款市场供求关系趋势性偏紧的格局。存款利率市场化2004年后八年内一直没有举动, 2012年上浮10%之后,存款市场利率马上上浮到顶,说明当时的存款供求关系偏紧。相比2012年,我认为目前的状况似乎更为严峻。2013年以来,贷款的增速和存款的增速差距开始扩大,存款增速明显慢于贷款。2013年6月末人民币存款增速为14.3%,12月末降为13.8%。2014年6月末进一步降至12.6%,7月末更降至10.9%。而同期人民币贷款的增速相应为14.2%、14.1%、14%和13.4%。2014年7月贷款数据有些异动,8月后应该回归相对正常的增速。以上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在贷款增速相对平稳的同时,存款增速则在持续快速下滑。这还只是从央行的统计数据来看的,还有必要撇开统计数字来看实际情况。官方的统计数据是时点数,即月末、季末的数据。贷款数据基本上是实在的,但存款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冲时点的影响。不少金融机构月末存款大增,月初大量减少。这是银行的存款吗?在这个时间点上反映在银行账上是存款,但在另外较多的时间里,这些资金却成为同业存款。这就是说总有一块资金总在一般性存款和同业存款之间来回的流动。据估算,目前近14万亿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大约三分之一即属于这类资金。而且这个滚动的雪球似乎是越来越大。这说明当下市场存款供求关系是越来越紧。在制度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若此时把113万亿存款利率全部放开,市场竞争就会迅速发展,甚至于白热化。哪家银行提供的利率比较高自然会吸引存款,激烈竞争之下市场定价就迅速上升。而存款利率大幅抬高后必然给贷款利率带来上升压力。而贷款需求在中国具有明显的刚性,在银行负债成本大幅上升的推动下贷款利率通常也会上升,从而将其影响波及实体经济。
从当前总体运行趋势来看,一般性存款的增速未来还有继续下降的可能。究其原因,我认为来自市场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产品创新。突出的表现是市场推出大量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的理财产品,持续分流了银行的存款。如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通常在4%以上,而一年期存款利率则只有3%多一点。企业、个人大额存单的推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理财产品有替代作用,但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分流银行存款的趋势。二是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市场运用互联网工具和大数据工具开发软件,目标都盯着银行的存款。很多产品创新其实都是截流银行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银行不可多得的负债,成本很低,利率只有0.35%。而所谓的创新是用一个软件将资金聚集起来开展投资,通常有3%以上的回报,又没有一点风险,存款人何乐而不为呢?目前,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甚至银联都在开发诸如此类的产品。
除了上述市场因素之外,还有两项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也实质性地影响了存款市场的供求关系,即存贷比考核和存款准备金率。在贷款刚性增长、存款增速持续放缓而市场资金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存贷比考核使得银行对存款这类负债存在着较大的需求,有时甚至是饥渴,从而推高存款价格;存款准备金率高企则导致银行吸收存款的实际效果明显减弱,从而使得银行持续存在进一步吸收存款的冲动。
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
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受到了存款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而金融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从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顺利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当前有必要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这里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
一是货币政策问题。鉴于我国的货币存量较大,未来一个时期货币政策将持续担负降杠杆的任务,似不宜大幅宽松。在中性货币政策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处在历史次高位的环境下,迅速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容易在短期内出现市场存款和贷款利率双升的局面,从而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带来向上压力。这一点去年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去年货币政策总体上是稳中偏紧,6月份市场利率波动很大,下半年整个利率水平也都偏高。今年政策已有所调整,货币乘数随之明显提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明显下降。但即便如此,目前还很难说已经形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迅速推进所需要的比较理想的货币环境。这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两难。一方面,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相对宽松一些的货币环境;另一方面,从降杠杆和控风险要求出发,货币政策又不宜过于宽松。无论如何,当前这样的政策环境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
作为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工具,存款准备金率持续处在较高水平,直接对存款市场供求关系带来收紧的压力。如果说在过去外汇占款大幅增长、存款市场供求关系十分宽松的条件下,实施高水平的存款准备金率十分有必要的话;那么在今天,在外汇占款和存款增速明显放缓的新态势下,重新审视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针对性地合理调降该率也应该是有必要的。当前首先需要权衡的问题是,中长期宏观调控目标与利率市场化的合理进程,孰重孰先?未来的选择抑或是逐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抑或是暂时维持存款准备金率不变,适当放缓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抑或是暂时维持较高水平的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具有替代功能的存贷比考核,同时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即使是逐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其主要目标不是为了避免经济加快下行,而更多的是从整个改革需要的角度去考量。
二是存贷比监管问题。如果放到整个利率市场化大的框架来看的话,可以这样认为,存贷比监管方式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障碍。前已述及,存贷比监管是当下存款供求关系偏紧乃至于利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问题的实质是利率市场化与传统监管方式之间存在矛盾。按照存贷比的管理要求,银行放贷款要达到75%的存贷比,而信贷增长是有刚性的。国务院今年上半年多次提出,货币信贷要保持合理的增长,实体经济也希望银行能加快信贷投放。与此同时,银行业也愿意发放贷款来获取收益,因为,毕竟息差还是银行的重要盈利来源。而事实上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融资需求依然不小,中国贷款的需求刚性程度是很高的。这种情况下要能够保持信贷的投放,存款必须要达到存贷比的要求。但与此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创新和互联网金融已迅速发展,势头正旺,存款增长却在持续放缓。在存贷比考核下,银行存款必然稀缺,其利率之高就在所难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存贷比犹如是一道大坝,尽管上游水源充沛,但经其截流之后,下游水位偏低,水变得珍贵。如果没有这道坝或者筑得低些,则下游水势会充裕或合理。
不仅如此,还应看到利率市场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能通过市场的价格传导到各个方面。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从增量来看只有50%多一点,但从存量来看,依然在80%以上。由于存贷比监管的存在,货币市场利率调整影响到银行体系就不会那么顺畅。从今年的情况看,按理说货币市场流动性宽裕了,利率相对走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应该下来。但因为存贷比的存在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居高难下。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跟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没有存贷比,市场上货币资金的成本差不多就是银行的负债成本。而中资银行的成本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存贷比考核下一般性存款价格的影响。由于近年来一般性存款增速逐步放缓,贷款增长又有一定刚性,存贷比考核要求银行必须保证存款达到一定的增速,这就推高了负债成本。正因为如此,货币市场利率调整了,但不见得就一定影响到银行体系的存贷款利率,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效应打上折扣。这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不利的,甚至有可能最终扭曲其成效。
合理优化存贷比管理很有必要。6月30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此次调整中效果比较明显的是币种口径计算调整和“商业银行发行的剩余期限不少于一年,且债权人无权要求银行提前偿付的其他各类债券所对应的贷款”这两项。就前者而言,目前本外币合计的存贷比和人民币的存贷比分别为72.2%和69.7%。因此,调整币种结算口径会降低银行体系总体存贷比约2.5个百分点。对后者来说,可能主要是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粗略估算目前符合上述条件的存量次级债券约6000多亿,若这些债券对应的贷款全部从分子扣除,则会降低银行体系总体存贷比不到1个百分点。因此,粗略测算,此次调整会降低行业总体存贷比约3.5-4个百分点,对促进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有一定积极作用,特别是有助于缓解那些存款增长压力非常大的银行的存贷比压力。
然而,银行存款增长放慢、负债结构多元化是个大趋势。如果此次调整的实际运行情况不理想,下一步可以考虑将稳定性较好、非结算类、固定期限的同业存款纳入存款总额来计算存贷比。截至2014年4月末,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和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两项加总约为22万亿元,保守估计其中的稳定性较好的同业存款约占一半、即11万亿元左右,占全部一般性存款比例约为10%。初步估算,若将这些稳定较好的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分母,可能会导致存贷比下降6个百分点左右。这对缓解行业存款瓶颈、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作用较为明显。从长远看,可以考虑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这一监管规定。如果取消了存贷比或者大幅调整口径扩大分母,考虑到两者之间的替代效应,暂时可以不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