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某刊物第5、7期连续发表几篇文章,试图重新阐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和表现,进而否定目前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其主要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混为一谈,有以“学术研究”为名,行解构历史之实。
针对于此,另一刊物连续刊发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吗?》《历史虚无主义错在哪里?》等文章,对上述文章进行较为尖锐的批判。他们认为,这些文章试图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重新”的界定,是为历史虚无主义“翻案”,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历史虚无主义,是“公开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公开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概括地说,这两类观点之间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历史虚无主义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其二,唯物史观是历史形而上学还是历史辩证法;其三,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还是历史虚无主义。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层面亦呈现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死穴就是不尊重历史事实,只要回归历史原貌,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就不值一驳了;还有一种观点是,对历史不屑一顾、崇尚当下,认为关于历史的学术争论并无意义。而那些走过革命年代的老一辈人士则对历史虚无主义深恶痛绝……总之,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讨论十分“热闹”,更有人将争论上升到了法律层面。
变换手法、转移目标,是思想领域正确与错误较量中并不奇怪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一再指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它防线就很难守得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做好意识形态的工作,必须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对我们党和社会的侵蚀作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维护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警惕它们对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政策的误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不能不是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引导党和人民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要旗帜鲜明地敢于表明我们的态度,敢于“亮剑”。这种对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同时也希望原来持各种错误观点的人能够通过自我批评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是不会愿意这样做的,他们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滑下去,甚至更加变本加厉。他们以为接过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口号,把矛头转向马克思主义,就可以以退为进,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其实,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小聪明而已。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壮丽的日出”,是马克思的一大历史贡献。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探究历史的真实,获得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之所以不赞成历史虚无主义,首先就是因为它是反历史、反科学的。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些人越过了学术研究应有的底线,却在“学术研究”的名义下,不尊重历史事实,片面引用史料,根据他们的政治诉求,任意打扮历史、假设历史,胡乱改变对近现代历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有的则以“客观”、“公正”的面貌出现,崇尚“坏人不坏”、“好人不好”的模式,要求按照人性论的原则治史,否则就是脸谱化、“扣帽子”;一些人还以“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名义糟蹋、歪曲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确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换,不过是转换到旧史学中常常能够看到的、维护封建正统、蔑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统治阶级辩护的老路上去。这绝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在历史观上的复旧。公正地说,他们比旧史学还不如,因为他们不是在研究历史,而是在玩弄历史。这一切表明,历史虚无主义是按照他们的主观愿望和政治诉求来对待历史,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活和再版。
唯物史观正确反映了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求真,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这就要求要全面地、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思想统一起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则与此相反,他们往往是用一些片面的材料,就很轻易地作出颠覆性的结论、轻易地推翻过去的正确判断、并都把它当成“创新成果”塞给读者,这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是有迷惑作用的。所以,“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是一些人做翻案文章,歪曲颠覆历史的惯用手法。
当然,翻案文章历来都有人做,翻案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主要看它是否合乎历史的真实,是否真有道理。杭州西子湖畔岳飞坟前的一副名联:“忠奸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辨伪真”,做的就是翻案文章,翻风波亭千古奇冤的案。史评自有人心在。扶正压邪,涤浊扬清,扬我民族之浩然正气,这是一个正直的史学工作者和有识之士应有的史识良知。今天如果再有人要翻岳飞这个民族英雄的历史铁案,忠佞颠倒、是非翻个,一定会被视为荒唐与可笑。然而,不幸的是,此等荒唐事在当今的史学界却并不鲜见,一些人热衷于美化、拔高像慈禧、琦善、李鸿章、袁世凯这样一些历史人物;而对林则徐、洪秀全、谭嗣同、孙中山等则加以非难、贬低,甚至连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也成了问题。当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多数是属于学术讨论的问题,矫正过去存在的、对历史评价过于简单化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上述这样用颠倒事实的办法一褒一贬,这难道仅仅用史事如烟、见仁见智能够解释的了吗?
由上可见,历史虚无主义是完全违背唯物史观的,是唯心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因而它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也就是一种不奇怪的现象了。
错误思潮总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应引起我们对其危害性的重视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而所谓“告别革命”论,既是这种思潮的集中表现,又是它不加隐讳的真实目的。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出现了危害社会的各式各样的错误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观等,虽然他们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但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这主要表现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则以它自身的特点来表达这一共同的政治诉求。应当说,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史学研究中的支流,但尽管是支流,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因为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是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的,是按照他们对现实的要求,来“改造”历史的。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因为他们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事实;但从政治上看,这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流传和泛滥会导致严重后果。
这里还要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一些人不但歪曲近现代中国历史,而且对我们伟大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也恣意抹煞。在一些人的笔下,我们的民族不仅“愚昧”、“丑陋”,而且充满“奴性”、安于现状、逃避现实等;而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和文化传统被说成是走向没落的“黄色文明”,要现代化只有乞灵于西方的“蓝色文明”。一个民族的精神被矮化、丑化,优秀的文化和文化传统被否定、抹煞,民族独立的历史被嘲弄、糟蹋,这个民族还能立得起来吗?所以,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切正直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社,2013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