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一带一路”带动小语种热,成为昨日在徐州举办的中国语言智库联盟首次高峰论坛的焦点。专家表示,尽管相关人才奇缺,但小语种人才培养成本大,就业前景不易评估,不宜一哄而上。
“一带一路”覆盖地区的官方语言数量及主要民族语言达60余种,而我国2010-2013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其中20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小语种人才是“一带一路”的急需人才。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国内不少高校开始新增小语种专业,有高校已计划到2020年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未开设语种的课程。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开设蒙古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及菲律宾语4个语种,格鲁吉亚语、亚美尼亚语、摩尔多瓦语等11个小语种专业也在申报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原有19个小语种专业的基础上,今年将新增马来语和乌尔都语两个专业,未来5年还将再增土耳其语、塞尔维亚语等3至5个小语种专业。未来,小语种培养领域会有更多高校扩容。
“小语种翻译的培养肯定是需要的,但是需要多少,怎样培养才合适,还需要认真布局、设计。”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侯敏教授认为,大量人学习很多个语种不现实,短时期内培养大量人才上马使用也是不现实的。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家教育学院邢欣教授表示,过去有些小语种的培养也曾遭遇尴尬。“有些人毕业出来,甚至找不到工作。”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认为,并不是有外语需求就一定要建立相关语种专业,“由于需求量不大,师资队伍难以稳定,自然难以培养合格人才,甚至可能会遭遇仓促上马又莫名下马的命运。”
杨亦鸣建议,建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和语言人才培养的国家应急体系,院校培养和语言人才培养互为支撑,使用特殊教学法灵活培养各种急需语言人才,或者采用语言志愿者方式放在相关语言国家培养储备,都是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