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大学的发展都具有自己的特质。“985工程”大学作为一个群体,有着发展中的共性特征和问题。
●“985工程”大学在制定本校“十二五”规划纲要时都具体阐释了本校的国际化目标,有个别大学还设立了本校的国际化战略规划。
●中国高校不仅要在国际化的竞争中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国际联合办学也成为今后中国高校发展的趋势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化越来越成为高校实现大学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在我国高校中,“985工程”大学的国际化方向既是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化的风向标,也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走向。对此类大学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大学提升质量、更好地走向世界。
每所大学的发展都具有自己的特质。“985工程”大学作为一个群体,有着发展中的共性特征和问题。以下将着重分析“985工程”高校国际化战略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优势:改革开放以来,“985工程”高校获得了长足发展,部分大学开始在全球大学竞争中崭露头角:清华、北大在多个全球大学排行榜中进入世界前50行列,具有了较好的国际化发展基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始出现在国际榜单的排名中,尽管位次不靠前,但已经获得了与国际一流大学交流合作的平台。其他“985工程”高校的国际化意识强烈,个别大学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纲要之外单独制定了国际化战略规划,更具系统性。
近年来,“985工程”高校在科研方面开始和国际接轨,部分高校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学科,部分学科的国际评估结果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些学校加入了研究型大学国际联盟(IAR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等世界或者区域大学联盟,既增进了交流,也证明了高校的实力;部分学校开始与世界较为知名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尤其是学生的海外学习项目。
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提出了“顶天、立地、育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了“成体系建设、全学程覆盖、着眼于高端、立足于本土”的工作思路,通过联合培养、联合学位、海外实习、国际会议、暑期课程等多种形式,派出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截至2012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共与115所海外院校正式签署了校级学生交换协议。除交换学习项目外,还开拓了以暑期实验室研修项目、暑期学校和暑期实习为主的本科生暑期海外教育项目。学校因公派出人数持续增长,本科生派出人数2010年达到本科生总数的30%、2012年超过40%;2012年毕业的941名博士生中,在学期间有海外交流经历者占57.3%。
劣势:“985工程”高校各学科整体水平仍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校发展潜力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相当差距,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交流的层次。以北京大学进入世界前0.1%的两个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为例,无论是ESI论文总引用次数还是篇均被引用数都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较大差异。
另外,教师的学缘结构国际化不足。虽然近年来“985工程”高校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以更为国际化和完备的指标选拔新引进人员,但教师整体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仍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本土教师的国际化主要以参加国际会议、国际访问交流为主,国际合作研究与短期进修很少。而后两者恰恰是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更为重要的通道。
机遇: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协同创新计划”、“留学中国计划”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使各高校不仅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支持,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开放度的增加,让大学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多方合作。
社会对教育的捐赠越来越多,尤其是“2+7”高校。几所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受惠于“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等;非北京、长三角高校也积极增加校地合作,具有地区支持、合作的优势。
另外,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这些学校有机会更好地调整学科,建设更多和世界科技前沿相接轨的学科。
学生方面,对国际留学生的重视体现为国家意志。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克服留学生录取工作中单一国别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在海外交流和国际学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何营造交流融合的校园氛围;如何在国际学生培养中增强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如何增强到海外交流学生的祖国认同感……还需要在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认真考虑。
挑战:高等教育资源全球流动,使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空前激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选择。大学发展已经开始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设立海外分校、“慕课”教育等将使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日趋复杂。在全球知识创新网络中,如何既推动大学不断融入这一网络,又不使大学在这一网络中迷失自己的定位与使命,成为大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另外,本国大学间还存在着同类大学竞争的巨大压力。
国际化战略制定现状
目前,“985工程”大学在制定本校“十二五”规划纲要时都具体阐释了本校的国际化目标,有个别大学还设立了本校的国际化战略规划。
各学校国际化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985工程”大学在国际化战略制定中比较容易梳理清自身优势和劣势。
第二,较少有高校制定单独的国际化战略,通常做法是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各个部分涉及国际化路径,同时设立国际化发展单元。这种方式缺乏系统性,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另外,由于战略中很少设立量化指标,所以一些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
第三,缺乏本土化设计。各校规划在不断强调国际化的同时,比较少提及如何提升本土化。国际化战略防止“依附”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独有的文化与个性,将国际化标准、项目合作本土化,切实与学校实际情况、中国国情相适应,才能够在发展中不被西方标准裹挟。同时,文化的输出已成为大学的又一功用,中国大学在迈向国际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载保持、输出中国文化的责任。
国际化战略制定框架
国际上对高校国际化有多种评估方式,每种评估方式几乎都涵盖了院校背景、国际化战略、学生、教师、配套体系等评估指标。被普遍认可的OECD“国际化质量评审”指标体系共涵盖“院校背景和概况”、“国际化政策与战略”、“组织与支持结构”、“专业与学生”、“研究合作”、“人力资源管理”、“合作办学协议与服务”7类一级指标;ACE指标则包含“明确表述的国际化承诺”、“组织结构和职员”、“课程、联合课程及学习成果”、“教师政策及实施措施”、“学生流动”、“合作和合作伙伴关系”6类一级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目前中国“985工程”大学并不完全适用。如果以阿特巴赫“中心-边缘”理论来判定中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985工程”高校仍处于“边缘”大学的位置。作为不断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大学,固然应该参考国际性的评估标准,但在国际化战略的执行中,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立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战略执行模式。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目前“985工程”大学在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中能够考虑学校发展的多个方面,但中心不明确。尽管国际化是大学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不同文化融合的路径,但对于追赶中的中国大学,更多地应该确立自己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功能,将有限资源用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上。
第一,强调“学生培养国际化”和“科学研究国际化”双核心概念。发展历史和现有条件决定了中国大学在国际化战略中很难做到处处“开花”,每所院校在国际化战略上的投入也不可能占过高比重,因此在战略制定中必须明确重点。事实上,不同类别的“985工程”高校面临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脱离不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4个基本任务。作为一个适用于“985工程”高校整体的战略制定与执行模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必然成为学校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其他国际化工作”处于从属地位,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科学安排相应工作。
第二,“学生培养国际化”可分为3个维度:“课程国际化”、“学生海外学习及交换”、“国际学生”。其中,“课程”是广义概念,包含教材、教学活动等。
“科研国际化”包含3个维度:“教师”、“科研伙伴”、“科研项目”。其中,“教师”具体划分为来访的国际学者和本土学者的国外访学。
第三,“本土化”贯穿国际化战略执行过程的始终。国际化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追逐国际化的过程中迷失自我,片面用国际标准设定发展战略和具体实施战略。“本土化”的核心在于保持学生交流中的国家文化、项目执行中的对等地位和科学研究中的自我判断。
第四,不完全以行政单位进行划分,而是从学校全局考虑,强调行政单位间的协调。
中国“985工程”大学在逐步努力进入全球大学中心的过程中,只有针对自身定位,分析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才能够更清晰地制定本校的国际化战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中国“985工程”大学在制定现行阶段发展的战略执行框架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身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功能,突出重点,在坚持发展重点的同时兼顾其他方面,做到资源合理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在现有科研水平基础上,可考虑增加学生方面的投入。但在增加学生培养国际化的投入过程中,不应将学生培养的国际化仅仅等同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也不等同于大学的国际化。
全球高校的联络日趋密切,中国高校不仅要在国际化的竞争中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国际联合办学也成为今后中国高校——特别是“985工程”大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评价国际化水平,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推进。
参考文献:
[1]杨启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胡亦武.中国大学国际化评价及其机制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