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华策略的选择上,东南亚国家基本实施了两种战略来保护自身被强大的中国和美国主导,即:多边接触和多面防范策略。这是因为目前东南亚各国并未把中国定义为战略威胁,相信中国具有爱好和平的良好意愿,但又认为中国崛起后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东南亚各国采取了这种接触与防范的两手战略。
刚刚去世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1996年就曾指出,应该鼓励中国加入到国际合作中来,一直以来,新加坡就致力于把中国拽进各种各样的全球和地区的多边安全和经济合作框架中来。而在其他的场合,李光耀进一步阐释了接触战略背后的逻辑,“推动中国政治变革的最佳途径就是增强它和世界的贸易关系与投资关系,然后它的繁荣将更多地取决于它和贸易大国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协调性,而且广泛的联系将影响和改变其文化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换言之,通过接触促使中国自身进行改变并内化现行的社会规范是东盟对华接触战略的最高目标所在。当然,部分成员国也认为这种规制接触带来的多边主义平台将更有利于其维护自身的利益目标,如在越南看来,通过这种广泛的机制接触将有利于改善双边关系中越南的不利地位,“越中关系放在一个更广泛的经济或政治机制网络中,……如此一来,对越南主权的任何侵犯将会被视为对其他国家的侵犯。”在另外一些东盟专家学者看来,对华接触战略的另外一层战略含义是通过与中国的接触,从而间接拉动或提升与其他大国如美、日、印、俄等的战略互动。
对华防范战略包含两个要素:借重于东盟以及借重于美国,当然不同的国家可能在不同的时期侧重有所不同,如菲律宾希望首先借助于美国,其次才寄望于东盟,而印尼则首先寄望于东盟,其次才希望美国的有限介入,但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而言,东盟和美国要素都是防范战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012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北京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曾指出的,“东盟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对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区域架构至关重要。……然而,东盟必须是个团结、有效与中立的组织,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在东南亚国家看来,东盟在防范中国并构建地区安全架构中的作用,必须奉行三个原则,即东盟团结、东盟中心和东盟中立的三原则。东盟自身内部的团结是东盟发挥地区主导性的基础,东盟的中心性和主导性则是东盟在该地区所追求的基本目标,而为了实现该目标,东盟在该地区的大国博弈中则必须奉行中立原则。
在借助美国的问题上,东盟国家同样奉行了三原则,即鼓励美国积极参与,鼓励中美一定程度的良性竞争,但要尽量避免中美冲突对抗。在东盟国家看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在场将为东盟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不确定性提供最终的保障。东盟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不排斥甚至欢迎中美之间的良性竞争,在他们看来,这为东盟实践两面下注策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东盟国家并不希望美国在该地区的介入引发中美的冲突对抗。对东南亚各国而言,中国是与东南亚各国比邻而居的经济大国,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倘若中美关系恶化,东南亚国家将不得不选边而站,这对它们而言无疑是一种下下之策。印尼前外长马蒂曾提出动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这一概念,意在构建多个行为体之间的良性竞争合作关系。由于近年来南海问题的逐步升温,越南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交流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但越南方面仍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和谨慎,避免过度刺激中国,避免造成越美联手围堵中国的认知。如越南的外交政策中有个“三不”原则,即不建立军事同盟、不设外国军事基地、不结盟对抗其他国家。对越南来说,中美之间的适度紧张是有利的,越南在与二者的互动中保持一定的战略模糊性将更有助于越南维护自身的独立自主。
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两手战略是东南亚国家作为弱国针对邻国大国不断崛起的天然反应,对此,中国应采取开放心态来欢迎地区外大国美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的结合来达到增信释疑的目的。尤其是,中国应进一步意识到如何带着多边主义的枷锁“起舞”,这将是中国不断崛起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