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2017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22503.75亿美元,已跃居全球第二。这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增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劳动力成本——工资是决定其投资区位和产业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①。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开始出现“用工荒”现象,劳动力成本上涨趋势日益明显,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利润出现下滑,加上受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需求下降的影响,这类企业的出口也遭到巨大的冲击,许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或更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东南亚等区域转移现象②。金融危机后,为更好地提振本国经济,各国政府将经济发展重心聚焦到做实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上来,把实施“互联网+制造”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高价值制造”和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等相继出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2015年我国也开始制定并实施中国智能制造计划,力争与发达国家产生同频共振。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在国家实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指引下,积极探索寻找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改造的路径和方法,以求一方面摆脱劳动力成本要素对企业发展的束缚,扭转产业区域性转移局面,另一方面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① 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4):53-58.
② 张佩.劳动力成本上涨与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6.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20世纪90年代,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和人口大国优势,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地区转移,带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全面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随着21世纪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减少和社会平均工资的持续上涨,劳动力短缺现象日趋突出,加上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消费观念的升级转变,对劳动力依赖性高、产品附加值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
(一)招工难招工贵现象加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1.劳动力供求关系逆转,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一是人口红利消失,企业用工日趋紧张。从2004年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出现“用工荒”现象,随后向全国蔓延,2007年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供给也出现了明显不足,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①。根据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劳动力由原来的无限供应转变为短缺,刘易斯拐点(经济发展的临界点)已经出现。二是制造业工资上涨幅度不及社会平均水平,加剧了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困难。2004年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低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1.71%(绝对值差1669元),到2016年已扩大到13.62%(8099元),从数据看近期并没有缓解的趋势。再加上制造业是一个相对艰苦的行业,人们在其他行业能工作得更轻松且能够得到更高的工资回报,制造业的行业就业吸引力在不断弱化。种种因素导致社会劳动力流向其他产业现象一时难以改变,加剧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招工困难。劳动力成本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这给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原来生机勃勃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持续经营难以为继,使得这一产业面临新时期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的重新抉择,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化改造等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并实现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① 蔡昉.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J].金融经济(市场版),2008(2):16-17.
2.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不在,产业栖息地面临重新布局。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招工难”的同时还存在“招工贵”的问题,这势必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出口贸易。从国际贸易出口国来看,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相比,在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上我国已处劣势。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工资报告显示,2012年印尼的月平均工资为174美元,越南181美元,泰国357美元①。而同期的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3470元人民币(按同期汇率折算约538美元)。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4251元,到2016年已上涨到59470元,上涨了4.17倍,劳动力的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据东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反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仅2015年前三季度关停外迁企业就多达243家,如今的珠三角与以往的制造业繁荣景象相去甚远。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逐渐消失,是这一波企业关停外迁的根本诱因。如何避免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东南亚等区域转移,突破劳动力成本瓶颈,是这类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以广东等沿海地区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探索实施“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措施来替代持续上涨的劳资矛盾的想法开始孕育而生。
① 张雯.制造业再演“东南飞”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东南亚迁移潮[EB/OL].[2019-08-28].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2-15/970156.html.
(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召唤传统制造业升级迭代
1.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制约消费潜力释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改革的红利不断惠及百姓,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购买力也日益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一般的数量满足逐步向更高水平和质量转变。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消费主权崛起,过去大众化、温饱型消费模式逐步退潮,多样化、定制化、个性化消费渐成主流。人们不仅追求商品的丰富多样化,还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个性化需求,主要表现为穿戴服饰、家居养生等方面更加追求低碳环保和个性化定制,电子产品、教育、健康等更趋向于智能化和人性化需求等。可是供给侧上旧的发展动能不断衰退,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而新兴领域有效供给不足,经济的供给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国内供给无法跟上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供求错配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制约消费潜力释放。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从供需两端发力,要紧扣时代需求,化解供求错配现象,不仅要注重产品的提质增效,智能化、个性化定制也将成为一种潮流;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应的产品和服务要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要逐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以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向高端、优质、精细方向发展。
2.新型消费业态兴起,呼唤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无线化,应用模式手机APP化,“互联网+”时代悄悄地融入了百姓生活,互联网首先在电子商务和消费娱乐领域得到应用,随后又快速向生产、服务、金融、流通、教育、旅游等各个领域渗透延伸。传统的线下单一消费业态被打破,消费互联网下B2B、B2C、O2O等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消费方式逐渐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形态由简单物质型向多样服务型转变。传统的满足基本生活物资需求的消费观念逐渐向体验式新型消费业态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以全新的智能制造和智慧销售迎接新消费业态的到来,不断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准确把握消费需求市场动向,做到研发、生产、销售、反馈与服务的深度有机融合,为企业后续可持续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智能制造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技术相结合,以智能制造设备、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服务为依托,实施自感知、自学习、自分析、自修正、自决策等智能活动,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智能产品的生产、供应和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制造系统。智能制造和传统制造相比,具有其鲜明的技术特征,一是能够自动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判断和指导实施自身行为的能力;二是真正实现人机一体化,让制造机器具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是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具有自学习自纠错功能,实施自行故障排除自行修正维护;四是能够实现按订单驱动,依据单元工作任务,自行组织柔性制造;五是能够提供更高精准度的生产,推进实施制造的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等。
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为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奠定了良好的信息通信基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智能化融合迎来了发展良机。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智能制造意义重大,能有效缩短产品研发设计周期、优化生产方式转变、减少供应链能源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环节成本,推动生产效率和利润率不断提高,缓解企业“用工荒”现象,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最终实现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我们要借力全球智能制造创新技术,紧跟“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力争实现“弯道超车”,从追赶者变为引领者,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1.以技术替代人工,解放了传统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智能化改造,首先以“机器换人”为载体。从智能制造过程看,将传统的靠密集劳动力重复输出为代价换取低廉收益的一线简单产品加工、组装工艺生产,交给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机器人来完成。“机器换人”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解放了传统劳动力对企业生产要素的束缚,逐渐缓解了长期困扰企业的用工荒问题。“机器换人”计划在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区域一时兴起,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升温蔓延。其带来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已初见成效,如浙江省通过实行“机器换人”计划,2013—2015年累计减少普通劳动工人近200万人①。据广东省经信委披露的网络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全省新增应用机器人分别达1.8万台和2.2万台,机器人保有总量超过4万台和6万台,预计到2020年,全省保有量将达30万台以上②,按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每台机器可替代5~10人不等计算,每年可替代的普通劳动工人数相当可观。
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不但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比皆是,在中西部地区也遍地开花,先后涌现出诸如中国商飞、冀东水泥、中联重科、乐普医疗、宇通客车、宝钢股份等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工信部装函〔2016〕261号、〔2017〕426号)。虽然智能制造发展各有千秋、参差不齐,但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智能制造能够使劳动密集型产业顺利实现减员增效,在降低企业制造成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口红利缺失的“用工荒”问题,达到了提质增效,顺利完成产业的优化转型升级。同时,以技术优势替代劳动力优势后,传统意义的劳动力不再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布局的首要因素,扭转了原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区域性转移的趋势,确保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将来智能制造的产业布局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和关注营商环境的和谐、与产业链的融合以及消费需求的市场空间等问题。
2.智能制造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智能制造打通了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较好地使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有机融合,推动产业链资源和信息的重新优化整合,使其变得更加动态灵活,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实践证明,经过几年以“机器换人”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试点,基本实现了以高科技自动化的先进装备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初衷,从而推动了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人为差错的发生、延长了生产运营时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从沿海较早实施“机器换人”的省份中的企业案例来看,在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成本下降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以“世界工厂”著称的东莞特别显著,该市66%传统制造业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后,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更加紧密,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89.3%提高到了96.6%,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4.9%,单位生产成本平均下降12.5%③。在浙江永康,众泰控股集团通过引进12台全自动智能焊接机器人,使一线生产人员从120人降到30人,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到99%。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公司,通过“机器换人”打造装配了全国健身器材行业首条全自动化流水线,产能效率达到了传统人工的3倍以上。
① 蔡秀玲,高文群.中国智能制造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68-86.
② 腾讯网.广东“机器换人”效率提升10倍还不用发工资[EB/OL].[2019-08-28].http://gd.qq.com/a/20160525/030658.htm.
③ 腾讯网.广东“机器换人”效率提升10倍还不用发工资[EB/OL].[2019-08-28].http://gd.qq.com/a/20160525/030658.htm.
1.柔性制造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消费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不断攀升,原先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模式已难以适应个性化小批量消费需要,智能化柔性制造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刚性制造所不能实现的问题。企业利用智能云端平台,实时上传原料供应数据库、研发设计数据库、制造工艺数据库、智能产品数据库,消费者通过微信关注等方式加入企业海量数据APP平台,将自身需求信息或创新理念借助网络资源直接传递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快速响应将设计思路反馈给消费者①,真正做到了点对点的服务。在智能化柔性制造下,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网络能快速有效地与消费者需求进行动态响应,实现智能设计、智能投产、智能配送、智能检测,用工业化的生产效率完成个性化定制,产供销紧密结合实现良性循环。智能制造充分利用智能云端平台,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客户自主创新设计与企业网络协同设计相结合的个性化服务,实现客户与智能工厂的无缝对接,智能产品较好地融入了消费者的个性、情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理念,个性化定制使产品适时优化接地气,企业永葆竞争活力。消费者能够以较满意的性价比实现个性消费,企业也因为省去了中间环节的流转成本,净利润率也显著提升。较典型的个性化智能化柔性制造如“客户-平台-厂家”的C2P2B模式,在家居装饰中橱柜、电器的整体设计定制,纺织鞋服的个性化设计生产等行业领域被广泛成功应用。如青岛红领集团通过服装业务的个性化定制,净利润率从2011年的2.8%增长到2015年的27%,翻了近十倍②。
① 王鹏.2016—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蓝皮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10.
② 王鹏.2016—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蓝皮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
2.智能制造拓宽了为客户服务的渠道。智能制造的实施,让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传统的线下单一服务被多渠道线上线下丰富多样的服务网络所取代。服务的方式、时间和地点,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便利和喜好。消费者在供求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企业与客户的互动由原先的企业为主转变成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构建市场供需结构模型,加强产业链上数据资源互联共享,海量收集、梳理、传递和反馈客户原始数据信息,了解客户的习惯、喜好和未来需求,能够更加主动向客户提供更精准、更贴心、更高效的端对端服务。面对信息快速传递、市场瞬息多变的竞争环境,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还可采取独特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向顾客全面展示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同时,利用智能服务平台进行多维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感知,提供基于产品服务下的相关配套拓展智能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的获得感、舒适度和满意度,增加企业与客户的黏性,从而获得客户长期的忠诚与倾爱。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现实可行性分析
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移动互联网的连接功能日趋强大,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迅速发展并向制造业等各个领域渗透,网络信息环境安全保障更加可靠,实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越来越丰富,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技术基础支撑。
(一)IT业的迅速发展和先进科技崛起,为智能制造奠定了技术革命的基础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5G网络的带宽和速率的成倍放大提升,为实现万物互联提供了越来越便捷与高效的连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本孤立的研发与设计、采购与生产、销售与物流、服务与反馈等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乃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信息得以有效串联。或者说,未来工业互联网将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人与人、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万物互联①。二是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提供海量数据资源,实现大量快速而精确的计算,增材制造柔性生产的引入,在创意、设计和生产上迎合了用户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三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工业机器人被大量运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金属和机械等制造领域,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机器人供应商,如国际上有德国的库卡(KUKA),日本的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瑞士的ABB,国内的沈阳新松机器人等。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②。四是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国家、社会、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网络的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结构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都有相对成熟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为智能制造的数据传输、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屏障。
① 夏妍娜,赵胜.中国制造2025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7.
② 夏妍娜,赵胜.中国制造2025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12.
2012年以来,“机器换人”计划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的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蓬勃发展,原来以低技术产业工人为主的制造车间,正在向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趋势发展。一批成功转型的先行企业脱颖而出,凭借其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先进技术的积累以及行业领域的深刻理解,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在自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优化。面对智能制造巨大的市场上升空间,这些领先制造企业既充当制造商又充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双重角色,将自身开发成功的系统解决方案向行业产业内具有共性需求的其他商户共享,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了操作性强、移植成功率高的系统解决方案。加上市场上专业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层出不穷,为智能制造的实施和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的选择。
四、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将有助于减轻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智能制造成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更好地提升两化融合,探索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子,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和消费者更加严苛的个性化需求,成功实现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坚持。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应在加强宏观政策帮扶与引导、完善标准体系和平台建设、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产学研互动和示范推广等方面下工夫。
(一)加强宏观引导助推,加大政策帮扶力度
政府要从宏观上开展智能制造企业试点示范项目的培育发展,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资本和技术投资。在税收优惠减免、金融信贷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因企制宜的支持智能制造设施设备购置和技术改造。鼓励社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资金投资于实施智能制造的企业,开展各种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引导企业面对新时代智能制造发展的良好机遇,理清思路、找准方向、顺势而为,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了解掌握各级政府、行业组织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战略规划部署,积极争取智能制造项目专项财政奖支持,有序推进,借力发展。
(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注重知识产权发展
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升级,与之相配套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应先行。坚持“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开展相关产业的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推广应用①。积极关注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行业龙头、网络巨头作用,突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集成,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龙头制造业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行业企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增加它们在行业产业智能制造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努力建设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引领国际发展、兼容性好、开放性强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和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制造环节互联互通等智能制造发展的制约瓶颈,着力解决跨行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问题②。
① 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标准先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EB/OL].[2019-08-28].http://www.gov.cn/zhengce/2016-01/06/content_5030971.htm.
② 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标准先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EB/OL].[2019-08-28].http://www.gov.cn/zhengce/2016-01/06/content_5030971.htm.
(三)加强智能平台建设,优化工业大数据资源
传统的制造业创造价值都是在工厂里完成的,而智能制造的经济附加价值的创造应建立在平台上。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要着力打造安全高效的数据平台,为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宽提速、信息互通给工作生活带来便捷,但网络黑客、恶意病毒等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要不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建生态、便应用、保安全,建设一个绿色、开放、高效的互联网络,让平台运行更畅通更稳定,让客户信息更隐私更安全,不断提升客户信任度和参与热情。二是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着力建设宽领域智能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应用的服务功能,突出物联网、大数据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产业链“研发、生产、服务”集成数据网络体系,并基于对这些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潜能挖掘,为更广泛地了解客户、互动交流、协同共享、获取商机等方面获得先机。通过建设数字化、场景化、定制化网络平台,展现企业真实场景,提升客户实时动态体验感知,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三是平台建设方式应一企一策因地制宜。对于中小企业或技术力量不强的企业而言,可考量引导与专业云平台服务商合作,采取以租代买、按需付费、服务租赁等方式,解决智能制造与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资源问题,以较经济的投入实现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服务。
(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夯实智力要素支撑
人才是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地方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解决企业智能制造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紧缺问题。一是要加强与地方高校合作联系,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按照企业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高校及时改革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定向培养、“双元制”培养、委托培训等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智能制造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一方面培养满足企业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对企业在“机器换人”中腾出的富余劳动力进行转岗升级培训,为企业智能化改造后提供更多懂技术、能编程、会维护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通过借鉴先行地区和示范企业的做法,制定本地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在加强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采取聘请业内专家指导和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攻克数字建模与仿真、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准度控制等共性技术,引进先进设计理念和关键核心技术等,解决制约特殊工艺、关键流程、重要领域的高精尖问题,打通技术发展瓶颈。对于核心技术开发、运营和维护等紧缺人才,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实施激励机制下的师徒传帮带培养。
(五)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质性深度合作,围绕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需求,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合作联盟。高校及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开展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技术攻关,着力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研究突破,探索推进制造业改革创新发展的措施、手段、路径和方法等,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决策数据智力支撑。制造企业发挥资本和实践应用优势,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承担科研成果的试验转化作用,让新兴的理论探索尽快在生产一线得到实践检验和锤炼,努力推动理论成果的科技生产力转化。
(六)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提升开放前瞻视野
通过多方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方式,让企业有机会通过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行业组织搭建的交流平台,积极参加行业内各类智能制造的交流会、博览会、贸洽会等。组织行业内的典型标杆企业,介绍其在智能制造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引领推广示范作用。对一些在智能化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和困境,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各方都能够通过交流学习,广交天下朋友,学习先进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给自己产品崭露头角的机会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行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潮流引领方向,提升开放性国际化前瞻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