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企业请善待草根NGO 给予更多扶助

        不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都经历过一个从捐助,到尝试自行做公益,再到与政府部门、NGO协作的过程。这其中,草根NGO是一个成长迅猛却未获得“足够尊重”的群体。

  

        所谓草根NGO,是指没有固定资金来源、自发性质的民间志愿团体。这样的团体虽然大都规模较小,但仅北京一地就有6000家左右,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在2008年“公益元年”之后,国内民众公益意识苏醒,草根NGO数量更是在2009年出现井喷,在关注领域上更加宽泛,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不过,由于资源缺乏和管理不善,为数众多的草根NGO并未真正释放出其能量。

  

        目前,由于税费减免政策的局限性,企业在选择慈善机构时,只能将钱捐给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二十几家团体,企业还未能建立一个针对草根NGO的合规捐助平台。在此背景下,草根NGO的资金多来自外国的基金和组织,这又加剧了政府部门对其的不信任。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NGO发展缓慢,公信度不高,信息反馈存在缺陷,结果大灾来临时,很多公众不愿把钱交给NGO使用,而直接捐给政府。实际上,不论是政府直接向民间募捐,还是企业直接开展慈善捐助,都是对公益领域角色的混淆。

  

        在短期内政策对草根NGO不可能完全放开的背景下,企业公益应该给予草根NGO更多的支持和扶助。企业的优势是资金、物资,另外还有机构运作的管理经验,NGO的优势是专业,对自己主攻公益领域的深刻理解,两者的结合点并不难找。

  

        从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到欧莱雅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企业正在跳出传统公益模式的桎梏,尝试基于造血目的的能力培养。不过,我们也观察到,在这些带有公益色彩的活动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资助的草根NGO只是少数。这与草根NGO的能力建设欠缺有关,同时也不难看出企业尚未真正重视草根NGO,将资源对其倾斜。

  

        不容回避的是,即便是寻求与草根NGO的协作时,很多企业仍未视其为地位等同的合作伙伴,而是一味灌输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更有甚者只是为借此平台进行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草根NGO处在被利用的地位,实际上成为企业公关活动的执行者,而其中大部分为了获得企业资助只得“忍气吞声”,在公益项目设计与执行环节上,都缺少与企业对等的话语权。

  

        诚然,企业公益应具有自主性,坚守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但是,对于合作伙伴的尊重,尤其是对善意满怀的草根NGO的尊重,是企业亟待加强的一门功课。企业不应让公益成为新的作秀手段,而要放下身段与包括草根NGO在内的第三部门协作,为草根NGO提供更多能力建设上的帮助。

  

        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草根NGO的勃兴,需要企业更多的“善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扶助  扶助词条  草根  草根词条  善待  善待词条  给予  给予词条  更多  更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