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郭美美事件”引发的慈善问责风暴,2011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约为845亿元,较上一年下降近两成。
去年人均捐款62.7元
昨天,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为845亿元,占同年我国GDP比例为0.18%;人均捐款62.7元,占同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33%。同年,美国人均捐赠为962.6美元,相当于中国人均捐赠的97倍。
较2010年,我国GDP增长约9.1%,但社会捐赠总量下降18.1%。
三原因导致捐赠下降
报告分析称,导致社会捐赠量下降的原因众多,主要有三: 首因,2011年我国未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难。与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接连发生的2010年相比,去年,全国救灾捐赠量从252亿降至52亿,减量高达200亿元,甚至超过社会捐赠总量的降幅。 同时,“郭美美”系列事件引发的慈善透明度问责风暴,蔓延半年有余,对公众捐赠热情确实产生了负面消极影响。 此外,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也影响了企业的捐赠热情。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说,“慈善问责风暴”确实对社会捐赠热情有所冲击,但也促进社会捐赠意识更趋理性。
统一平台检索募捐信息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昨天还宣布,中国基金会网正式开通运行。 该网完全建成后,我国基金会将有统一的募捐信息发布平台和统一劝募平台。公众用户可在线检索基金会募捐信息;捐赠人可以在网站上寻找合适的捐赠项目;需要寻求帮助者,也可以在该网站发布求助信息。
■ 焦点
Q 社会组织谁受捐下降最多?
A 受“郭美美”影响的红会系统。
红会系统获捐降六成
报告显示,去年,社会组织获得超过六成的全国捐赠。不过,各类社会组织接收的社会捐赠量,均有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去年处于“郭美美”事件漩涡的红十字会系统。去年,我国各级红十字会接收款物合计28.67亿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38.62亿元,降幅高达57.39%。
我国社会捐赠总量减少额的1/5,源于红十字会系统的获捐量减少。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分析说,红十字会募捐方向以救灾为主,去年获捐量骤减,也与无特大灾难,救灾募款少有直接关系。从近五年红会系统的募捐收入统计看,除2008年和2010年外,2011年的募捐收入比之2006、2007和2009年,仍有增长趋势。
但刘佑平亦指出,“郭美美”等一系列慈善事件经媒体广泛传播,由此引发社会对慈善透明度的问责风暴,确实削减了社会各界的日常捐赠热情,一些受质疑较多的公益组织,接收捐赠收入也明显减少。
Q 谁是接收捐赠主体?
A 不是政府是社会组织。
政府正淡出劝募市场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慈善资源是在向政府倒流;慈善资源被垄断。
此次报告显示,2011年,各级民政部门接收捐赠款物合计111.12亿元,与2010年相比,下降42.19%;除民政部门外的其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2011年的获捐额总计71.08亿元,比2010年下降约三成。
与之相对比,去年845亿元的社会捐赠总量中,68%都流向社会组织。
刘佑平介绍,在18.1%的社会捐赠量负增长中,依据份额大小,首先是民政系统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大幅减少,其次是红十字会系统,再次是其他社会组织。可见,2011年我国社会捐赠进一步流向社会组织,政府正在逐步淡出慈善劝募市场。徐建中说,社会捐赠流向更加合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逐步走向成熟、规范。
■ 亮点
大额捐赠频现成常态
2011年度超过亿元的大额捐赠有40笔(包括个人和企业捐赠)。个人方面,曹德旺捐赠36.38亿元、黄怒波承诺捐赠9亿元、许家印捐赠5.08亿元等;企业方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捐赠7.34亿元、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赠6.99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捐赠4.62亿元、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捐赠3亿元等。报告认为,大额捐赠频繁出现,已成为中国慈善界的常态。
■ 焦点
Q 谁是企业捐赠主力?
A 不是国企,贡献最大的是民企。
央企仅捐0.2%利润
企业捐赠仍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主要力量,其中民企贡献最大。报告显示,2011年,来自各类企业的捐赠达到485.75亿元,占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的57.5%。
其中,国有企业捐赠约115.63亿元,占企业捐赠总量的23.8%;民营企业捐赠281.2亿元,占57.9%;港澳台资企业捐赠30.26亿元,占6.23%;外资、合资企业捐赠58.65亿元,占12.07%。刘佑平说,“中国民营企业对慈善贡献最大”。
但同时,刘佑平也指出,2011年,我国108家央企的利润总和是15023.2亿元,主动捐赠额合计26.97亿元(不包含定点扶贫捐赠10.73亿元),仅占其利润的0.2%。
Q 捐赠资源都流向哪些地区?
A 主要是发达地区而非贫困地区。
捐赠多流向发达地区
由于公益慈善组织多集中在发达地区,我国社会捐赠资源仍主要向发达地区注入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从慈善募捐的地域流向看,报告显示,广东、北京、福建、上海、山东等区域捐出的款物最多;同时,北京、广东、福建、河南和山东等地接收的捐赠收入,在全国也排最前列。
刘佑平表示,如何实现慈善资源更多直接投入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是我国慈善事业下一步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 亮点
大众民间慈善力量崛起
报告在分析2011年捐赠特点时,指出“透明对捐赠市场影响明显”,以透明为特点的“新媒体”,使民间微公益成为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的新事物,在捐赠市场中获得大众的青睐,成绩优异。
2011年被不少人成为“中国民间公益元年”,其中以“免费午餐”等民间公益项目为代表,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来自民间的、广泛的大众民间捐赠诉求与热情。
2011年公益慈善领域最吸引眼球的趋势就是民间力量的崛起。在社会化媒体的助推下,慈善组织的公开透明也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和考验。“免费午餐”自2011年4月开始截至2011年12月,捐赠收入为1824.9万元。及时公开捐赠信息的微公益,募捐情况反而逆袭低迷的信任危机,在2011年掀起一股民间微公益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