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轶伦)嘉定区残联在全市率先推出助残项目社会化模式,今年通过公开招投标推出25个助残公益服务项目,投入专项资金超过600万元,惠及5820名持证残疾人。日前,由市残联与上海大学合作推出的 “上海市助残社会化实验基地”正式在该区揭牌。基地的成立,不仅为这一探索提供更多支持,也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残疾人的需求。
嘉定区现有持证残疾人1.5万余名,而区残联工作人员只有几十名,为残疾人提供服务难免分身乏术,甚至还影响到把工作做深做细。为此,该区尝试推出点亮光明、阳光驿站、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早教训练、阳光艺术团、阳光议事厅、阳光就业、技能培训、居家养残等公益服务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让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竞标接手并负责具体运作。许多先前未接触过残疾人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也开始进入残疾人的世界。
“点亮光明”项目的53名志愿者之前基本从未接触过盲人。参与这一活动后,志愿者们与99位盲人结对,提供陪伴、读报、逛街等服务。“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盲人的世界,第一次了解到盲人的内心孤单、对外界的渴望,以及唯恐给他人添麻烦的担忧。”项目负责人张永强坦言,接手这一项目后,许多志愿者主动开始学习盲人的心理与养生知识,主动关注起街面上盲道的建设、公共标示牌的盲文提示。经过盲人和志愿者的共同倡议,今年“点亮光明”项目将在全区盲人中开展黑白棋大赛,还将在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组织盲人统一去公园游玩。“这个项目不仅点亮了盲人心中的光明,也消除了正常人对残疾人的认识‘盲区’。”
目前,嘉定区已成立阳光彩虹社工事务所、复源社工师事务所及嘉定区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园等专业助残社会组织,培育了285个助残群众团队。
为确保推出项目切实服务好残疾人群体,区残联还成立了由第三方参与的项目绩效评估委员会,从成效评估、满意度测评、财务评估着手,对社会组织推进服务项目进行全过程评估,并对需要纠偏的事项进行修正。
创新的助残模式带来更多创新理念。有感于在服务中发现残疾人家属身心压力巨大,嘉定镇街道阳光彩虹社工事务所在全市首创公益创投项目“照顾者服务”,为全区有需求的一级肢残人的照顾者提供 “心理氧吧”,让这一过去不为人关注的残疾人家属群体得到心理咨询、临时代为照料残疾家人等服务。“这样细化、专业化的工作将使更多阳光撒向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