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广州公益界发起“儿童性侵防治周”

  近日,由海南万宁案引发了新一轮社会对儿童遭遇性侵问题的探讨。广州新媒体女性网络、艺术家和热心公益人士在广州共同发起了“儿童性侵害防治周”,呼吁把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定为纪念周,倡导社会关注这个“没有嘴巴”的受害群体。

 

  艺术家布展抗议儿童性侵案频发

 

  五彩缤纷的纸条连成长线,从天花板垂至地面,环绕成一个圈圈,就像孩子童话般的世界,而走进这个世界细细阅读,你才会发现它的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伤痛:“广东深圳弘基学校老师吴某东利用午休时间猥亵女生;湖南嘉禾普满中心小学老师曾星明猥亵多名女生;河南桐柏某村小教师杨士付借检查作业之机猥亵数名女生……”这是艺术家张晓静在扉艺廊艺术空间制作的一个装置艺术。

 

  儿童性侵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一个老师奸污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从此退学了。”发起人艺术家陈洲,讲述了他小学时亲历的一个悲剧,他后悔幼年不懂事的围观,给那个孩子带来的二次伤害。“即使到目前,我们对儿童性侵害问题还是完全没有防备的,我们发起确立一个常规的纪念周来不断提醒人们关注,让更多人参与改善的过程。”

 

  留守儿童为性侵高危人群

 

  来自广东省妇联的调查显示,过去三年,广东逾2506名女童遭遇性侵犯,其中近半在14岁以下,性侵女童者65%是熟人。光明天使益行社、多年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的玉华老师指出,性侵案多发生在村镇小学,受害者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儿童性侵害防治协力周组委会”发布的报告《如何保护孩子们的性?》称,中国农村大规模开展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村的孩子很多上小学便开始寄宿,一些宿舍甚至连窗帘都没有,到了晚上还要去洗澡。有些教师也会住校,每一周,老师和学生有5天是在一起的,这中间发生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当孩子们没有合格的监护人,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上亲人不在身边,情感上比较软弱,这一切使得他们遭受性侵的几率相当高。

 

  受性侵儿童经常被心理专家形容为“没有嘴巴的孩子”。根据2007年上海市教科院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谭晓玉的调查,儿童性侵害案件隐案率为1:7,也就是说,每曝光一个案件的背后,可能隐藏着7个未经披露的同类案件。

 

  呼吁各部门立法保护

 

  主办方新媒体女性负责人李思磐有一个明晰的“短、中、长期”计划。她说,短期内会召唤更多专业人士和团体参与,组织研讨会,向社会分享性别平等教育、性教育和儿童自我保课程,征集和培训志愿者;中期拟收集个案进行跟进,提供法律协助和辅导,总结推广经验;从长期看,她希望做到立法倡导,呼吁教育部门、妇儿工委、民政和司法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防治社区、家庭和学校的性侵害和性骚扰,废除“嫖宿幼女”罪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儿童性  儿童性词条  广州  广州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防治  防治词条  发起  发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