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09乙肝病毒携带者反歧视记录

 

 

收获的一年

 

 

  2009年2月,北京益仁平中心发布的《2008外企乙肝歧视调查报告》称,仍有逾8成的外资在华企业对求职者进行乙肝检测,并借此拒录相关员工。8个月后,中国近一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看到了从源头上消除乙肝歧视的曙光——卫生部宣布正在制订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的“指导性意见”。就业与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待遇,是绝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被逼至社会角落的最根本因素,也正在这两个方面,这一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一年,与乙肝歧视相关的新闻事件不胜枚举。

 

 

  4月,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中规定考生身高体重不合规定、肝功异常等将不予录取的新闻在各大媒体、网站传播,并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批评。

 

 

  7月30日,卫生部政法司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规定,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7月20日,《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发布并实施,条例未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食品行业。8月底,大学生雷闯据此申领食品从业健康证,并在各地掀起一股乙肝携带者领取健康证的热潮。

 

 

    10月10日,卫生部宣布正在制订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的“指导性意见”。

 

 

    11月,电视剧《蜗居》走红,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称该剧台词涉嫌乙肝歧视,引起广电总局回应及网络争论。

 

 

  ……

 

 

  中国是乙肝大国,因为对乙肝认识的缺乏和传播途径的误解,歧视由来已久。十数年来,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护权益反歧视的活动不绝报端,能在2009年融化坚冰、初现曙光,是历年来无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专家学者们艰辛努力的累积,也得力于这一年中来自民间的乙肝斗士们的不懈推动。

 

 

  

 

 

歧视的民间力量

 

 

  据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凝聚他们的最大网络社区是一个成立于2001年的论坛——“肝胆相照”,拥有医学交流、权益维护、生活交友等30多个版块,并有注册会员39万多(截至2009年12月)。在论坛上,乙肝病毒携带者们互称“战友”, 他们因为休戚相关,所以肝胆相照。

 

 

   “肝胆相照”是不依附于任何组织或个人、完全独立的公益社区,今日各地的乙肝维权机构、工作组的负责人或核心骨干们大多在这里结识并走上反歧视之路,如目前国内最大的民间乙肝维权机构——益仁平中心的创办人陆军(网名铁马金戈)就曾是肝胆相照的前任版主。除益仁平外,各地还有十几家进行乙肝歧视的工作组,如西安翡翠丝带、南京就业促进会、杭州益行工作组等,这些工作组与益仁平各自独立,但互相支援,常通声气。各地的活动、培训常常可见到益仁平或其他工作组成员的身影,益仁平的小额资助、招标对象也通常面对这些工作组。

 

 

  作为民间乙肝歧视工作的核心机构,益仁平在北京和郑州各有办公室,目前广州办公室也正在筹建中。其中北京办公室由于政治文化等优势承担了大部分的维权工作,显得分外忙碌。临到年底,项目总协调人陆军连续出差,项目协调人于方强也事务繁多,仅在笔者到访的当日下午,他就有两次会议要参加。

 

 

  在一年数百次的咨询、案件代理中,以益仁平为代表的民间反歧视力量如何在众多线索中发掘出引起公众瞩目的众多新闻事件?

 

 

  

 

 

新闻背后

 

 

  于方强以2009年4月北大医学院招生歧视事件为例,总结出一套相对清晰的媒体策略工作流程:了解信息——分析(包装)、建议——确定主题、整理稿件——推荐给媒体——媒体报道——持续跟踪乃至发现新信息。

 

 

  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包括新闻搜索、邮箱接收信件、“战友”们口耳相传等方式;分析包装信息时则注意挖掘媒体感兴趣的“点”,以确定主题;整理编写稿件时则准备好记者需要的素材、线索。至于联络媒体,早在2006年,益仁平就开始建立反乙肝歧视的新闻通报邮件组,如今借助多个邮件组,已和众多记者建立了长期联系。

 

 

  又到一年一度的招生季节。2009年4月6日,几个年轻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门口,以白膜覆面、用带有“乙肝歧视”字样的黑色牌子组成网络流行字“囧”,讽刺名校招生中的乙肝歧视。这5人中有3人是在校大学生,2人为益仁平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后来因成功申请食品从业健康证而声名鹊起的浙江大学学生雷闯。他因身边朋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被名校拒录的事情,故而萌生策划本次行为艺术的念头。活动很快引起了北大清华学生与路人的围观,雷闯们拍摄了照片,后又将过程写成详细的稿件,发到专门向媒体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的邮件组。很快,这次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

 

 

  4月14日,北大医学部招办负责人做客电台高招咨询节目时介绍该部招生的体检要求,其中赫然出现拒录和限录乙肝携带者、体重超标、身高偏低考生的规定(详见人民网报道)。1这则新闻很快被益仁平搜寻到,经过分析之后,他们决定在编写向媒体投递的新闻稿时突出招生规则中对身高、体重的限制,以便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招生中的歧视,凸显新闻效果。果然,这则新闻令得舆论大哗,数百家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招致公众对北大的强烈批评。紧接着,益仁平负责人陆军于4月16日分别向教育部、卫生部寄送举报信,认为北大医学部的招生体检要求存在多处歧视,要求予以撤销。处在风口浪尖的北大医学部不得不出面解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让他们出台了这样的限制规定。但事件显然并未就此平息,5月10日,北京、河南、山东、云南的四位公益律师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为备考北大医学部的考生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受到歧视的考生起诉北大。

 

 

  这时的北大医学部开始沉默不语,直到6月份,北京益仁平中心在查询北大医学部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公布的《北京大学医学部2009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体检要求》时发现,这份文件已经悄然删除了上述引起争议的条款。益仁平迅速把这一细节形成新闻稿通报给记者们,次日多家媒体即出现了《北大医学部“闻过即改” 删除招生乙肝歧视规定》等新闻。

 

 

  至此,一场持续两月的反歧视新闻事件完美收官。

 

 

  如果说北大医学部招生歧视事件中最能体现出益仁平出色的策划能力,那么在公众更为熟悉的以雷闯为代表的申请食品从业健康证系列新闻中,除雷闯本人的“闯劲”外,各地“战友”们的群体力量也不可忽视。

 

 

  雷闯自2007年起是益仁平的志愿者。在2009年8月中旬到9月初一波三折申请健康证的期间,他的行动计划、步骤始终通过公民健康状况与受教育权等多个邮件组与益仁平和各地的“战友”分享,商量行动细节、接受大家的建议和鼓励。在雷闯成功申请健康证后,合肥周宗全、重庆李刚、长沙杜真、南京陈雪(化名)、成都成卓(化名)、深圳黄铮等乙肝携带者先后申请到各自省市的食品从业健康证。据于方强介绍,这些“吃螃蟹者”,或是当地反乙肝歧视工作组的核心骨干,或是进行乙肝维权的赤脚律师,或者得到了益仁平的建议和支持,他们知道个人力量的弱小,因此守望相助,并最终形成各地申请健康证的浪潮。

 

 

  不过,新闻也不是越有争议越好,如2009年底热播的电视剧《蜗居》台词涉嫌乙肝歧视事件。就此提出质疑的网友“静心才情”是“贵州乙肝歧视第一案”的当事人,一直以来都与益仁平有联系,此次在天涯社区发帖质疑《蜗居》后很快收到广电总局的回应——责令制作方删除相关台词。但此事件在不少NGO邮件组内部也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乙肝携带者有维护权益、表达自己立场的权利,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过度”保护,甚至可能会因为乙肝维权而妨碍了公民社会其他方面的权益争取。对此争议,益仁平方面表示他们在此事件上的策略是见好就收,希望逐步淡化事件影响。

 

 

  

 

 

公众参与立法

 

 

  2009年11月10日,北京迎来入冬第二场大雪,这一天也是卫生部举行每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日子,除了日趋紧张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有个可能出现的议题牵动着等待新闻的一部分人。

 

 

  时间倒回一个月前,10月10日,发言人邓海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卫生部正在着手制订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的“指导性意见”,这则短讯迅速登上各大网站头条,并让亿万乙肝携带者额首相庆。他们原本期待能在一个月后听到政策制订的后续,但此次发布会对乙肝问题只字未提。

 

 

  虽然未见到进展,但大多数人并不失望,北京益仁平认为:一项新政策的发布,需要认真细致的完善过程,如果贸然出台,反而容易出现不当之处,实施中更容易出现问题,让不良企业、体检中心钻到空子。

 

 

  在政策法律的出台中,能对决策机构起到影响的公众力量基本是学术界、媒体、NGO与普通公众等几个方面。其中学术界无疑最为专业,建议最有分量;媒体的报道往往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普通公众易受前二者影响,同时又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越来越多地表达着自己的声音;而NGO由于较多接触现实,了解法律执行的实际状况,将越来越有可能为政府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如在卫生部宣布制定取消乙肝检测“指导性意见”后,北京益仁平中心于次日向卫生部寄送了两千多字的建议信,详细列出现有相关文件在执行时的问题和漏洞以及对政策制定的建议;并于11月26日发布了《乙肝携带者就业歧视的形成与矫正分析报告》,也是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新政策的出台是长期渐进的过程,学术界、媒体、NGO及其代表的乙肝携带者群体与公众互相呼应,多方面的力量推动促成了乙肝歧视领域新近的成果。从2001年肝胆相照论坛成立到2003年周一超因公务员拒录杀人案再到如今,过程之漫长曲折,难以概述。仅以数月来取消乙肝检测说法的出台过程,即可见其一波三折:先是7月31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强透露卫生部拟出台政策,将要求常规体检中取消乙肝检测项目,引发媒体广泛报道;8月2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取消乙肝检测项目只是专家的观点,并不代表政府的官方意见,引发了舆论更大的争论;10月10日,卫生部正式宣布正在制订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的“指导性意见”。

 

 

  这是一个“话题出现——引起公众呼声——政府‘辟谣’——引起更大反弹呼声——促进政府正视问题”的过程,在此期间,专家学者的声音、媒体的密集报道、网络的热议、NGO频频上书都成为促使卫生部不能不正视问题的因素。

 

 

  

 

 

公民依法维权

 

 

  2009年9月,在湖南首位乙肝携带者获得健康证后,陆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对乙肝携带者权益保护的政策是越来越完善了。但这些政策到底能不能真正落实?通过乙肝携带者去主动申领健康证,就可以得到部分体现。”

 

 

  7月20日,《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发布并实施,该条例第23条明确地界定了应该受到限制的“消化道传染病”的种类,“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被列入,而“乙型肝炎”没有被列入其中,这就明确消除了多年来食品行业对乙肝携带者的从业限制,也意味着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依法取得《食品从业健康证》。

 

 

  为了验证这项新政策是否落实,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从8月17日开始前往杭州相关政府部门申请办理健康证,过程持续了半个月。最初,西湖区灵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看到雷闯出示的该条例,却以没有上级文件为由回绝,随后西湖区卫生局也称尚未接到上级通知,无法为他办理。之后,杭州市卫生局、浙江省卫生厅也均无回应,直到8月底,西湖区卫生局主动找到雷闯,表示愿意为他办理健康证。

 

 

  这则已经为公众熟知的新闻,除了有力推动乙肝歧视的进程外,也是一则公民“以身试法”的范例。

 

 

  如今国家的法律越来越完善,但法律出台后,公民会不会用,有没有人用,同样是法制化的关键。无人试法,新法搁置束之高阁,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有人试法,则能使法尽其用,维护公民权益。同时试法中的反复——“无上级文件而不能执行法”的说法揭示出国家法制化过程中的曲折与阻力,但最终的办证结果又表明国家法律战胜了“文件”或不合理的地方法规。

 

 

  由于依法维权的重要性,各地民间乙肝歧视工作中,公益律师、赤脚律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与益仁平中心有合作往来的公益律师达上百位,北京地区常联系的有二十位左右。赤脚律师如赤脚医生,顾名思义,懂得甚至深谙法律知识,只是无律师资格证,但他们也是各地民间乙肝歧视工作的主力。如北京益仁平中心的多名员工和志愿者都是法律专业毕业,熟知法律,也算赤脚律师,因此中心才承担起每年不计其数的法律咨询、案件代理工作。

 

 

  

 

 

适时转身

 

 

  笔者到访益仁平的当天下午,于方强要赶赴两个会议,其中一个是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联合召开的一起江苏女律师报考公务员因被认定未婚先育而拒录的反歧视研讨会。算上数月前的邓玉娇事件研讨会,这是两家机构第二次就反对针对妇女的歧视方面的合作。今后类似的合作,预计会越来越多。

 

 

  目前乙肝领域的反歧视工作,至少在法律层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益仁平中心觉得自己一家独大,不利于整个领域的能力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将乙肝歧视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因此他们计划未来将重心逐步转入妇女、就业、相貌歧视等领域。

 

 

  至于乙肝歧视,当然也不会就此甩手,北京益仁平中心未来在此方面的工作重点将是协助落实新出台的法律政策与打击虚假广告。尤其是后者,他们要面对的是一条借助乙肝歧视而获利惊人的利益链,包括吹嘘疗效的药厂、过度治疗的医生,以及借此生财的体检机构。

 

 

 

 

 

注释:

 

 

1.人民网北京高招咨询:北大医学部只招理科生[EB/OL](2009-12-01)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9124140.html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携带者  携带者词条  乙肝  乙肝词条  歧视  歧视词条  病毒  病毒词条  记录  记录词条  
公益

 性侵幼女案频发亟须引入驻校社工

 先是贵州习水,后是浙江丽水,“性侵幼女”恶性案件近期成为媒体焦点。但公众问责与公安、教育部门的自责并不容易使这些部门的功能超常发挥,临时性整治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