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左右,手里先后拿到两本有关内蒙古草原的书,一本是中国社科院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王晓毅的《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内蒙古六个嘎查村的调查》(以下简称《嘎查调查》,一本是北京大学研究草原问题的李文军、张倩师生二人合著的《解读草原困境——对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的认识》(以下简称《解读草原困境》)。
这两本从不同角度解读草原问题的书与《中国发展简报》冬季刊的草原专题一道而来,似乎也很“应景”。笔者时而捧读,时而放下,终于在年末断断续续将两本书一一掠过。合上书本后,总觉得有必要将作者的关注通过文字传达出来。
王晓毅的书包括6篇调查报告、1篇研究论文以及附在文尾的1篇访谈记录。这本集子的主打无疑就是这6篇调查报告,它们是王晓毅近几年在校报、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的选编。不过这6篇田野调查,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篇篇以草原为范本的“读书笔记”,相比李文军和张倩的《解读草原困境》所遵循的学术范式,王的“读书笔记”所呈现的文风,更为随意,以自己的观察引导读者思考草原问题。他选取出来的这些文章,都是在亲自接触和深入调查一个个嘎查之后,根据每个嘎查的现实境遇和发展困境而提出来的。
从结构上看,《嘎查调查》里的7篇文章,看似每篇都可以独立成篇,可以随意抽取其中某个章节来读但并不影响你对其他主题的认识。而《解读草原困境》作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透彻梳理,以及贯穿全文对“干旱半干旱草原”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的把握和运用,并通过锡林郭勒盟草原的实地调研而获得检验,又可谓是环环相扣,框架清晰分明。
影响草原的重要政策——双承包制的畜草平衡
虽然两本书的写作风格不一,但都在不同程度、不同方位上反映出目前草原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论证了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两书的作者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或以内蒙古草原的干旱半干旱属性作为前提,来延伸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在草原发展至今的长河里,选取20世纪80年代草原上开始实施“畜草平衡的双承包制”时期作为重要的时间刻度(或称之为重要事件),来观照草原困境背后的真实原因。他们对目前草原退化是由过牧造成的主流观点,以及据此而制定的种种应对策略,包括围封禁牧、生态移民、种植饲料和牲畜品种改良在内4个方面的“围封转移”政策都存有疑义,并从各自的视角尝试切入草原社区,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草原问题做出了“另类”的解释和解读。
尽管王晓毅在书中并没有直接对这个影响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的重要事件进行解读,但他通过走进每一个嘎查并与当地的社区、牧民进行交流,也间接完成了他对“双承包制”这个重要事件的解读,揭示了“双承包制”的实施、牧区的工业化进程、社会文化变迁给草原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草原发展坎坷之途。
王晓毅的主要观点在第一篇“读书笔记”——《从承包到“再集中”》中可概括体现,“目前在北方草原上实施的草原政策,是以当地居民是环境的破坏者,因此要限制他们的行为为出发点制定的,甚至中央政府提供的补贴也是建立在所谓的‘外部性’(草原的生态效益外溢)的基础上,把当地的环境与当地居民割裂开来,从而导致环境与居民利益的对立。”
他在其后的每一篇“读书笔记”中,也都表明了相应的观点。如在《被压缩的放牧空间》一文指出,呼伦贝尔市图贵嘎查的放牧空间遭受压缩,不仅有牧民牲畜增加过牧的原因,还有工业和采矿业的进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甚至是城市居民也在牧区饲养牲畜等外部因素进入牧区以后,造成牧民的放牧空间大大缩小。
与王晓毅不同,《解读草原困境》则借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用的“非平衡生态理论”(认为草原生态系统,更多地是受非生物因素如降水的影响),直接论证内蒙古草原上实施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时效性是否可行。
该书围绕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干旱半干旱草原的几个困境:“关于草原退化:牲畜还是气候”、“关于人:定居还是移动”、“关于畜:‘集约化’还是放牧畜牧业”、“关于承载力:固定还是弹性”、“关于产权:私有还是共有”,从而一一对隐藏在这些困境背后的双承包责任制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草原保护和建设养畜,提出了质疑。
《解读草原困境》的基本观点,是原有“人——草——畜”三要素之间可以相互保持平衡,尽管在非平衡生态理论中,平衡并非是一个常态,但牧民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草原以及五畜的饲养的动态关系,会自动调节,包括灾年卖掉牲畜,或以“走敖特尔”等互助方式来应对降水不均带来的干旱以及草原上的突发暴风雪等带来的危机。虽然草畜双承包制使牧民拥有自己的牲畜和草原使用权,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积极性,但在这个非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却难以获得成效。
草原的发展之路——应从牧民参与开始
对草原的解读,两本书的作者们没有满足于对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只作出解释,或仅借用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来验证内蒙古草原是否符合假设,他们还进一步在最后尝试性给出如何走出草原困境的良方。
《嘎查调查》中的“互动中的社区共管”一文,作者通过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皮房村调查,发现自2004年该村民组开始实施草畜平衡,但实际上该措施很难实施,其他牧区在执行中也同样遭遇类似的困难,即草畜平衡的指标很难制定,此外对村民的监督也很困难。同时,自上而下推行休牧禁牧政策,因没有顾及村民的利益而被抵触,此外在执行过程中监管部门和村民的关系慢慢演变为一种“猫鼠共谋”的游戏。
后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王晓毅所在的社科院的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从2006年开始联合赤峰市和克什克腾旗妇联,在克什克腾旗的皮房村民组实验村民参与协商的草原管理规划。这是草原保护的核心,通过当地村民的参与寻找到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同时,村民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
该实验首先在了解不同相关利益方(镇政府、草原监督管理局、林业部门)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村民组进行小规模实验,建立起一种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彼此冲突的机制。此后在镇政府、草原监管部门的参与下,皮房村民组的村民制定了放牧规划,规范村民的放牧行为以及协调相关部门的管理行为。该放牧规划的核心是村民限制牲畜数量、制定季节性休牧以及轮牧计划。此外,还建立了村民自我管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等不同机制,从而保证制定出来的规划能够落实。
在该实验中,村民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建立的协商、联系和关系至关重要,这也决定着规划协议最终能否达成,以及这种社区共管的方式能够得以持续。据王晓毅的调研透露,有规划的放牧实验两年后,“该村民组的草原环境有了改善,部分沙化严重的地方草原植被开始恢复,村民收入也没有明显减少”。
同样在《解读草原困境》一书中,李文军、张倩二人也给出了建议。她们在锡林郭勒盟草原开展的实证研究基础上,认为锡盟具有非平衡生态系统的特征,移动放牧可能更适合当地草原管理的需要。而且移动放牧和弹性管理在锡盟传统上,也有很长的利用历史。所以,她们从这个角度来论证移动放牧和弹性管理,如何为改进锡盟畜草双承包制的政策有效性提出思考,并进一步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大、中、小尺度)上对畜草双承包责任制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在此基础上,李文军、张倩二人还对锡盟草原上牧户之间的小规模合作进行移动放牧和弹性管理的可行性予以论证。但作者在论证基础上提出的建议还稍显不足:虽然她们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多数牧民赞成和接受这种草原管理方式,但对于具体的如合作社如何建立,以及如何开展合作等可行性探讨不够,此外,这些分析论证以及建议在实践中还有待检验。不过,仍不失为草原未来走出困境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尽管《嘎查调查》与《解读草原困境》两书对草原问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剖析到草原发展遇到的种种困境,以及对诸如“畜草承包责任制”、“围封转移政策的执行”、“走敖特尔”等传统草原利用方式的探讨,都给读者提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草原管理到底往哪里走,谁来决定它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