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颜色款式的衣服、鞋帽、围巾手套等衣物,分类整齐地挂在“爱心超市”内,给人以“琳琅满目,物品丰富”的感觉。这些衣物上贴着不同的价格标签,价格从两元到五元、八元不等。
“同心希望家园”1,一家推动性别平等及女工权益的民间NGO,也是“超市”的项目执行机构,它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爱心超市”负责销售的侯姐?D?D当地社区的一位妇女的“忽悠” 下,以五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件运动服。如此物美价廉,这名志愿者心满意足。 “超市”收入还可以,9月份刚好收支平衡。侯姐说,不久前,在社区居民介绍下,附近工地的一帮民工,买走很多衣物。墙上贴着的超市营业额显示,从 2006年9月16日到24日,“超市”一周的收入为608元。
爱心超市
“爱心超市”全称“刘娘府社区爱心超市”,位于北京石景山苹果园琅山社区刘娘府村,所租用的村里的两间平房就是“超市”的载体。于2006年 8月10日正式开业。“超市”销售的所有物品都来自别人捐赠的“二手衣物”,这些衣物在经过清理和挑选后,主要针对当地社区居民进行销售。当地社区妇女参与了超市整个运作流程:从接受捐赠,清理挑选衣物,制定衣物价格,衣物销售到最后的超市收益分配等。
“同心希望家园”由于经常会收到大学生捐赠的衣物,如果送给村里妇女,不仅不好管理,而且无法按需分配,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在让妇女自己标上价格,一件衣服用两元或三元买回去,价钱不高,又能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超市”所得收入的分配由“爱心超市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除了一部
分要用于爱心超市本身运行费用,其他部分主要用于打工者社区改造的具体工作。爱心超市管理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社区外来工妇女。
“超市”的成立亦受共青团中央和民政部在城市青年中心建设中,推广 “爱心超市”项目的启发。“只是马姐(马小朵,同心希望家园的发起人和负责人)在这里将它变了一下,不仅要为打工者提供物质上的服务,还为打工者提供意识上的服务,组织上的支持,就发展成了现在的爱心超市。” 吴晓卫,“同心希望家园”的工作人员,“爱心超市”的项目负责人说。
“载体”超市
吴晓卫对“超市”寄予了厚望。
“超市”所在的刘娘府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工聚集区。本地人口只有2000多,而外来人口有一万多。“同心希望家园”的工作人员经过走访发现,这个村子的特点是孩子特别多,在家没有工作的妇女也多。
吴晓卫认为,超市吸纳当地妇女直接参与超市各方面的工作,这在节省妇女开支和增加妇女收入的同时,能够让她们得到合作和参与的机会。现有5名社区妇女轮流在超市工作,每天有20元钱的补贴。在吴晓卫眼里,这些社区妇女真的很有能力。他举例,是社区妇女们自己提出“爱心超市”需要建立制度,“现在贴在墙上的制度,都是妇女们一条条提出来。”吴晓卫希望通过“爱心超市”及“同心希望家园”的工作能真正把妇女锻炼出来,以后会代替工作人员做一些工作。“我们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平台,引导和协调妇女做工作。”
另一方面,吴晓卫认为,“爱心超市”在募集城市富余资源的过程中,也会把爱心意识,带到城市定居者群体中,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超
市”的存在,“在这个聚集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地区习性的人群中,建立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的平台,借此平台,我们也可以对流动群体,特别是妇女群体进行深入了解,以后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社区参与行动”一直对“同心希望家园”的工作给予支持。社区参与行动的项目主任李利亚认为,“爱心超市”只是载体,希望通过“爱心超市”来发展农村社区流动人口中妇女就业的一种模式:一种兼顾家庭和自己的发展的一种模式,使其避免成为工厂化的被剥削者。动员妇女参与社区发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社区妇女通过参与“超市”活动后自身的变化,李利亚看在眼里。 “她们以前很害羞,不敢讲话,现在大方多了。还自己在家练习数字,丈夫对她们的态度都转变了”。李说,参与爱心超市能够提高妇女的自信,“超市”的目的并不主要放在营利上。
至于“社区参与行动”及“同心希望家园”在“爱心超市”项目中的定位,李利亚说,传统NGO是施予,而作为我们,只是给他们协助,给他们提供平台和外部联系的机会及能力建设方面的推动,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希望让他们(妇女)能够自己组织起来,寻找一种非大工业化,非被雇用,自己快乐地做自己工作的这样一种状态。”
“超市”从开业到笔者采访结束时,已有三个月,吴晓卫认为“超市”现在是稳中求进的状态。但现在很多东西还没有准备好,比如,库房、场地、组织等,(和社区妇女)的理念还需要统一等。目前“超市”也面临种种困难。“募捐是个麻烦,目前主要的捐赠者还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捐赠衣物的质量也不能保证。”■
联系:吴晓卫
13810777694:
wxw200451@163.com
1 详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