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柴静的纪录片火了,各方评论四面八方涌来:有称赞的、有补充的、有怀疑的...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增长,让全社会有一个入口开始讨论,是柴静纪录片的重要意义之一。纵观这次全面讨论,我们是否能够以柴静的纪录片为一个样本的切面,来分析了解当下中国的话语?而关注和讨论之后呢,我们应该如何参与?这一些,都是我们能够继续做的。NGOCN这篇文章,因其对整个话题的观察和全面的把握和梳理,值得一读。
2.28日是世界罕见病日,也是台湾“二二八”事件六十八周年,但不管是由瓷娃娃发起的众多明星参与的“eye show”活动,还是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写给大陆青年的公开信,抑或是陆港两地的论争,都被女神柴静的《穹顶之下》淹没了。
这是一次真正的全网刷屏,微信朋友圈中各行各业的朋友都在关注这一话题,新浪微博也被再次激活,#柴静雾霾调查#的话题阅读量已达到2.5亿,这还不算没加话题标签的。有人统计,这部纪录片从28日上午十点上线,截止到二十四点,全网播放量已达到7464万。
一、“她的裙底不对你的天空负责”
从传播角度来说,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成功,但也正因为如此,各种声音开始在舆论场上激荡,之前的春晚党&不看春晚党、白金党&蓝黑党的论争duang地一声变成了砍柴党与挺柴党之争。
砍柴党也分两派,一是质疑柴静的动机,有人觉得柴静是在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于是开始晒蓝天,连向来喜欢叼盘的环球时报,都被这种行为恶心到了:“小编刚刚头到尾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很受触动,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但当小编在微博里,看到一些平时嘴上总挂着‘爱国’的人,却在骂她“公知”,拿她在美国生孩子挖苦她,认为她在‘黑国企’时,我突然有一种被深深恶心到的感觉。柴静说,保护落后产业不是创新。小编觉得,护短和偏执更不是爱国。”
还有人旧事重提,质疑柴静为何要跑到美国生子,抗议世行事件的当事人杜建国说,“柴静女士,您宣传环保,我支持;您说您为了女儿,要向雾霾宣战,我也支持。可是,当初您生个娃都得跑美国去,这一趟来回,二氧化硫、微颗粒、二氧化碳的排放得多少?为了雾霾,为了您女儿,您先向自己宣战行不行?”但这样的质疑被五岳散人一句话打发,“建国应该按照这个逻辑嘴里念叨着‘人总是要死的’,然后一头撞在家里的承重墙上。”
另外有些人拿柴静的私生活说事,如果说抽烟、开大排量车可能还多少和片子内容有些关系,那情感经历、是否做过小三之类的就八竿子都打不着了。常抱金庸的六神磊磊从江湖人士的角度给出回应,“不去追问动机等与武功无关的东西,是江湖人学会好好说话的第一步。一位女士开口谈天空,有人说谈得好,有人说谈得难尽人意,这都行;但是偏有些人不去研究天空,而是一拥钻到她裙子里,故作正义地凝神仰望,心如猛虎,细嗅蔷薇,啧啧连声,分析她有没有谈天空的资格,这样就不太好了。她的裙底不对你的天空负责。”
二是怀疑背后有阴谋,当然,更确切地说这是警惕。微信大V王五四刚一复活就开始开炮,“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柴静老师那张知性而大方的脸就会肃然起敬,再加上她那睿智的话语、若隐若现地道德徽章、阅尽天下疾苦的眼神、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这次纪录片她选择的民生素材,和既有严肃地公民责任也有温馨地母女情深的切入角度,谁要说个不是,一堆老前辈和中产小资会扑上来咬你,可我一想到她的同事芮成钢也曾经那么知性和大方、睿智和责任,我就好像打了狂犬疫苗一样勇敢……既有的经验总会让我们思考,互联网信息管制异常严格和熟练的当下,哪个独立制作的片子能这么大张旗鼓地传播,还有人民网的专访,环球时报的表扬,好吧,或许是政改的信号,而不是整改的信号,中华田园政改信号搜索犬能出来叫两声吗?不要再假装有爱有责任有良知有希望了,也别作出一副要为爱舍身取义的悲壮,一部作品里有各种打动你的元素,也有你需要的精神慰藉,但咱能别瞎拔高和显摆吗?”
不过,这篇“请放过那朵雾霾”放出不久就被“多人举报”,无法查看。十年砍柴清了清嗓子,“任何事任何文都是可争论的,抒情煽情也无所谓。王五四此文虽然有些刻薄,但在微信上屡屡被屏蔽,不能不让人有诸多联想。”有趣的是,第二天同样的稿子重发后因“无人举报”,阅读量很快达到十万加,这可能也会让人有诸多联想吧?
维权律师李方平站出来为所谓的“阴谋论”正名,“【阴谋论,只会增亮我们的眼睛!】柴静环保片两会前热播热议事件,我并不认为存在阴谋论。但我支持官方背景阴谋论的思考。只有百倍的警惕公权力的影子,人民的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以9.11为例,2006年的一次民调显示,38%的美国人相信阴谋论,以阴谋论为背景拍摄《华氏9?11》,不仅获金熊奖,还流行全美。《纸牌屋》也是刻画美国政治家阴谋。作为民主国家,其人民尚且如此热衷公权力背景阴谋论,何况一个封闭政治的国家?”
“拆迁律师”朱孝顶则从具体内容入手,“柴静纪录片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什么是雾霾相对客观,对雾霾的严重程度表现力很强!第二部分雾霾从哪里来和第三部分我们怎么办都出问题了,几乎完全采信现行体制内专家和官员的观点,难得可贵的是打破了部门利益,站在一个中央集权专制政府的角度来处理问题。”
作家慕容雪村先打了个比方,“张三知道是村长儿子打了他的儿子,李四只是在场呐喊助威,可惹不起村长,于是就召齐家族成员一起去殴打李四。这话并不像看起来那么荒唐。柴静最近的雾霾片几乎就是张三打李四的翻版。在这个只有政府没有社会的国家,这片子把雾霾的责任基本全推给企业,不仅没说到点上,还有转移视线之嫌。”
但砍柴声越响,挺柴的声音就越大。很久未在传统媒体上露面的南周前评论员笑蜀看不下去了,“柴静的片子竟被斥为替当局客观维稳,可笑到何等地步。意见领袖的任务不是一味喊口号,而是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出关键的公共议题,设置关键的公共议程。如果能通过关键的议题和议程引爆数千万甚至数亿人投入的公共讨论和公民参与,即已功莫大焉!
规模是决定性的,几千万人甚至数亿人投入的公共讨论,是一个巨大的智力激荡场。通过这个巨 大的智力激荡场的激荡,公众自不难找出问题的根子所在,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公共讨论和公民参与的习惯一旦培养起来,就将形成最深厚的公共产或社会力,奠定改变中国最强大的内生力量。这才是顽固势力最恐惧也防范最严的,也正是柴静们的价值所在。
其实,柴静们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即可,对越大规模的公众讲话越要点到为止,关键在议题议程能为最大规模的公众自愿接受入脑入心,而不在说话多狠。嫌她不狠不过瘾你可以补充发挥,但没必要以督战队的姿态去否定别人。那并不能显示你的优越,恰恰暴露你的排他与狭隘!”
曾“因无教师资格证”被停课的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也说,“【言者和行者,应相互扶持】:行者为了成事,常常需要策略性地吞吞吐吐,这是任何有中国常识的人都该体谅的。嫌柴静没把话全说透,这样的批评没有意义,也不符合公共议论规范----批评应当针对他人说过或做过的,而不是没做过没说过的内容(除非其有做和说的良法义务)。言者本如工兵,可排雷拓路助行者顺利前行,而不是指责进军者不排雷。讨论具体问题更多的是需要技术性的具体事实、知识和方法,政治胸毛能贴固然好,不贴也不影响把问题说清楚。言者与行者若有更多默契的相互扶持而不是拆台,对社会公益或会更好。对一个自觉为公益进行的公民行动而非官府行为,本当善待,即使需要批评,也应出于帮助,并带着最起码的感激之心。”
与前两人不同,资深媒体人孙旭阳是用反问开炮:“为柴静都开始玩绝交了?个人自由,即使为柴静绝育都OK。但首先,能否把问题厘清楚,而不要泼妇骂街般乱撕。柴静自费一百万,与她很不易,怎么成了回应批评她的理由了?有人怀疑她不是自费,她很容易吗?至于尺度,该片子按照事实和逻辑应该咋做?柴静有无不到位?指出不到位本身就是攻击她吗?况且,柴静这样处理,与直接在片子中骂“XXX混蛋”,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吗?这个二难处境是从哪里长出来的?最后一个问题,柴静呼吁每个人负起责任,那么面对雾霾,大家如果真负起责任,是少开几天车管用呢,还是去上街有效?”
情绪更强烈的是“假装在纽约”,他以《骂柴静的人,我就想问你一句话》一文追问,“你们到底希望不希望雾霾问题能够解决?如果你们像我一样,不愿意在北京,在上海,在南京,在杭州,过着每天早上要看污染指数才敢出门的憋屈生活,不愿意每天推开窗外面就是一片昏暗看不到蓝天,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去在意那些细枝末节?那些真的重要吗?她以一己之力,营造了一个多么好的呼吁全社会解决雾霾问题的氛围。从她的这个视频出发,各行各业、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接着做多少事?……过去数百年美国社会的每一次社会变革,从黑人平权运动、到女性地位的改善、到整治污染,到今天的同性恋婚姻,都是靠着无数的普通人,用一点点的勇敢和责任感,去推动才促成的。现在柴静站了出来。遇到的却是这样的局面。还能说什么呢?”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很快达到十万加,该文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大多数人,都不是可以随时离开这个国家一走了之的巨富。也不是可以承受社会动荡带来的沉重后果的无产。这个国家,属于你我这样的中间阶层。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把它变得更好。这是落在我们肩上的责任。在目前的国情之下,无论政治立场是左是右,只要你属于这个中间阶层,从我们未来共同的命运出发,左右之间,是有交集的。而柴静,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
二、“柴静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
“柴静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这句话也点出了这部片子成功的原因所在。曾有人说,环境和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而柴静的片子是从自己的孩子切入雾霾的讲述,将二者融在一起。
有八百万粉丝的作业本在微博上说,“不用管柴静国籍在哪,她懂不懂雾霾,也别在乎专业性技术性高低,也不用管她提没提出解决办法,纪录片的意义在于:触发全网关注,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完成了使命。我们有像今天这样严肃认真的重视过雾霾吗?从来没有。”
律师燕文薪看重民间设置议程的能力,“从经验的角度看,舆论场所热议的公共话题,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很难避免不被官方调控所左右。民间社会似乎还一直停留在接绣球阶段,官方抛出一个绣球,然后民间大议一通,如此循环往复。只有当某一天,民间社会能够真正自我创设议题并形成广泛探讨,而不被官方牵着鼻子走,才是真正攫取了舆论空间的主导权,也才可以真正期待在野势力发出的强力呼吁呐喊能够广泛传播无远弗届。”
柴静这部片子做到了。隶属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侠客岛在微信上发文《环保部长刚上任 就遇上了柴女神》,“柴静很聪明,将发布时间选择在了两会开始前,不光给了陈吉宁部长上任后第一份大礼,还给那些即将踏着元宵节烟花来京议事的代表委员,一个根本没法绕过去的话题。她给两会设置了议程,影响的是中国真正的决策者。”(现已不见)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严肃地对待雾霾,还有不少人更在意这部片子成功的技巧,跟风营销。如“10大技巧让柴静的演说感召了我们每一个人”、“官媒VS自媒,跟柴静学传播式领导力”就获得了不低的点击量,就连“15年前的北京晚报”都突然火了,因为片子里提到。
不过这样的讨论离题太远,非片子本意,有价值的讨论还是要围绕片子本身,指向雾霾成因,导向治理路径。作为投资人的LifeTime随便摘了片子中几句话,便转发过万,“柴静的环保纪录片中最NB之人。牛言:1)环保部不懂。2)燃油标准不是石化定谁定?3)不是阿猫阿狗都能从事石化的。4)(如果提高燃油标准)那样会出大事、会大乱的。他将官商垄断权力的傲慢展现的淋漓尽致。”看过片子的人应该都清楚这个人指得是谁。
公知彭晓芸则就这部片子“想政府之所想”,“如果政府比较高明,恰恰可以用好空气污染这个议题谋求舆论支持,使得社会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方面有更高心理承受力,也就是让人民说服人民,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可以办很多政府想办但办不成办不好的事。如果政府比较愚蠢,那就是禁止讨论,不借助社会力量,好事坏事大事小事全都自己扛,做全能政府。”
中青报评论员曹林先是将炮口对准环保部:“巡视组批环保部批得很狠,又是环评违法,又是红顶中介,作为污染屏障的环评却成了环保部一些领导寻租的工具。翻翻旧闻,2012年,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批示要严格执行环评制度。2014年,副部长吴晓青说要建立和完善环评全过程监管。现在看来,说的都是空话屁话,说一套做一套,查查话语腐败后的权力腐败吧。”
一炮不过瘾,他还结合将要召开的两会在中青报公号上刊发评论——《柴静自费提交了一份人大“议案”》,文中称,“柴静不是人大代表,但她花自己的钱做了人大代表应该做的事;柴静写的不是议案,但我不知道哪个人大代表写过的议案比这个调查更像议案。我觉得每一个政府官员,每一个人大代表,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看看这个虽然有点长却很厚重的调查。除了同呼吸共命运外,官员可以感受到压力,公民可以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人大代表在汗颜之后可以学到如何更好地参政议政……柴静的调查破了题,该人大代表们来接力了。”
曾自费百万拍过转基因纪录片的崔永元提醒,不要过于看重一部片子的作用,“我认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但与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旧闻评论”的宋志标则是从旧闻角度分析这一新闻,“在争论这个议题时,有必要复习一下雾霾的民间运动在大陆的过程。大陆雾霾史上最早成规模且有效的传播行动,是从京奥之前美国大使馆测量PM2.5开始的。中国人对美国大使馆举动的发觉,以及将其引入中国的舆论场中,是后几年的事情,逐渐诞生了‘我为祖国测空气’的民间松散团体。这一民间举动很快引起网格化维稳的警惕,2013年之后控制趋紧,去年空气质量APP中撤除美使馆数据,标志着民间雾霾行动告一段落。”他也由此对这部片子能激发民间运动还是政府行动作出预判。
有关于内容的讨论,也有关于技术的分析。新闻圈中的两个志安如影随形,央视主持人王志安说,“柴静的《穹顶之下》的最大意义,是找回了视频节目的荣光。这些年电视节目的衰落,不是属性决定的,而是内容和守旧的形式决定的。事实证明,只要有好的选题,新颖的形式,视频节目的影响力,依然是没有对手的。互联网,只会放大这种影响力。”
中山大学的张志安院长则从三个角度论述【柴静做了件了不起的事】,“1、选题把握的取向: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办’,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了这个转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单’;2、报道角色的处理:她讲故事的切入点是个体(女儿)遭遇,但整个片子是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她既是与参者和体验者,但主要是报道者和调查者;3、纵深信息的挖掘:对专业数据的解读、对权威专家的访谈、对科学问题的通俗处理,还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元视角的运用。。。总体上,比较深刻揭示出雾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所以,《穹顶之下》是部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理性、社会关怀的真诚之作,值得推荐!”
从媒体跨界到公益的铁木虽对片子给出了较高评价,但也指出其不足之处,“第一、柴静做了一件很牛逼的事儿,无论从母亲的角色,前媒体人的角色还是名人的角色。牛逼之处有俩,一个是融汇了各种技术手段对一个大家每天都在关注的痛恨的问题做了相对全面和通俗的解读和呈现,一个是巧妙滴利用传播技巧把这个议题的传播效果最大化,无出其右。这事关乎公共利益,凭此,柴静应当赢得掌声和巨大的尊敬;第二,柴静所呈现的内容和结论,并无新意。关于大气污染,绿色和平每年都有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出来,比柴的更翔实扎实,柴还是罗列或者引用而已,并且一些信源很不严谨。单纯滴把这个作为新闻报道或者纪录片,从内容讲都不算特别优秀的作品。”
常将“煞笔改良派”挂在嘴边的媒体人孙旭阳同样给了这部片子最大的理解:“可能是评论者永远比采写者有特权,我认为柴静的新片子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她原本仅仅展现事实即可,现在节制欠佳地串场,其实损害了片子的价值,通篇存在归因谬误的问题。石化油品标准低,制定标准被利益行业操纵,理由过于浅表牵强了,不值一驳。既然被刷屏,那就无妨苛责几句了,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柴静此片披露事实的力度和广度都很了得,在业内绝对重磅,但中国式调查报道的三个毛病在此片都存在:归因不以其道;建言与虎谋皮;诉诸群体悲情。纯业务讨论,这样的新闻我是没能力做出来的,所以极力推荐吧。”
原财经副主编罗昌平给出总结,“柴静雾霾视频引起海量传播,说明雾霾肆虐下民众不满情绪之广泛和深切,不过不满情绪本身不是社会行动,它只是社会行动的一个心理基础,催化行动还需要明确的归因,清晰可见的路径,并伴有成功可能性的激励,而这些要件的表述,显然是柴静视频无力承载的,而是通过后续辩论和批评才可能塑造的,在这个意义上,柴静粉丝们不要过于敏感,赞美不是唯一的姿态,对这个视频的批评反而是提升这部片子价值的通道。真相就象洋葱,柴静拨开了一层,自然需要有人去拨开第二层,直到直面最后简单而残酷的真相。通过这种观念对手戏,社会心理动能才会更聚焦,社会螺旋式演进才有可能。”
三、对抗雾霾,普通人真得能做些什么吗?
在这场争论中,环保NGO当然不会缺位。片子里边提到了两个机构自然之友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都做了跟进。这两天自然之友微信公号上推送的文章全部围绕这部片子,或许是为争论所困,2月29日的头条开始呼吁公众“忘记柴静,但请记得《穹顶之下》”——“首先非常感谢这部片子(或者说这位记者的这次演讲),它一天之内完成了我们一直努力想要做到却没能做到的事——唤起全社会认真审视雾霾。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议论渐渐脱离了雾霾这个议题本身,脱离了这部纪录片的好坏、观点对错,而开始集中于那个女记者的名字……忘掉那个名字,只讲雾霾,或者只讲这部片子,只有讲事实说道理,不人身攻击,可以吗?”他们同时推出了《对抗雾霾,普通人能做的9件事》一文。
@阿里云也借此机会宣传“污染地图”:“污染地图,由公益组织IPE发布、运行在阿里云上,目前收录的企业监管记录数已达到190000条。通过它你可清晰的看到各地超标排放企业的名称,随时监督。如柴静所说,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但暴增的访问量很快就让服务器不堪重负,曾在片中露面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只得致歉:“柴静雾霾纪录片激起巨大反响,@污染地图 的架构设计未能支撑巨大的并发访问,在此我们深表歉意。同事与开发伙伴正在积极改进,并将在后续完善数据库架构。请继续关注治霾,因为多一份关注,就多一份找回蓝天的希望!”同时致歉的还有自然之友的总干事张伯驹,他们的网站也因访问量过大而崩溃。
自然大学的冯永锋则借机在微博上反思自己项目的不足,“春节前,我们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在腾讯乐捐上,发起了‘帮环保局长治雾霾’的众筹项目。有意思的是,募捐推出了快一个月,到今天,募捐的额度还不足2万元。是哪些地方出错了呢?趁着柴静老师的调查在全国大推广的时候,我们分析后发现,有可能存在以下四个大问题。一是标题可能不对,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二是募捐的文词写得太像个项目书,而不像个感性的动人的劝募文。三是照片配备太糟糕。四是整个叙述主体混乱。让人搞不清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又该如何参与。”
不过对片子能激发的公众参与,中民慈善的马天昊对此并不看好:“对于关心环保的人来说,她讲的这些都不是新闻,而通过她讲的这些才了解和关心雾霾的人,只能说你们已经在环保方面落后了,把环保没有当成责任,而是当成娱乐了!”
或许,片子的影响不在一时。有些人是恨铁不成钢,前媒体人商华鸽说,“能够用脚投票的人生才是成功的,比机场成功学专柜里的人生还要成功。以及,让孩子在雾霾地出生长大的父母,毫无疑问都是罪犯。”脸上登时有种火辣辣的感觉,是啊,“穹顶之下”与“铁窗之内”又有何分别呢?
广东公益人凉意看完后,内心充满矛盾,“其实我既害怕老婆看柴静讲雾霾,又想她看看。害怕是因为她已经对回到国内所要面对的环境有恐惧。想她看是想她理解,为啥我留下来,回到国内选择现在的工作,虽然她也一直理解。利弊讨论面前,宛如以卵击石,已成灾区的国情不堪一击。可这是我们的家园啊,放着不管,十数年数十年后就波及全世界,哪里有地方可逃?怎么跟孩子交代?‘我不是怕死,只是不想这样活着’。”
浙江媒体人周竟看完后发表了三点感悟,“1、心里堵的慌,可能她的片子会有一点专业上的问题,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并不夸张,其实,污染的原因政府和我们基本上都清楚,但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官方和公民的有力行动,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人都在抱怨,却少有人去改变。2、行动才是改变的根本,包括柴静去拍片就是她的行动,片子最后,她讲到公众参与的力量,的确,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迫使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措施,同时自己在生活中也要学会负责。3、作为一个孕妇,不可避免的为孩子担心,而柴静也正是因为母爱才有如此强大的能量。我们身上都有爱的力量,肯定不希望下一代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不去抗争,就只有等待死亡。”她还列举了一个改变清单,希望大家督促,一起行动。
我是在去城郊的公交上看完这部片子的,也是久久不能释怀,规划着自己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刚下车,就碰到一辆大卡车疾驰而过,车后黑烟和尘土混在一起,旁边的工厂烟囱喷着黄烟,公路两边的大土堆一个挨着一个,赤裸裸地迎向天空。我犹豫了下要不要拨打12539,但考虑到既定的行程可能会因此耽搁,便叹口气放弃了,抽根烟继续赶路。
一觉醒来,柴静已被各大网站新闻首页撤下。虽然他们没有能力让天空中的雾霾消失,但他们有能力让网络上的争论不再。民间不是没有设置议程的能力,只要不被阉割,中国也不是没有驱散雾霾的能量,只要能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