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份中央工作会议文件让“围墙”成为关键词,也让地产界炸开了锅。
文件中提到“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就是说,今后原则上要建那种没有围墙的住宅区。不仅如此,文件还明文提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以后,我们将生活在没有围墙的小区
这份重磅文件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1978年,中国在启动“改革开放”前夕,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如今,历史走到了“大国崛起”的关口,中央时隔37年再开此会——两个月前,习总在大会上作了高规格的讲话。
昨晚发布的那份文件很长,有7000多字,叫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文件名称可以看出,这不仅是国家的意志,更是党的意志。可见规格之高。
文件发布后,不少人有疑问:这样好吗?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陌生人随意进出怎么办?住宅区内的公共空间属于全体业主,其私利怎么保障?……
不要看到新事物就马上冷嘲热讽,至少我们应该先冷静地想一想,这么做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其实,不设围墙的住宅区,也不是什么新事物。在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纽约也好,东京也罢,住宅楼都是直接朝着大街或小巷,保安坐在大堂里;有围墙的,通常是极少数超级豪宅。
全国尽是封闭式住宅区,很难形成街区的活力,围墙隔绝出了一片又一片“孤岛”;而且浪费土地资源,因为城市的公共空间都被小区花园挤占了;甚至,造成了交通拥堵——每个楼盘各自封闭,导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毛细血管式”的小路。
可能是我们太缺乏安全感了,所以现在我们似乎还很难接受“开放式社区”的做法。我们需要围墙把自己围起来,顺便围出一个或几个花园,并且拒绝外面的陌生人进来。
那么,到底为什么围墙能不能打开,国内外有没有成熟案例呢?
没有围墙的美国社区什么样?
纽约曼哈顿的路网密度
美国没有围墙的社区被称为“BLOCK”(Business商业、Lie fallow休闲、Open开放、Crowd人群、Kind亲和 ), 一个合理的Block社区商业街长约700米,宽约350米,面积约为24.5万平方米,街区周边居民大概为6000-7000人,年人均消费约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超市、餐饮、银行等店铺分布在街区四角,这些商铺的承租面积都不大,超市通常为500-1000平方米,小型餐饮或银行约200-300平方米。
当前美国的街区式社区商业和邻里型购物中心,其网点总数和出租面积分别占到了城市整体商业的95%和70%。当国内实体商业纷纷转向“互联网+”、O2O时,美国街区式社区商业和邻里型购物中心的零售额依然占到美国商业总零售额的1/3以上。
人与人之间的“奇遇”不只发生在《西雅图不眠夜》这样的电影里,也出现在波特兰、西雅图、洛杉矶等美国西海岸城市的社区商业中,人们三三两两散坐在街边的咖啡馆,跑步健身的青年微笑着与你擦肩而过;不远处有街头艺人在唱歌或画画,街道转角有便利店、小型银行、书店、面包坊……社区商业中流淌着平和舒缓的气氛。
在波特兰、西雅图、洛杉矶等城市,社区商业的规划和整体布局是由政府统一拍板确定,具体开发则交由大型零售商、商业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商、保险公司或基金组织完成。由于政府主张以步行20分钟可达的中小社区生活圏为主要形态,大规模的社区开发并不常见。
在波特兰,市中心所有建设用地统一控制在0.0036平方公里以内,街道宽度要求在9米以内。每个商业、办公、住宅及街区公园的开发都不能超出这一用地红线范围,”或在这一地块中,可以开发2-3个更小的项目,建筑一层必须是商业功能,每隔5-6个街区需要空出一个空间作为街区公园,从而保证居民步行20分钟内能到达社区商业中心和街区公园。
这也与西雅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城市村庄”战略不谋而合,相邻的几个街区组成一个生活小镇,配套相应的社区商业、绿色步道、公共绿地和社区健身中心、棋牌室等社区公用福利设施,满足周边居民的多种生活需求。
这些社区商业中心以绿色步道相连接,两侧都规划有景观走廊和公共绿地,并与居住区内的绿地形成呼应,成为社区活动的最佳场所。如此一来,在减少交通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政府对于城市和社区边界控制的孜孜追求,使得美国城市建筑趋向于向空中发展来提高城市密度,开发兼具住宅、办公和商业多重功能的综合体项目。更多的人口聚集,更多的功能复合,在保证街区商业消费人群基数的同时,也缩短了通勤距离,便于人们选择步行和自行车行驶,城市和社区变得更加的生态、宜居了。
不可否认,艺术氛围和景观环境的营造,使美国社区商业更加具有吸引力。High Point社区是西雅图自2000年起重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之一。其沿社区街道设计了生物过滤单元,种植了一系列本土和耐旱灌木、乔木及草坪,社区中心有个池塘作为雨水收集池,控制洪水并提供额外的水质处理。弯曲的小径、艺术雕塑和观景平台的统一设计,使池塘的环境更像一个开放式的街区公园,将住宅楼、社区零售店联系起来。在那里,社区居民也可以亲力亲为的种植或互换产品。以池塘为中心的步道、雕塑和景观活跃了社区商业空间,成为人们乐于散步的活动线路。
位于波特兰西南区的街区公园Japanese Garden(日本花园),通过石头、灌木、树木和水的布局,强调大自然微妙的不对称性。逼真的迷你瀑布设计,林间小径两边以光滑的石头和日本枫树作为景观装饰……为社区居民营造一种安谧、恬静的氛围。
而在波特兰西斯特镇的社区商店Tanner Goods(皮革饰品连锁店),商店经理用老式山水音响打碟,店内员工会现场展示如何用脚踏压机现场制作个性化产品。每个员工在工作之外都是“艺术家”,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精细木工、金属锻造和家具制作等,还会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店内平台上展示或销售,共同营造社区和商店的艺术氛围。
在波特兰,政府规定每个社区在开发时,都必须拿出整体建安费的1%用于社区艺术品的设计或艺术氛围营造。从建筑外围的艺术装饰,社区商业店面的个性化展示,到街区公园的景观小品,无不引导着人与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情感交流,向来往的人们展示社区独有的魅力。
拆掉围墙,大国才会真正崛起?
如果你读过《马丘比丘宪章》就会发现,昨晚公布的这份重磅文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丘比丘宪章》的呼应。
1977年,一群城市规划师相聚在秘鲁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MachuPichu),签署了一份新宪章,重点批判了那种“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做法。有围墙的封闭式住宅区,正是《马丘比丘宪章》所批判的做法。
次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认可了《马丘比丘宪章》,并且用它取代了1933年的《雅典宪章》。前者是对后者的猛烈批判,用极具前瞻性的眼光。
这是两份非常学术化的宪章,如果用它们来衡量我们中国,大概是这样的:此前我们中国的城市建设,主要采用的是《雅典宪章》的精神;而昨晚公布的那份中央文件,主要契合了《马丘比丘宪章》的精神。
我们的中央文件所提出的一系列思念,无论是“装配式建筑”和“窄马路、密路网”这样的新见识,还是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健全公共服务设施”这样耳熟能详却未被落实的共识,都是《马丘比丘宪章》的心头好。
过去,整个世界都已走下《雅典宪章》的大船,唯有中国迟迟留在船上,做着满是“城市病”的美梦;现在,我们终于扬起了《马丘比丘宪章》的风帆。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是大国崛起,我们的国民是否更应该培育自信的大国心态?如果我们总是乐于用围墙把自己封闭起来,那么我们的心是否也会慢慢封闭?那个造长城的时代,或者那个“寸板不许下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大国的国民,不应该恐惧没有围墙的生活。正如《马丘比丘宪章》在“住房问题”的章节中所写:“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
《马丘比丘宪章》签署地,秘鲁
拆掉围墙,美好生活就能不期而至?
在中国,早有房产商拆掉过围墙。
设于四川宜宾的“莱茵河畔”,整个楼盘内的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后退至单元门口,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俨然一副巴黎或纽约街头的景象。
杭州的“彩虹城”是个总建筑面积46万方、户数3000户的大型住宅项目,彩虹城在规划时,设计了一条非常精美的中央大道,可以从前广场一路走到江边。它对所有人开放,周边的业主都喜欢到这里遛孩子,还带火了步行街商铺的生意。在中央大道两旁,彩虹城则由每几幢楼组成一个小组团,以绿化围合,设置独立的组团入口门禁。
不过,这些楼盘拆掉围墙改造的都是硬件,而软件呢?打开围墙,美好的一切就能不期而至吗?社区环境就会更好吗?邻里会更和睦吗?治安会更好吗?孩子们会有更多欢笑,而老人会更多幸福地唠嗑闲谈吗?
2014年,“汇丰中国社区建设计划”项目中,明善道企业社会责任咨询中心面向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的21个社区,就社区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四个城市中,南京的社区单位组织最多,其次是上海、苏州和北京。而社区内生组织以上海最多。
48%的社区在社区愿景中提及“参与协商的自治社区”,84%的社区提及“依恋认同的文化社区”,60%的社区提及“睦邻友善的生态社区”,68%的社区提及“保障充分的安全社区”,88%的社区提及“便捷舒适的服务社区”。
2015年1月21日至29日,《社会创业家》杂志就“你心目中的理想社区”话题进行了调查。
当问到你对所在小区现有管理机构满意吗?19.15%的人回答“满意” ,63.83%的人认为“一般” ;当询问道“你最希望小区有什么配套设备?”的时候,调查对象中,60%的人希望有停车位和运动娱乐设施,18%的人希望有老年餐桌、日间托老所等助老设施,少数人提到图书馆、商店、好的物业等;而问到“你有兴趣参与小区的治理吗?”只有24.47%的调查对象声明有兴趣。
拆掉围墙以后怎么办?对此,社会创业和公益可以做些什么呢?
本文材料由社会创业家选取自【德科地产频道】、【言之有范】、【知乎】等多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