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善意之外,再多一点调查与评估 | 再谈非洲二手衣鞋捐赠

       来源:公益交流站  作者:徐沛然

 

       最近资深 NGO 工作者褚士莹在《免费的最贵:伤害大于效益的「援助」》一文中主张,捐赠二手衣物无法帮助到第三世界民众,并且批评「旧衣救命」这类的活动观念落伍,行善观念跟时代脱节。他认为「免费的永远最贵」。因为这些大量的免费二手衣物、二手鞋进到非洲,会打击非洲的纺织产业,让许多人失去工作。而送鞋子,不会改变根本的贫穷问题,创造就业机会才有可能治本。

 

       褚士莹的说法,不仅抨击了捐赠二手衣物这类普遍的公益活动,也挑战了一般民众行善的思维。而被点到名的「旧鞋救命」组织,日前也于脸书粉丝团中贴出回应 。回应中强调在东非当地亲眼见到许多贫穷与匮乏的现象,因而希望能够募捐旧物资,并发起数个项目,协助当地民众改善生活。他们认为各界的质疑是「善意与善意的争执」,并「期许与每一个努力改变世界的人一起同行」。

 

       很明显,双方的说法并没有交集。如果要探究这起争议,我们可能得先试着回答这个关键的问题──究竟捐出二手衣物,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是帮助还是伤害? 然而,这个问题没有这么容易回答。

 

       充满商机的二手衣,是贸易还是协助?

       首先,要知道二手衣贸易在全球已经是一门商机丰厚的产业,根据联合国(United Nation,UN)数据指出,2013 年的全球二手衣贸易总值高达 43 亿美元。官方记载的跨国二手衣贸易总重量为 390 万公吨,相当于 75 亿条牛仔裤,或是 318 亿件 T 恤。这么庞大的数量,主要来自欧美等工业先进国民众捐赠或淘汰的二手衣物,这些衣物由商业公司或慈善团体收集整理后,出口卖给第三世界国家的进口商,然后再进入大盘商、中盘商、零售与小贩的层层分销体制。

 

       也因此,其实大部分民众捐赠的衣物,并非如想象中的赠送给「需要的人」,而是进入到二手衣市场中贩卖给消费者。慈善团体乐施会(Oxfam)也评估,全球捐赠的二手衣,约有 70% 最终流向非洲。这些来自富裕工业国民众所淘汰的二手衣,因为其价格多半为当地新品的一半以下,且质量更佳,因此颇受欢迎,成为非洲大部分民众衣着的主要来源。乌干达制造商协会(Uganda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也估计,二手衣足足占了 2003 年乌干达全国衣物采购的 81%。

 

       许多论者因此认为,大量廉价的二手衣进口,冲击了非洲本土的纺织成衣产业,进一步对非洲各国的工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推论二手衣需为非洲的贫穷与低度发展承担一定责任。多伦多大学经济分析与政策副教授高斯.佛雷瑟(Garth Frazer)在 2008 年发表了一份论文,认为在 1981 年至 2000 年间,非洲纺织业产量下跌了 40%,就业减少达 50%,此皆与二手衣进口有关,大部分的研究也支持类似结论。

 

       然而,也有论者认为,虽然纺织成衣产业遭受冲击,但蓬勃的二手衣贸易也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与经济效应。对此,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发展地理学系讲师安德鲁‧布鲁克斯(Andrew Brooks),在其著作《服装贫穷》(Clothing Poverty)中反驳了这样的说法。他依据自己在非洲的田野调查研究指出,二手衣交易在当地创造的工作机会并不如想象中多;除此之外,占其中最大比例的街头小贩,其收入也相当不稳定,多半仅只能够餬口。事实上,因为二手衣贸易意味着第三世界国家进口商向工业先进国购买其衣物,所以相当于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且衣物服饰属于消费性商品,不如进口机械设备或原物料等能够创造大量后续产值,所以我们恐怕真的很难说二手衣贸易「帮助」了发展中国家。

 

       真正伤害传统产业的凶手:结构调整计划与自由贸易

       事实上,二手衣贸易得以蓬勃发展有其历史背景,非洲各国也不是一直以来都是低度发展、工业萧条。1960 至 1970 年代,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人均收入年成长率约为 1.6%,仍属稳健成长;然而,从 1970 年代末起,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各国被迫接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所推动的「结构调整计划」(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SAPs),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开放国内市场。

 

       这些做法让非洲各国尚未成熟的产业直接面临国际竞争,导致工业崩盘,各国只能转为仰赖农业、矿业等初级大宗商品出口,赚取微薄的利润。而这些国家实施结构调整计划后,经济不只没有成长,甚至开始衰退。从 1980 年到 1990 年代,撒哈拉南部非洲国家的人均收入以每年 0.7% 的速度下降,虽然在 2000 年后终于开始增长,但一并计算后,1980 年到 2009 年之间,人均收入的年成长率只有 0.2%。也就是说,在采用了这套自由市场政策后,非洲人民的收入水平在这 30 年间可说是原地踏步。

 

       而这段期间,各国也因此陆续开放二手衣进口。以东非的坦尚尼亚为例,在 1982 年被迫接受了结构调整计划后,坦尚尼亚私有化国企、大幅开放市场、贬值货币,试图以扩大出口赚取更多外汇,接着坦尚尼亚在 1985 年也开放了二手衣进口。然而,结构调整计划并未改善经济状况,反而造成进口总额大增,贸易逆差急速扩大。1977 年坦尚尼亚的进出口贸易逆差为 1.67 亿美元,1990 年则增加到 9.55 亿美元。此外,坦尚尼亚的工业也因开放市场而遭受打击。整个 70 年代,工业部门占坦尚尼亚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比重平均为 12.2%,这个比例在 80 年代中不断下跌,到了 1990 年,仅剩下 6.4%,萎缩将近一半。

 

       从这个脉络来看,固然二手衣进口确实对非洲各国的纺织业造成冲击,但二手衣进口也只是推动了自由贸易,是开放市场的上位政策逻辑下的产物,而此种政策方针才是全面性摧毁非洲各国工业基础,造成非洲低度发展的主要凶手。换句话说,就算当年没有开放二手衣进口,但进口台湾、东南亚、中国等地生产的便宜服饰,仍会对非洲本地产业造成打击。

 

       反思善行:不只做好事,也要做对的事

       以本次成为争议核心的「旧鞋救命」组织来说,他们采取「产地直送」的做法,直接将台湾募集到的旧鞋运送到非洲发放,而非透过前述所提及的二手衣物跨国贸易体系。旧鞋救命的发起人之一杨宛静在 2015 年曾表示,每个装满旧鞋的货柜运送到非洲需要 60 万台币运费,到了 2015 年底,该计划已经募集了 60 万双旧鞋,运出 15 个货柜。这固然是相当惊人的成绩,也有赖许多人的善心协助促成,却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再细想。

 

       例如,既然旧鞋救命宣称自己是一个只有 10 余人的年轻组织,那么要如何处理 60 万双鞋的发送?组织所服务的社区究竟有多少鞋子的需求?这样的量恐怕已经远远超过当地社区的需求,那么多的鞋子怎么办?事实上,在过往的案例中,许多慈善团体发送的物资,往往转眼就大量流入当地的二手市场,也许是供过于求,又或者是当地民众其实有其他更迫切的需要。组织是否掌握到这些状况?另外,10 余个货柜,近千万台币的运费支出是否有更好的运用方式?如果这笔钱拿来在当地购买衣物鞋子发送,而不是让货运公司赚走,是不是有可能进一步活络在地社区经济?又或者将这笔经费用于其他计划,或是直接发放给极端贫穷的家庭,让他们自由支配使用,是否会是更好的选择?

 

       这些都是援助发展组织经常遇到的问题,也都需要组织从事更多的社会调查和方案评估,才可能找出答案。褚士莹的说法或许过于简化了这个复杂的议题,也不适合直接将「伤害非洲民众」或「纺织业萧条」这样的帐全都算在公益团体头上,然而公益团体以及善心民众确实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思考,自己的善心或善行可能造成哪些影响?造成社会问题的原因为何?有效的工作方法为何?以及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初衷?

 

       推荐阅读:

       我捐的旧衣,你收的回扣?揭开全球慈善二手衣贸易体系

       当我们的二手衣再也无法丢给穷人,你会少买一点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非洲  非洲词条  捐赠  捐赠词条  善意  善意词条  多一点  多一点词条  之外  之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