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学龄儿童来说,乡村教师是他们看外部世界的眼睛和窗户,是他们心中知识和希望萌芽的播种人。
对国家来说,乡村教师是九年义务教育最基层的执行者,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第一层“把关人”。
山里田间,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乡村教师在平凡的生活和教育中为学生的成长操劳,用自己的付出和实践诠释着“责任”二字。马云称自己是“乡村教师代言人”,成立了公益基金专注教育扶贫;刘慈欣笔下的乡村教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持授课。
图文无关
乡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这样的奉献,何尝不是一种“守岛精神”。
但与这份厚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的严重。有调研显示,75.6%的受访者反映周边或家乡乡村学校教师资源严重紧缺;师范生“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究其原因,教学负担重、工资待遇低、晋升天花板等现实困境,不仅阻碍了师范毕业生投身乡村教育的热情,也让现有乡村教师面临着离职冲动的考验。
“以前老校条件差多了,甚至有新老师来了,哭一场便卷铺盖走了。”四川宜宾市屏山县清平乡民族中心学校副校长朱琴说,即便是现在,学校建了新校舍,与过去可谓天壤之别,但由于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教师流失率依然大,只得不断招进新的力量。这是目前农村学校尤其是位于偏远山区学校的普遍困境。
图文无关
“没办法,生源锐减,又缺乏发展空间,还不如早点去其他地方谋求新的可能。”…………
“压力大啊,虽然修了新教学楼,教师周转房也配齐了,但还是难以留住老师。”
2017年,《教育导报》在乡村学校采访时,校长和老师一方面高兴校舍漂亮了,师生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另一方面又有了新的抱怨:招不到优秀人才,年轻教师来了留不住,留下来的又缺乏教好书的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家长对于子女的受教育质量越来越重视,出现送孩子去城里上学的趋势。
学生人数锐减后,乡村学校愈加失去活力,老师教着也没劲,失去提高教学的热情和动力。朗朗读书声成为村民和老师的回忆。“我在升旗仪式上讲话,都要不断给自己打气才能讲完。”广元市利州区的一位村小校长无奈地慨叹道。
“村小成长起来的教师不断想尽办法调走,但他们到了城里多数时候也不被重视,导致人才浪费。”利州区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说,这种现状令校长、教师、家长都有情绪。
图文无关
即便是新招进年轻教师,学校也同样头疼。“相关招考制度和培养方式欠完善,许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拿到教师资格证后就考公招进来了。”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李晓玲告诉记者,有一些厨师专业的学生来当老师,专业性不够,学校很无奈。
条件稍好的县城学校,同样面临人才流失的焦虑。李晓玲说,学校很愿意培养年轻教师,使他们成为新的骨干,但是,学校有时也会考虑到,将新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后,老师是否会“飞”走。
乡村教师除了老生常谈的工资待遇问题之外,还有不被社会承认与尊重的深层问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相比城镇教师而言,的确是有很大的落差。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涛主持过一项关于中西部地区乡村孩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曾深入到四川省芥县最为偏远的云乡学校进行为期三月的驻村研究和后续跟踪。在此过程中,李涛发现,当地留守儿童对乡村教师的态度,不仅不是对传道授业解惑者应有的尊重,而是一种“瞧不起”、“不屑”,甚至是一种“鄙夷”。
图文无关
云乡学校九年级男孩张洋这样谈论他的老师:“他们算什么呢?在这个社会里绝对属于被淘汰下来的‘产品’了,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尊严,所以就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
学生对老师的这种态度不止于言语,还带到行动之中。有些孩子无视教师,甚至肆意破坏课堂秩序。在乡村课堂上,有的少年居然敢于公开抽烟、喝酒和顶撞老师。
河北元氏县一位乡村中学副校长石新(化名),教书超过20年,谈及现在的学生,他不住摇头。他解释说,背后学生都称他们“穷酸老九”,尊师那是奢求,学生不和老师对着干就不错了。学校老师们整天烦恼的就是如何管住这些学生,别让他们在学校惹事。
//学生眼中的“知识权威”//
短短几十年,为何在很多地方,乡村教师从农村“知识权威”变成学生眼里的“穷酸老九”?
首先,对于一些乡村教师而言,“穷”是当下赤裸裸的现实。近些年,因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扶持、加上劳动力成本的节节攀高,很多农民靠种地和外出打工过上了不错的日子。相比之下,在几十年前,乡村教师的工资收入高出村民一大截。而当下,虽然捧着铁饭碗,但很多地方乡村教师的报酬已没有丝毫的竞争力,更不要说那些代课老师,生活简直捉襟见肘。
图文无关
河北赵县一位教龄超过10年的男教师王立刚介绍说,自己月薪不足2000元,而临近服装厂的女工人,不到20岁的小姑娘,即使是生手,其收入也能和他打个平手。
而在李涛的调研报告中,一个学生这样形容老师的收入,“说实话,他们(老师)每天赚的钱还不如我们村里出去给人做‘刮大白’的赚的多呢”。
另外,近些年,互联网等新传媒形式在农村不断发展壮大,很多孩子通过电视、电脑、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不仅如此,一些外出务工的父母也会向孩子描述“外面精彩的世界”。
相比之下,一些乡村老师的知识和视野显得相对陈旧和落后于时代。很多乡间少年往往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真正感兴趣的外界视野与社会知识,在他们看来,后者无疑显得“酸腐”。
如今,“金钱至上”已成为很多乡村奉行的普世价值观,难怪“穷酸”的乡村老师被自己学生轻视了。
//乡村“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乡村教师作为底层社会中的“知识代言者”角色,因为自身的困窘现状,如今往往会被作为“读书无用”的天然论据。两者相互作用又互相影响,“读书无用论”在乡村甚嚣尘上。
图文无关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深厚的尊师重教传统和数不清的典故。当年能“程门立雪”,能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而今乡村教师在学生眼里却变得如此“不屑”。在这种生态下,遭遇学生“鄙夷”的老师又怎么会热心耐心教学生呢?
李涛在报告中指出,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花费超过一半时间维护秩序。而石新也表示,现在的学生惹不起,要求过于严厉了反而给自己找麻烦。而由于这些年教师收入水平实在太低,有门路的都不当老师了,还有的则是直接离职打工去了。
教师纷纷逃离讲台。甘肃会宁是全国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状元县”,不久前,该地新招聘了176名警察,其中158人此前是教师。一方面,被“鄙夷”的乡村教师失去了教学动力,另一方面,乡村孩子认为读书无用,形成恶性循环。
//乡村教育的严重短板//
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短板,乡村教师群体面临物质与精神上重重困境。基本福利待遇缺乏保障,“重物轻人,重生轻师”的现状使他们长期缺乏关注,导致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存在的问题值得政府和更多社会组织关注和参与治理。
图文无关
教师年龄普遍偏高
我国的乡村教师年龄分布普遍偏大,其中 30 岁及以下的占 17.5%,40 岁及以下者占 51.6%。在农村教师队伍中,40 岁以下就可以算作“年轻教师”了。
教学工作量超负荷
由于教师数量有限,一般乡村教师往往需要同时负责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学年的课程;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教师还要参与早晚自习管理、课外辅导、作业批改、班级管理、家访、政治学习和各种会议。绝大多数乡村教师每天的实际工作时间都超过 10 个小时,他们的工作量处于超负荷状态。
工资待遇低,职业满意度低
据统计,75.4%的乡村教师月实发工资低于1500元,且未能按时足额领取教师的各项津贴和补贴,拖欠工资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对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关于“乡村教师对自身职业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对自身职业表示不满意的乡村教师占 37.80%,表示非常不满意的乡村教师占 24.50%。
图文无关
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据有关调查显示,65.36%的乡村教师表示心理压力大。导致乡村教师心理压力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生难教。在乡村学校,留守儿童由于缺失母爱或父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二是对新课改的不适应。
三是不当的教育评价指标。
四是面临经济压力和感情生活的困惑。
图文无关
幸福感低,离职意向强
由于工作负荷过重、工资待遇低、职业认同感低等多方面原因,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低下。仅占 10.35%和 18.30% 的乡村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和比较幸福。在一项关于“如果有机会调离乡村到城里从教或从事其他比较理想的工作,您愿意放弃目前这份职业吗”的调查显示,表示立即放弃的乡村教师占 63.90%。
精神生活贫乏,教学状态呈现“惰性”
在边远乡村,由于信息闭塞、生活空间狭窄,乡村教师的精神生活非常贫乏。他们能够选择的文化娱乐活动大多是看电视或打牌、打麻将。另外,由于工作稳定、缺乏竞争,生活懒散、做事拖拉成为一些乡村教师的行为习惯。他们不愿意钻研教材,上课“临渴掘井”,多年重复一本教案。
只有回应乡村教师的关切、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营造出良好的乡村教育生态,才能把人引进来、让人留下来。
当你为孩子怎么能上一所更好的学校绞尽脑汁、焦躁不安时,你有没有关注过他们。
他们留守乡村,在相对匮乏的物质条件下认识世界,遥望世界。
参考资料:《教育导报》、师者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