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大学工作了好多年,之前确实没有较多思考过如何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评价一个大学,大多数时候也只是随大流地看是不是985、211,有多少博士点或一流专业,有多少高层次人才,虽然知道这些数据与本科生的培养并不直接相关,但也没想过哪个角度衡量更为客观。直到今年儿子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未必正确,与大家分享。
陪儿子参加南方科大招生宣传,虽然最终没有填报南科大,我依然认为南科大是个非常棒的学校,所有老师都是一个个过筛子选出来的。在大多数的211学校,如果按南科大的标准过筛子,估计很多老师是通不过的,更靠后的学校根本不用谈了。对一个学校来说,新进教师和新晋升的教授副教授的水平是与普通学生培养密切正相关的因素,一方面说明了学校进人的品位,另一方面也反映是什么样的一群人想聚在一起做事。尤其是新晋升职称的人员基本上代表了学校现有讲师或副教授的最高水平,代表了这个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和真实水平,他们决定了本科生能得到什么样水平的教育。如果一个学校的辅导员招聘都要求博士,更是可以相信这个学校的定位是比较不错的。
对于普通的学生和家长,有必要搞清楚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看两个引例:
引例1:小朋友的爷爷奶奶是乡下的退休老师,过了一辈子波澜不惊按部就班的生活,领着每月将近一万的退休金安度晚年;姥爷姥姥六十年代大学毕业进入大型国企,经历九十年代改革阵痛,转变观念积极再就业,人生阅历相当的跌宕起伏,现在每个月五千块钱的退休金。你更愿意让哪边的老人给小朋友成长提供建议。爷爷奶奶一辈子生活在很小的圈子,很容易认为孩子们最佳的方式就是像他们那样生活,而姥爷姥姥起伏的生活可能会让他们明白哪些东西并不真正属于自己,比如对铁饭碗的理解。
学生进入大学,第一重要的就是开眼界,引路人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你能想象从没有科研经历的老师给学生讲产学研合作与科教融合,你能想象从未在这个校园之外工作过的人给学生讲职业规划,是不是有点滑稽。如果一所大学的大多数老师来源于本校,最好还是慎重报考,至少说明其对年轻优秀的师资吸引力不够。
如果学生在两所学校 A和 B之间犹豫,建议把上面两段多读几遍,不是只看几个博士点或一流专业(这些布局很多时候是平衡的结果,而非实力的体现,很多也与学生培养没有直接的关系)。
引例2:小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项目训练,游泳、跆拳道、足球、…,只要不是过于危险的项目,家长们都会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孩子们喜欢哪个就上哪个班。可以想一下,家长送小朋友去参与对抗性体育项目的目的是什么,是打算让孩子成为专业的运动员吗,大多数都不是,家长只是希望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具备抗打击、善合作、懂自律的孩子,中小学阶段的成绩应该不会太差。
同样的道理,大学的教育到底提供给孩子们什么样的训练?不管什么专业,前两年基本上都是数学、英语、政治、物理、体育等基础课,最后一年大多数在忙着考研、实习,专业课上的差别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差别能决定孩子们一生的职业发展吗,可能性不太大。与小学生对抗性体育项目类似,大学期间培养出来的做事方法和态度,才是更重要的。对于稍微好一点的大学,早已把大学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希望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换个角度想一下,二十年前没有网络、云计算、信息安全的概念,四十多岁老师们这方面的知识,不可能是大学期间学的,要想跟上时代的变化必须要靠不停的自学。如果是抱着学校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的想法,将会以极快的速度被淘汰。因此,大学生的专业只是个载体,用来训练做事的方式和方法,如同送小朋友去锻炼,不管是乒乓球、羽毛球、还是足球,只要他不讨厌,都是可以用来训练其体能和精神的。如果真的上了个不喜欢的专业,那也不要紧,把本专业搞个及格凑个毕业,腾出时间来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了,反而更能锻炼自己安排时间的能力。
我理解的负责任的大学应该是通过大量的课程学习、社团活动、科研训练,让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会时间管理、了解前沿并知道哪些研究是有价值的、初步掌握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在面临困难时能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与人生态度。这一系列的训练并不仅是在本科阶段,硕士或博士阶段应该是以培养这些能力的加强版为目标。
举两个不同环境的例子:我常周围人说,"大学老师是最舒服的职业,完全没有任何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极少数学生能主动学习、自加压力,大多数学生都是悠哉悠哉地过;可供对比的另一个例子是,我的一个学生前几年到清华做博后,非常痛苦地和我说“三个月挨的骂,比过去三十年挨的骂都多”。对于学生来说,到底哪样的环境对个人的训练来说是更需要的呢?
再回到前面说的如何来评判一个群体水平的高低,群体的大多数人应能进行有逻辑的对话、群体的大多数人应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保有较高的兴趣、群体的大多数人在认知和知识的更新方面有较高的主动性、群体的大多数人应能与国内外同行有正常频次的学术交流,…。
最后,要能把这些基本能力映射到学生培养上。普通大学的科研活动以及博士的培养,也都是为了提高上述能力,而不要把普通大学自由探索的科研上升到解决卡脖子问题,这就有点想多了。
另外,我们是在探讨统计意义较大可能性的事情,不可否认差学校也有少数具有天赋的学生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们也应该承认,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学校培养的功劳,最差的学生也不是学校培养的罪过。学生培养的总体水平,是与学校培养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我所理解的正向成长的大学,就是上面描述的样子。
我也希望能以积极的态度来训练自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