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大学的一个大二学生,补考作弊被抓,然后就跳楼死了。这当然就成了热门话题,很多人在讨论谁担责。
其实这件事暴露出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挫折教育的缺失!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挫折教育似乎都是严重缺失的!
人生的路有很多种,但是绝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让孩子走读书这条路。在没有走到头之前,家长和学校是不会告诉你,如果走不通要怎么办。可能以前大学录取率低的时候,这个问题还不严重,反正同龄人中很多辍学的,他们的路就是我们高考失败之后的路。现在录取率太高,考不上才叫稀罕。所以很多家长没想过,学生也没想过。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就进了大学。
大学阶段,同样没有挫折教育。考试通不过要怎么办?不能正常毕业怎么办?学校没有这样的教育,家庭也没有。遇到问题的学生个体,不知道找谁求助。尤其是在学习和生活上长期有优越感的人,遇到挫折很容易走向极端。
我自己大学的时候,学校规定累计补考4门就拿不到学位证。所以没有选择,只能使劲读书,尽可能避免补考。每个人都是如此。大学期间我亲自见到两例因这个原因成功自杀的事情。可是,即便这样的悲剧在我们身边切实发生了,也没有老师和机构去引导我们思考: 如果那个人是我,我该怎么办?
大学毕业几年后我参加一个同学婚礼,一个低我们一届的师弟成了富翁(相对于中学新教师),他说要感谢当年学校对他的开除。让他没办法,只能自谋出路,承包了一个印刷厂,后来发了财。他就是考试(英语考级)作弊被开除的。当时估计也是极度悲伤吧,不过他家有做生意的资本,所以有路可走。
另一个例子是我老家同村的,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供出的一个大学生,简直是我中学时代的阴影。因为他就是那个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结果工作第一年就出了差错被公家开除了(现在想来很可能是背锅)。后来自己打工,到现在也不曾回过村。多少年了。穷人对名誉看得很重,尤其是当时大家都窝在村里,熟人社会。这个挫折的影响可见一斑。
虽说现在价值观已经多元化,学历、工作等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但是对于出大学校门以前的在校生而言,学历学位所承载的来自家庭的期望,和其失去可能导致的羞辱感,还是很沉重的。挫折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刚需!
我自己也教过好几年的书了,仔细回忆,挫折教育这方面我自己也做的不好,甚至几乎没有做。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需要。
那么,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