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检测几个同学的卷子没有判分,是因为字写得太潦草,难以辨认,有的字根本就认不出来。临近高考,如果在写字上不作一些惩戒的话,有些孩子在高考的时候就会因技术的问题而丢分,所以不严格要求是不行的。那么我在想,高三的学生是否还要做像写字这样的基础练习?学生在高中语文课上究竟学些什么?初中小学语文课上究竟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语文学养?这里有一个语文观的问题。 按理说,学生在上学时就已具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因为是母语,学起来有一个基本的环境。但去看一下我们的中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写字或写不好字,不知道汉字的基本笔势,不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把字写得没了体。这还是次要的,还不认真写,没学会爬就想跑,龙飞凤舞,难以辨认。这反映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我认为是一个学养问题。认不准字,写不好字,说不上掌握了语文这门"工具",不能理解字的基本间架结构,就不能理解字意,就不能进一步去理解句子,就不能理解篇章,当然就不能理解文意了。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基本能力,那么在将来独立进行终生学习就有很大困难了。如果一个人不能独立地进行学习,就谈不上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当然就谈不上进步和发展了。这样推下去的结果是十分可怕的。 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理念,即读写吟诵,其中读是第一要着。学生在蒙学阶段首要任务就是识字习字。第二是诵读,读《三字经》、《百家姓》、《今古贤文》、《千字文》等,然后才是《五经》《四书》、诸子散文,同时习理悟道。习文则是在读的基础上的对对子(又称"课对"),写应景诗,写八股文,几年下来,这语文的底子就铺就了。这里的关键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不是为了应付一时,虽然也有功利的成分,但终究学生能够终生受用。再看现在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要应付所谓的考试,所以这时候他们要学习"文化课",到了小学,至少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统考,因为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成绩给老师评定教学成绩,然后再挂上考核、晋升、评模、评优,如此以来,教师就没有精力顾及到学生的基础了,所能做的大概就是没完没了地机械地所谓文化课训练,有时为了应付意外,还要找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所谓的复习资料给学生做,听说某三年级的语文复习资料上让学生给"究竟"找反义词。至于说写字啊朗读啊,统统见鬼去吧!上了中学以后,学生更是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出气也难,教师也被中考、高考的任务压得找不到北,还到哪儿去落实读读写写这样被人们认为是小儿科的基础训练呢? 这样以来好像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简单浮躁、目光短浅等等思想作风,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教育(我不敢说教育是"净土"),有些东西总有些变调,让人感到总不是那回事。教育是一个长效的系统工程,有它自己的规律,它要求学校根据这个规律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去组织并影响学生,根据社会历史的需要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意识有教养又有学养的、能服务于社会的人。但现在总有一些非教育的因素在干预并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它使学校不能按照自己的规律或思路来安排工作,有时候不得不违心地去作一些场面上的应付,当然也影响到了教师的工作,因为他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说有一点虚,那我们还是回到语文教学上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诠释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学养,着眼于人的终生学习,它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习得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种理念的内核,就是贯穿于中国思想和教育发展史数千年的人文关怀。而一个人的道德和人格的养成,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蕴涵着传统道德精神的文学作品中习得,而儒家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人本"这一语文教育的价值观。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打好文字基础,练好基本功;(2)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打好文学基础,体验人文精神;(3)培养良好的读书意识和思维品质,用生活的眼光去看作品并用文学的眼光去感悟生活;(4)在读书中承传民族厚德,陶冶思想情操。 怎么做,这是一个人们常说常旧的问题,是因为人们谈论的只是一个现象,或者只是关注问题的现象。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人"这个主体,真正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情感的认同体验,把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只满足于解题技巧。《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功能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对语文课程丰富内涵全方位的揭示和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他们学好其他课程的大文化根基。新课程标准因其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而使语文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突出了它在个体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正因此,学校要建立起长效的语文学习机制,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立足于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素养和学养,把眼光放在人的终身学习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好必修课、选修课和校本课程。而做到这一点除了学校要有科学的明确的育人目的外,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的教育政策,把语文教育放在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大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教育质量的考察不仅是终端,更重要的是过程的监控。 第二,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变换角色。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课堂上教师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于是就有了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相悖的,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也是相悖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始终,即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积极地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民主、科学、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平台,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变成一种习得知识的过程。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根据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语文课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因此,要破除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念,强调非实用知识的教学和习得,注重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第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提高人文素养,而不是把语文素质教育只当成一种口号。这里所说的语文观不仅指学习语文的环境,主要是指语文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养成的作用。有人问一位中科院院士 :"你能成为院士,有些什么个人因素 ?"他说:"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这说明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对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功利主义的狭隘的思想:学文科的不学理科,而学理科的又忽视文科的学习。读书就只抱着课本,绝对或者很少涉及到课外的书籍,更严重的是忽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深刻内涵,单纯地学习语法或所谓的基础知识,单纯地追求做题,因此导致了知识面狭窄,眼光短浅,口头表达磕磕碰碰,写作拟文胸无点墨。他们不能把语文学习同生活联系在一起,对生活现象视而不见,对自己身边的亲情友情视而不见,这就使一些学生变得孤僻、自私、狭隘、冷酷,惟我独尊,不仅导致了了知识上的残缺,而且导致了人格上的残缺,并可能导致一个人发展能力的丧失。所以学习语文要把眼光引向社会,引向生活,重视广泛地阅读,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第四,重视阅读和写作这些非智力因素,把语文学习和融物、益智、做人联系在一起。前面说过,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在于一朝一夕。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诵读,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作品的理解,这个过程贯穿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伦理道德的认同和体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所能达到的,这是一个体悟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同阅读文本之间的潜移默化的契合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精神和理念才得以提升,才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刘勰《文心雕龙》)读得多了,心中有了千军万马,有了体验,自然有了思想,自然有了可说之理,也就具备了可辨之思。过去笔者曾在这方面作过一些探索,学生在读了作品之后,就某一方面的收获写一些体验、感受或鉴赏方面的文字,收到较好的效果。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肯定了语文教育的传统,肯定了语文教育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现在人们过多地看重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式,认为语文教学形式上越花哨就越时髦,如果不用所谓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这个教师就不合格。我不敢说这种说法过于功利,但起码是有些偏激。在现在普遍浮躁的世风影响之下,朴实地影响了中国教育几千年的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呼唤的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