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相声) 科海鹰(kehaiying2012@sina.com)
甲:前几天听了相声“穿越三国”和“穿越红楼”,今天咱们说一说“穿越水浒”。
乙:好吧,不过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水浒传》。
甲:《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书中出现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据说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
乙:这个纪录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了吗?
甲:还没有。
乙:那赶紧申请呀!晚了就成不了老大,也许就成了老二,甚至老三。
甲:不行,时机还不成熟。
乙:为什么?
甲:有人捣乱呀。
乙:捣什么乱?
甲:有人认为《红楼梦》出现的人物最多。
乙:这有什么关系?反正《水浒传》和《红楼梦》都是中国古典小说。
甲:可是在没有分出高低之前,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就不行。
乙:最怕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先绕过这个问题吧!咱们还是接着说“穿越水浒”。
甲:好的。在相声“穿越红楼”中提到,实现穿越红楼的是“影视三人”组合,你知道吗?
乙:不仅知道,而且是十分清楚地知道。
甲:好极了。那你一定还记得这三个人吗?
乙:记得。他们是:胡编剧,栾导演,陶制片人。
甲:你知道吗?这三个人在穿越红楼以后,因为收获颇丰,所以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又实现了穿越水浒。
乙:这些人是得吃不撒嘴呀!
甲:说话别这么难听。告诉你,这些人以后可能还要穿越西游。
乙:哎呀,这些人不是成了“穿越专业户”了吗?
甲:是不是“穿越专业户”现在还不敢说,反正他们的穿越水浒也相当成功。
乙:那他们这次穿越一定很顺利吧?
甲: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险象环生,要是你,裤子都得吓湿了。
乙:您就别提我了,赶紧说一说他们遇到了什么危险?
甲:胡编剧和栾导演一穿越到梁山的山寨门口,就被捆绑了起来进行审问。
乙:慢点,不是“影视三人”吗?怎么就捆绑了两个人?
甲:陶制片人见状不妙,撒腿就跑了。
乙:这位 陶 先生,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逃跑”先生,他怎能自己撒腿逃跑,不管别人呀?
甲:你可别冤枉陶制片人,在当时的情况下,逃跑是最好的策略。
乙:逃跑还是最好的策略?
甲:是呀。你别忘了,成吉思汗也曾经撇下妻子不管,自己逃跑。
乙:可是成吉思汗后来报了仇,把妻子又夺了回来。
甲:陶制片人也找到了救星,把胡编剧和栾导演救下来了。
乙:怎么回事?
甲:陶制片人没跑多远,就撞上了智多星吴用,说明来意之后,吴用答应带他们三人去见宋江。此时望见李逵正在对着胡编剧和栾导演喊叫:奸细,砍了算了。要不是吴用高喊斧下留人,李逵就真的砍了下去。
乙:真危险呀!
甲:是呀,三人都被李逵的举动吓瘫了,吴用只好派士兵把他们背上了山。
乙:见到宋江他们说了什么?
甲:由于胡编剧和栾导演还在浑身哆嗦,只好由陶制片人说,我们来献上一计,比接受招安更好的计策。
乙:宋江说什么?
甲:宋江问,计将何出?
乙:陶制片人怎么说?
甲:陶制片人说,躲猫猫呀!
乙:躲猫猫?这是哪跟哪呀?宋江听得懂吗?
甲:当然听不懂。
乙:那陶制片人为什么还这么说?
甲:事后陶制片人解释说,当时由于他惊魂未定,所以顺口说出了现代网络用语“躲猫猫”。
乙:那赶紧再解释吧。
甲:是呀。由于读过《水浒后传》,知道宋江死后,幸存的三十余位梁山好汉和部分英雄后代,在混江龙李俊的带领下,开赴海外,创立基业,传播中华文明。既然李俊以后可以做到,所以陶制片人向宋江建议,及早远离是非之地,开赴海外,自立为王。
乙:宋江同意了吗?
甲:宋江当时就征求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意见。
乙:结果如何?
甲:结果李俊和燕青等五十四位好汉同意立即开赴海外,但是宋江等另外五十四位好汉反对。由于宋江是一把手,有最后决定权,最后陶制片人的建议遭到否决。
乙:太可惜了,宋江失去了死里逃生的机会。
甲:不过,宋江同意“影视三人”继续留在山寨。
乙:为什么?
甲:因为陶制片人带去的摄像机迷倒了梁山好汉。
乙:怎么回事?
甲:陶制片人拍摄了梁山好汉习武操练的视频以后,又放给他们看。面对这新奇的玩意,梁山好汉个个目瞪口呆,随后又展开了热烈讨论。
乙:他们都说了什么?
甲:吴用说这是走马灯。
乙:难道没有人反对?
甲:燕青反驳说,走马灯不会发出声音。
乙:吴用说得太离谱了,燕青说是什么?
甲:燕青说是皮影戏。
乙:燕青说得还算靠谱。
甲:可是吴用又反驳说,那声音是谁发出来的?
乙:是呀,如果是皮影戏,声音是由哪里来的?
甲:入云龙公孙胜说了,由藏在机身匣子里的小人发出的声音。
乙:有人反对吗?
甲:没有,大家都说公孙胜说得对。
乙:真有意思。陶制片人如何解释?
甲:陶制片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解释不清楚,最后只好说,我是变戏法的,这是变戏法变出来的,这才让大家安静了下来。
乙:后来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甲:经过考察,胡编据提出,从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挑选得力干将,组成一个“梁山体育代表团”,栾导演和陶制片人立即随声附和。
乙:组成“梁山体育代表团”?和谁比赛?
甲:不比赛。
乙:那有什么意义?
甲:到奥运会开幕式上去进行表演。
乙:对呀!那一定把外国人都镇了!
甲:是呀。
乙:那就赶快组织“梁山体育代表团”呀。
甲:经过三天三夜奋战,代表团名单终于出来了。
乙:代表团团长是谁?
甲:团长及时雨宋江,副团长玉麒麟卢俊义。
乙:运动员都有谁呀?
甲:射箭运动员:小李广花荣。
乙:够棒的。
甲:马拉松运动员:神行太保戴宗。
乙:够棒的。
甲:游泳运动员: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
乙:够棒的。
甲:跳高运动员:鼓上蚤时迁。
乙:够棒的。
甲:什么呀,你就知道够棒的。
乙:怎么了?
甲:奥委会审查名单时,就是时迁出了问题。
乙:为什么?
甲:有人说,时迁偷过鸡呀。
乙:这不是时迁上梁山之前的事情了吗?
甲:那也不行。
乙:那怎么办?
甲:只好忍痛割爱,将时迁从代表团中除名。
乙:看来这偷鸡摸狗的事情,什么时候都不能干。
甲:是的。
乙:奥委会除了审查名单以外,还审查了什么?
甲:还审查了代表团表演项目的视频。
乙:结果怎样?
甲:结果出人意料。
乙:怎么回事?
甲:视频中首先出现的是射箭表演。担任解说的胡编剧说:各位观众,奥运会的射箭比赛中,运动员都是站在原地不动地射箭,然而仍然不能保证箭箭射中靶心,这样的水平,哪里凉快到哪里歇着吧!紧接着出现小李广花荣骑马狂奔的镜头。只见他在马上连发十二箭,箭箭命中靶心。就在观众目瞪口呆之际,小李广花荣含笑从马上跳下来,对着高空中飞驰而过的一只老鹰又射了一箭。
乙:射中了老鹰的脖子了吧?这个地方最难射。
甲:没有。老鹰仍然继续飞行。
乙:哎呀!这不是出丑了吗?奥委会官员有什么表示?
甲:一位平素对中国不甚友好的官员哼了一声,得意地说:水平也不过如此。
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甲:别着急。接下来的慢镜头显示,箭头从老鹰的眼皮上划过,将老鹰的单眼皮划成了双眼皮!
乙:原来如此。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整容手术,那位平素对中国不甚友好的官员又说了什么?
甲:从表面上看,他无话可说。
乙:他应该无话可说。接下来又有什么表演?
甲:接下来的游泳等表演也都令奥委会官员大饱眼福。
乙:那么,奥委会一定同意“梁山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
甲:错了。
乙:什么错了?奥委会官员吃错了药了?
甲:不是。由于那位平素对中国不甚友好的官员说这样的表演将使接下来的比赛黯然失色,所以不能同意他们的表演。再加上当时主办国的总统也被他说服了,因此“梁山体育代表团”没有能够在奥运会上亮相。
乙:胡编剧,栾导演和陶制片人都非常失望吧?
甲:胡编剧和栾导演确实失望,然而陶制片人并没有失望。
乙:他有什么高招?
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陶制片人是何许人也,他后来组织“梁山体育代表团”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所到之处,都引起空前的轰动!黄牛党将门票竟然抬到一百倍,甚至一千倍。
乙:看来“影视三人”是因祸得福呀。
甲:是的。
乙:哎!伙计,我还得问问,“梁山体育代表团”是怎么出现在当代社会的?
甲:穿越时空呀,除了代表团成员以外,其他梁山好汉也都实现了穿越。
乙:那要花多少钱呀?
甲:不是也有不花钱或者花钱很少的穿越方式吗?
乙:是呀!我听说有人被板砖敲晕过去以后,就实现了穿越,难道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也都被板砖敲晕过去了?
甲:哪能让梁山好汉挨板砖呀。
乙:那用什么方式?
甲:宋江和卢俊义等高级领导人是乘坐时空飞船实现的时空穿越。
乙:其他人呢?
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打麻醉针实现时空穿越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缺陷,例如有的好汉并没有被穿越到当代社会,而是被穿越到三国时代,红楼梦时代等等。
乙:那怎么办?
甲:把穿越错误的人再送回水浒时代,然后重新打麻醉针实现时空穿越。
乙:这不是瞎猫撞死耗子吗?
甲:是有点这个意思。
乙:那要撞多少次,费多长时间呀?
甲:反正最后都撞到了当代社会。谁让梁山好汉人这么多呀!
乙:是呀!这么多梁山好汉穿越到当代社会,麻烦事还真不少。
甲:麻烦事不少,有意思的事情也不少呀。
乙:那您快说说有意思的事情。
甲: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征婚。
乙:征婚?梁山好汉不是绝大多数都不近女色吗?
甲:那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充分。面对当代社会如此多的美女,再加上这些美女的穿衣与古代妇女相比,可以说是又少又露又透又艳,所以许多梁山好汉都动了凡心。
乙:他们怎么征婚?
甲:通过征婚广告呀。
乙:征婚广告怎么说?
甲:宋江的征婚广告为:本人绰号及时雨,虽然相貌平平,身高亦无优势,然而威名远扬。现为“梁山体育代表团团长”,年薪至少千万,别墅汽车更不在话下。欲觅姿容绝世,感情专一的女子为偶,可能出轨者免谈。
乙:宋江在这方面吃过亏,想必仍然心有余悸。可能是由于难忘“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的李师师,所以对女方的容貌有较高的要求。
甲:是这样的。
乙:吴用怎么样?
甲:吴用的征婚广告称:本人绰号智多星,不过绝对不会将智慧用于算计配偶及亲友。目前是梁山咨询公司总经理。配偶的参考标准为诸 葛亮的 夫人黄月英。
乙:吴用真有意思,看来确实是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
甲:是的,其他人的征婚广告也都是独具特色。
乙:这些人都找到意中人了吗?
甲:多数人都很快觅得佳偶。为此,胡编剧,栾导演和陶制片人还专门举办了一场梁山好汉集体婚礼。
乙:婚礼的情况如何?
甲:一句话:热闹极了。亚洲几乎所有国家的元首都派了特使来参加婚礼。
乙:太好了。对了,梁山的女性好汉有没有刊登征婚广告的?
甲:有呀!
乙:谁?
甲:一丈青扈三娘。
乙:什么?什么?一丈青扈三娘不是嫁给了矮脚虎王英吗?
甲:是呀,可是穿越到当代社会以后,两人很快就办理了离婚手续。
乙:是扈三娘一脚把王英踹了吧?
甲:不是,是王英主动提出离婚的。
乙:哎呀,我的天。王英要个头没个头,要武艺没武艺,怎么还是他主动提出离婚?
甲:你要是仔细想一想王英的为人,就觉得一点也不奇怪了。
乙:是的,王英是一个一见到美女就迈不动步子的人。
甲:可是王英的下场并不妙。
乙:怎么了?
甲:他的征婚广告几乎无人问津。
乙:再找大哥宋江帮忙呀!
甲:这次宋江可真是无能为力了。 许多 女士一听是王英,扭头就走。还有的女人是吃王英,喝王英,花王英的钱,最后还离开王英。
乙:王英这可真是自作自受。扈三娘怎么样?
甲:扈三娘比较传统。她刚一听说王英要求离婚,还有些难受,并且试图挽回这段婚姻;可是,王英接下来沾花惹草的举措彻底伤了扈三娘的心,她这才同意离婚。
乙:扈三娘的征婚广告怎么说?
甲:扈三娘,离异少妇,英姿焕发,武艺超群。欲觅年龄相差不过于悬殊,高大英武,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士为终生伴侣。
乙:这则广告的效果如何?
甲:可以说是反应十分热烈。扈三娘的玉照和视频,以及这则征婚广告在电视上播出以后,应征信息如雪片一般飞来。一位男士说:扈三娘是我的梦中情人,我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许多扈三娘的粉丝,自动组织起来,准备帮助扈三娘处理这些应征信息,以便扈三娘更好地进行挑选。
乙:面对这么多的追求者,扈三娘可别挑花了眼。
甲:扈三娘根本就没有挑。
乙:不挑怎么能够确定意中人?
甲:绝就绝在这里。扈三娘还没挑就确定了意中人。
乙:这是怎么回事?
甲:扈三娘的征婚广告刚一播出,一位男士就给扈三娘打来电话说:我现在正式向你求婚,希望你尽快给我答复。
乙:扈三娘怎么回答?
甲:扈三娘想都没有想,立即表示接受这位男士的求婚。
乙: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草率?
甲:不是,许多人都认为扈三娘本来就应该嫁给这位男士。
乙:这位男士到底是谁?
甲:豹子头林冲。
乙:太好了。我当年读《水浒传》的时候,就觉得宋江撮合王英和扈三娘,纯粹是乱点鸳鸯谱,如果让扈三娘自己挑选,对象一定是林冲。
甲:是的,如果没有王英,林冲就会追求扈三娘,或者被扈三娘追求。
乙:还有一件事我不明白,林冲怎么有那么大的把握给扈三娘打电话?
甲:事后林冲说,扈三娘离婚之后,经常以一种十分复杂的眼光看着林冲,这样的事情重复了几次之后,林冲终于读懂了这种眼光。
乙:原来,战场上扈三娘是林冲的俘虏,情场上林冲是扈三娘的俘虏。
甲:可以这样说吧。
乙:对了,咱们别只顾了聊男女之间的事情,也应该聊一聊兄弟之间的事情。武松和武大郎怎么样了?
甲:武松穿越到当代社会之后,在吴用的策划之下,创办了“武松大马戏团”,并且亲自上阵表演。
乙:表演什么?
甲:当然是武松打虎呀!
乙:真把老虎打死呀?
甲:哪能呀!只是把老虎打得满地打滚,最后老虎不得不向武松作揖求饶。
乙:这个节目肯定大受欢迎。
甲:当然了。
乙:武松也发了吧?
甲: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乙:武松又回去找他哥哥了吧?
甲:是的,武松拿出几年来所赚的钱,再加上其他好汉的资助,专门雇用了一艘时空飞船回去看他哥哥,然后又把武大郎带了回来。
乙:真是兄弟情深呀!看来武大郎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沿街叫卖了。
甲:错了。
乙:又错了?武大郎又重操旧业?
甲:是的,武大郎开了一家“武大郎烧饼店”。
乙:生意不错吧?
甲:是的。
乙:武大郎满意了吧?
甲:不满意。
乙:为什么?
甲:武大郎还想让烧饼风靡世界。
乙:真没有想到武大郎还会有如此雄心壮志。那怎么办?
甲:找吴用呀!
乙:吴用又有什么高招?
甲:吴用建议武大郎与神医安道全联手经营“武安中式快餐公司”。
乙:为什么要与神医安道全联手?
甲:如果需要,可以让烧饼同时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
乙:好极了。那这烧饼也应该改名了。
甲:没有,只是在烧饼的前面冠以“夹心”两个字。
乙:“夹心烧饼”?中间夹些什么?
甲:类似于汉堡包,蔬菜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根据各人的口味和需要,分别夹上鸡蛋,火腿香肠,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驴肉,以及密制夹心层等等。
乙:这回武大郎可能也要发了,而且可能要超过武松。
甲:是的。
乙:有钱了,武大郎有什么打算吗?
甲:由于忘不了潘金莲,尽管武松极力反对,然而武大郎还是打算再把潘金莲请来。
乙:潘金莲还会跟武大郎吗?
甲:也许会,也许不会,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乙:对,让我们拭目以待。
科海鹰的邮箱:kehaiying2012@sina.com
20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