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士同
教育:回归清静是正途
言不尽世事的起起落落,说不完教育的是是非非。稍微关注各种媒体,各种关于教育的新闻始终占据显著位置,而且始终处于话语度较高的层次:二十年后打师案的宣判,老师体罚学生受到严重处分;刚过而立之年的老师为了兑现对学生许下的诺言,带领十几名学生从江西骑自行车1800公里到上海而引发的轰动效应,国务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发布关于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和高中教学与评价的指导性文件......简单梳理这些教育领域发生的大事件,抽离掉事件外在的附加,其本质的东西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下教育的变味走形,这种偏离正轨的趋势已经引起高层的关切。
教育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师生间的施受关系,即老师传播知识,播撒智慧,引导学生成人、成长、发展。而与之相匹配的,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本应该也是很安静、很单纯的。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明多元化格局的出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有的是水过地皮湿,有的则直入根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学校也难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客观审视社会发展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它不是止于浅层的表象,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自孔夫子私人办学,把学在官府下移到民间。这样,纯粹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就有了新的意义;随之,学校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和使命。当然,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严格意义的师道尊严。从老师承担的使命看,传道受业解惑三个方面概括的最为精当。其中,传授学业、解答疑惑是最基本的,更多止于技术性的层面;而传道更多指向的是思想和精神的层面,更多需要艺术性的眼光与情怀。正是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占据了一定的制高点,学生在某些方面只能出于弱势的位置。(当然,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这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平等,就催生出很多问题。由于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潜在的素质不同,其在对待教育、处理学习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情形也不同。这样,教育者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时,如果以千人一面的方式对待,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正是这样,才有了孔夫子授弟子三千,只有七十二贤士事情的发生。虽然孔夫子积极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真正目的现实时,也很难得到真正意义的落实。
经历过几千年的沿革,关于如何实施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的话题争论不休,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摸索出好的方法。不过,在应试教育占据教育场域主阵地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受教育者掌握应试技能,并能够在各种考试中屡试不爽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不成文的铁律。在这种铁律的框定下,师生关系所有人情、人性的、带有温度和质感的东西都被剥离掉,残存的只是大家齐心协力围绕分数、成绩的轴心用尽心思、耗费心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势所趋,家庭所要,社会所需。由于背负着多重的压力,人生只能为荣誉而战、为生存而搏。于是,师生、生生之间原本就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只能让位给赤裸裸的竞争、冷冰冰的分数排名。而由于受教育者基础参差不齐,自然就出现了有些学生无法达成老师的心理预期。这样,长时间恨铁不成钢的积怨,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引发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在讲究师道尊严的时代,师生之间冲突的发生更多是以老师的胜利而告终。可是,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加之多元成才价值理论的出现,师道尊严的意识慢慢在公众的思维中淡化。由此催生出来的就是老师社会地位的沦陷,学校教育价值的跌落。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与浮躁的功利化世情有极大的关系。由于劳而无获,不劳而获,少劳多获这种怪异事件的频发,引发公众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原本被奉为公理的价值认定在新的价值标准的估定下慢慢失去了约束力。这种风气的转变不是局限于某些行业,而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拐拐角角,教育领域也难以幸免。在数字的成功学被奉为圣经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追求的不再是树人、立人的价值,而是把追逐分数和成绩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核心。这种把教育的本义——培养人——丢在一边,而急功近利地对学生进行驯化,甚至奴化,虽然短期内能够见成效,可是从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长远预期看,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可是,在沉疴已深的教育场域,如果大家都按照约定俗成的套路按章办事,就是合格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卓越的,如果剑走偏锋,或者不走寻常路极有可能给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也许就是兰姓老师带领学生骑行上海能够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之一吧。
理性地审视当下的教育,其偏离正常的轨道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以遏制,一旦走向不归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有了国家层面指导教育发展的红头文件的出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开篇语。虽然言及的是大学背负的使命,其实也同样适用于一般的教育。教育是以培养人作为第一要务。既然这样,要真正完成使命,教育应该远离喧嚣聒噪的尘世,安安静静地按照自身的规律,遵循人发展的属性慢慢经营。当然,按照规律办事,还需要公众回归理性。教育和其他社会事务一样,只是一个行业,并没有什么怪异之处,只是操业手段和方式不同而已。既然如此,在面对教育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摘下有色眼镜,以一种寻常的心态面对教育领域出现的纷纷扰扰。远离铜臭味的裹挟,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教育,也许就不会有太多的教育热点占据广大命题的头版头条了。
(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