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现象对小学生来说实际上并不陌生,特别是对女同学简直是太熟悉了,所以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对每个学生来说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前概念”认识。例如物体和像大小可能相等,平面镜中的像与实际左右相反、距离相等等等。为此,我先让学生在家创设了一个动手观察镜子中的你的情景。使学生学习与生活拉近了距离,充分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热情。引导学生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进行猜想,而同学们的猜想有了碰撞,所以本节课的切入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只凭观察、猜想得到的结论往往不可靠,需要设计科学的方法加以证明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事实出发,步步深入展开实验设计的探究,在探究中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做?而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很多感性认识。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一些,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我不失时机的提出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各自的观点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后实验的兴趣、主动性大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也就大了,所以实验结论的获得也就不难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学生不易理解,把课堂演示为主的实验改为学生探究为主的实验.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虚像,单靠教师在课堂演示,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作用.因此,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亲自动手操作, 在实验中让学生把手指放在成像的烛焰感受有无烧痛的感觉,再让学生自己在镜后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从边上看屏上有没有像,和平时投影仪屏上的像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实像和虚像区别.从巩固练习中发现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的知识已有深刻的理解。通过作图测量,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这比单纯教师演示效果要好些.
以前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比较少,特别是分组实验,加上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刚开始无从下手,只在左顾右盼,不知怎样做。因此,我将本应完全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实验内容改为老师指导下的分组实验。分组讨论探究,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边玩边学.玩中学,本就是青少年的特点,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其效果反而更好,探究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学生的智慧会在玩和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发现了科学,感受到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随时都有令人兴奋的发现.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要更新,应认识到: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要从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中转变过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法手段,充分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一堂灌中退出,课堂应是师与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像《平面镜》这样贴近生活、应用性强的课,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就应当让学生历经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应贯穿全程如何让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突显,在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舍弃、有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