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职场社交APP脉脉为何要推PC版本?

  近日,在脉脉一周年的活动上,脉脉创始人林凡宣布,将在10月31日推出脉脉PC版本。

  作为专注职场社交的APP,脉脉如今的总用户数目前达到12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15万。在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看来,”这是一个还不错的数,但脉脉离爆发可能还有一年的时间,明年这个时候,也许才会非常非常火。”而PC版脉脉的尝试,或许会为脉脉的发展增加新的渠道。

  未来社交的特点是随处终端的介入

  在各类社交平台更关注移动端战地的布局时,脉脉却开始开发PC端产品,在林凡看来,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为了产生和沉淀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在手机上写一大段话太累了,而电脑上则方便许多。”第二:看重HR的需求。“HR每天需要和几十个人聊天,在手机上根本没办法聊。”

  之所以看重这两个需求,是因为“要把脉脉打造成一个无处不在的应用。”林凡说,“脉脉有一个特殊理念,所有的消息在所有终端都是自动同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手边有什么设备,就可以用什么设备交流。因此,未来手机、PAD不见得会取代电脑,而是随处终端的介入。”

  但林凡也强调,PC版绝不是一个完整的脉脉,而是一种补充。例如,PC登陆版本就是纯粹把脉脉消息的功能拎出来,保证消息的同步和通知的及时;而Web版本只是实名动态和匿名八卦功能。未来Web版还会补上HR管理职位的一个平台。

  探索“以人的付出为成本”的商业模式

  而在Linkedin进入中国,移动社交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脉脉推出PC版本,或许也是为其从招聘入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奠定基础。正如林凡在活动中所宣布,“要试水新商业模式,针对创业公司推出付费人才招聘、顾问咨询、辅助融资等需求对接一条龙服务。”

  之所以选择只针对创业公司,林凡说,“因为大公司的人员招聘数量比较大,他们要求,1~2周内,脉脉提供几十个候选人去面试,再从中挑到合适的对象。这种招聘模式对于脉脉来说,在探索阶段,压力有点大。因此,脉脉选择帮助创业公司去找各种愿意投身创业领域,又比较senior的人。”

  脉脉想要做的,是以人的付出为成本的商业模式

  而这在很多人看来,还很难接受。“比如我面试一个同学,我需要付他半天工资。对于很多HR来说,他们更希望成功之后再付。而少数几家接受的公司,他们这样做:“既然面试要付费,那先看简历,最满意的再在面试前电话聊10分钟,又筛掉一批。最后真正来面试,可能当天就发了offer。对于他们来说,只花这么一点钱招一个人,觉得赚到了。但我的同事觉得太亏了。”林凡说。

  因此,林凡认为,这种商业模式的探索,目前重点是强调一个理念,“未来的整个体系结构是:无论面试,还是咨询,我需要付费,以体现对别人时间的尊重。正如目前的律师、会计或保姆等职业,逐渐以服务的时间来收费,他们是第一批体现时间是值钱,或者说时间背后体现的知识或技能是值钱的。”

  做到这一点,林凡说,还需要把线上和线下打通。“因为中国人的习惯,如果线下没有见过面,这个人肯定不是你朋友;同时,如果线上让你掏钱,你会觉得很贵,但线下就不会觉得很贵。未来整个商业体系都会来自线下。”

  一年后脉脉会有大爆发

  无论是在PC端的尝试,还是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林凡认为,脉脉的大爆发会在一年后。

  林凡从两个方面做了解释。

  产品维度:是对产品本身的一个判断和改进。林凡说,“今天的脉脉只是60分,刚及格的产品。而60分的产品很难产生爆发。但一年之后,我比较有把握将脉脉打造成80分的产品,它在我的脑海中间已经越来越成熟,如何打通线上线下,如果把圈子体系纳入脉脉体系中。脉脉需要有半年时间把这些产品和功能推出来,再用半年时间去打磨。”

  人群密度:对于对于职场社交,1千万的有效注册人群,可能会是一个点。从中国白领人群的角度讲,说的窄一点,可能有5千万~1亿人,说的范一点,可能1~2亿人。而到明年这个时候,脉脉可能会达到10%~15%的白领人群密度。对于这个密度,林凡有特别深的感受,“当有3000万用户的时候,就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所有事情都会是锦上添花。”

  因此,林凡相信,如果一年后,脉脉的用户数可以接近这个量级,有800万~1000万用户,产品达到80分,实现有亮点,人群密度又比较高,一定能产生非常强的爆发的趋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脉脉  脉脉词条  社交  社交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版本  版本词条  
战略规划

 企业存储类初创公司走红

 30年前,也就是软件还没有“蚕食这个世界”的时候,大量的行业信息都被储存在所谓的“旋转式磁盘”之中。这种存储速度相对较慢,但比较便宜的存储设备,很容易让人回忆...(展开)

战略规划

 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

 2012年7月,位于东莞的玩具工厂“素艺”的大门被法院贴上了一纸封条,作为世界第二大玩具品牌的代工厂,“素艺”正式倒闭了。由于发达市场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