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社交网络Applified联合创始人菲尔·马克(PhilMark)看来,Facebook太女性化了,“社交网络建立在分享这一行为上,显然这是女性化思维模式。”菲尔的Applified祭出了“非男性,不得入内”的大旗,这个纯爷们的社交网站决定彻底忽略女性用户。此前,菲尔的第一次尝试是名为Jaxx的男性移动社交应用,男性用户们可以通过线下活动而非分享心情来保持男人间的友谊。
菲尔的做法或许会让你感到纳闷,Facebook真的“太女人”了吗?Facebook仍有850万男性用户在享受着“喜欢”按钮和寻找朋友的乐趣,只是,女性正在成为大多数:Facebook中58%的用户为女性,她们贡献了62%的数据流,比如更新状态、评论等,平均比男性多出8%的好友。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发布的一份名为《女性在上网:女性如何影响互联网》的研究报告称,女性每月花在社交网络的时间比男性高出30%,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女性占到了所有移动社交用户的55%。而在中国,根据人人网公开发布的的数据显示,虽然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多出10%,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女性的活跃度和内容贡献仍然比男性用户要高。
从Facebook的持续蹿红开始,女性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人网移动社交产品部产品经理胡萌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尤其是移动社交产品的爆发更让女性化特征更为明显,微信和陌陌无不是这一特征的典型案例和受益者。微信的产品经理、腾讯副总裁张小龙称,微信有一半的用户是女性。“社交产品的核心用户群体是年轻女性用户,这一群体体现出对沟通、关系、情感、审美极大的热情,更加直观的一点是女性用户群体对产品情感化设计(包括表情、文案、界面等产品表现层)的认同程度超过产品功能”,胡萌分析。
爱交际更爱购物逛街的女性,也将满腔热血奉献给了电子商务——美国购物网站GiltGroupe的数据,女性占到了其客户群的70%,贡献了74%的营收,团购鼻祖Groupon有77%的用户为女性。在中国,虽然传统淘宝的买家中,男性的比例要稍高于女性,不过通过移动互联网上淘宝购物的比例就大不一样了,一年之间,无线淘宝会员的男女对比发生大逆转,女性消费势力悄然崛起,成为手机淘宝主力军:无线淘宝发布的2012年Q2电子商务数据报告指出,在实物类目成交占比中,女性直接相关的类目成交占比已经超过40%,无线女性会员占比达到54%,同比增长10%。就连以男性热衷的3C产品起家的京东商城,女性注册用户比例也已稍微超越男性。
不过,更为激进的变化发生在与图片相关的领域。一方面,以“图说”形式解读数据的方式空前流行,咨询公司和媒体纷纷将从前满是阿拉伯数字的报告、枯燥的图表演变为形象化的、生动的图片。另一方面,以Pinterest、Instagram、Fancy、Path、美丽说、蘑菇街等为代表的图片社交、购物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蘑菇街,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每天带给淘宝80万-90万的流量,500万交易额,从淘宝开放平台获得10几万的佣金。如果你是一个男性,想要注册美丽说或者蘑菇街,那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要不你会在被拒绝注册之外还被骗发一次关于自己在美丽说乱注册的微博,要不你就会被劈头而来的“菇凉们”以及那粉红色的女孩头像弄得哭笑不得。当男性用户们莫名其妙地被贴上异性标签时,是否想到:什么时候默认的性别已成为“女”了?
也许你会想,这些都是投女人之所好而设立的网站,当然女性用户会多,当然更为女性化了。那么,游戏领域呢?近年来大热的移动游戏就是最好的例子:移动社交游戏公司Zynga的用户中,有60%玩家为女性;PopCap的数据显示,女性已成为社交和休闲游戏的主要玩家。要知道,女性对许多公司来说是宝贵的资源,51.com甚至有数据证实一个女性的价值抵得上10个男生。掌沃科技COO、原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高级运营经理刘南山更大呼“得女人者,得天下”,旗下生活化应用苦瓜优惠券的用户中有六成为女性。
但是,若仅仅将上述现象归类为“互联网的女性主义”或者“女性化趋势”未免有些偏颇与浅薄。从前,人们几乎没有揣度过互联网是否有性别,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工科男的天下。可是一夜之间,女性用户颠覆了原来由男性主导的互联网世界,她们变得如此重要,甚至成为了新一轮互联网创业主要目标群体。
于是,研究女性用户的心理和需求,成了互联网创业的必修课。如同腾讯云平台总监傅志华所言,与女性特征、偏好相符合或者专为女性设计的网站、应用的兴起,说明女性正在驱动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变革,驱使互联网从“理性的、功能的”转变为“感性的、强体验的”。
理性、功能,这恰好是男性擅长的左脑思维模式,而感性、体验,正是女性所擅长的右脑思维模式。“女性化的本质就是右脑化,感性思维超越理性思维”,胡萌这样理解这股女性化的潮流,“纵观近20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这样一个发展脉络:工具、资讯、社交、娱乐、生活。以上这样一种发展轨迹与用户群体的变化密切相关,以社交为分水岭,娱乐、生活越来越偏向女性化。”
这种日益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并不是人为或者刻意为之,而是由于互联网用户群体组成发生深刻变化导致的。互联网发展初期由男性和GEEK主导的互联网用户群体逐渐被普通大众稀释,互联网向大众和女性扩散。“女性用户比例达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有趣化学反应开始了——女性用户的需求催生了满足女性用户需求的产品”,胡萌认为。用户的需求驱动着相应产品的发展,但是要将这些“感性的、强体验的”产品送到用户的手中,则需要一个平台作为载体,这个平台就是新一代的智能手机。简单的设计,赏心悦目的界面,舒适的体验,也恰恰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上述特点,使得女性用户可以更早、更容易、更天然地融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据美丽说CEO徐易容说,5月份时每天约有70多万的设备在访问美丽说的App,大致80%的设备是IOS设备,估计到今年年底,美丽说的手机访问量会超过PC端。
这股女性化的潮流,开启了互联网的右脑思维模式,对于曾经强调功能、技术等理性元素的产品开发者、产品经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甚至是革命性的。首先意识到这股潮流的人,已经证明了其正确性。
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曾说,“如果你们对女性的心理研究不透彻的话,你就损失了一半的用户,所以我们的产品经理现在都在看一本叫《女性的起源》的书。”张小龙带领的微信产品团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就注意到了女性心理对产品的影响,并将之验证且因此获益。很多人将张描述为“文艺男青年,爱好旅游、摄影”,他自己也曾说过:“产品经理一定是文艺青年。”
在胡萌看来,张的一席话绝对是经验之谈,“为了满足和适应用户群体的这一特征,产品经理也要匹配用户群体的一些特性。文艺范其实要强调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交产品,对工具性产品不适用。遗憾的是,由于基因的缘故,非右脑思维的产品经理即使认识到(可能还认识不到,甚至是不愿承认)右脑思维和女性化重要之处,也难免隔靴搔痒。”而掌沃科技COO刘南山对此的理解则为:“产品经理不一定要都具备文艺、感性的特征,但一定要懂产品的目标用户、深刻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这是产品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