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拆解成长的底层逻辑:情绪、学习、思维

这篇文章是我对个体成长的思考。

我出生在80年代末,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常被教导: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有出息的人。

那时候由于太小,对厉害、有出息是没有概念的,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厉害、有出息应该就是有很多钱吧。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免感慨:时代的大格局(那个时代并不富裕)真的会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认知上限。

如果把个体成长历程比喻为完成一幅拼图,读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但并不是全部。要让人生变得更加富足、更有成效,我们就要构建完整的成长拼图。

我现阶段的理解,这个拼图至少有7块,分别是情绪、学习思维、行动、人际、领导、体魄。

我将分两篇文章为大家解读,本文为第1/2/3块,即情绪、学习思维

1、情绪

产品大师梁宁曾说过过下面这段话:

如果把人看作是一部手机,那每个人穷尽一生学习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就像是手机里的各种App,不同的App发挥不同的作用。而情绪则是手机的底层操作系统,有的是安卓,有的是IOS。不管这个人有多厉害,只要情绪上来了,理智就会消失,整部手机就会瘫痪。

梁宁

我是在几年前第一次读到的这段话,当时非常不解,甚至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情绪为什么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呢?情绪只不过是进化不完全的遗留物,人的智力难道不比情绪厉害?

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没有哪一个行为不是被情绪所驱动的。

我们以为我们能控制情绪或排除情绪的干扰,其实我们错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情绪的作用下采取行动的。只不过,有些情绪很隐蔽或已经浸透到了我们的信念之中,没被我们觉察到而已。

以购买某样东西这种很直接的决定为例,我们会把这种决定看做纯理性的判断:我们会问自己,这个商品质量怎么样?是不是我需要的?使用这个商品的频率有多高?我能不能负担得起?

我想,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已经比绝对大多数人更理性了,但我们真的是在理性的控制下做出是否购买决定的吗?

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这些科学家给受试者真实的现金,列出一系列供他们购买的物品:无线耳机、电动牙刷、《星球大战》碟片,等等。科学家向受试者展示了每一件产品,然后展示了价格,同时扫描了他们的大脑。

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大脑的哪一部分更活跃或活跃程度变低,相当准确地判断受试者是否会购买某种商品。而且所有活跃的区域都不是大脑中主控理性的部分,反而是主控感觉的部分。

感觉会控制想法,情绪是更底层的行为驱动力,情绪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很多很多。

所以,不要试着去控制情绪,而要学着去观察情绪、接纳情绪。

如何才能做到观察情绪、接纳情绪呢?方法之一是冥想练习。

在冥想初期,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时,要不了多久,各种思绪一定会纷至沓来,将注意力吸引走,这时候只需要重新将注意力拉回来,如此反复练习,我们能够专注当下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此为情绪。

2、学习

这一点可能与读书/上学这件事情最密切。

对大多数人来说,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时间,随着一纸毕业证到手,所学到的知识也就全部还给学校、还给老师了。

另一方面,我们毕业以后,除了少数专业领域,对我们就业影响最大的就是毕业证书了,好像学到的知识完全用不上,我们还会因此怀疑大学所教授的知识的作用。

我们又错了。

我也是到如今也才明白过来,对于学习来说,“学会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搞懂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学科里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比如,政治学,在大学里,很多人都是为了混学分才会选修这门课。对这个学科的认知,也仅停留在一大堆名词概念上。

但如果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是用什么研究方法得出它的理论体系的、这种研究方法对我的学习或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等,一旦我们真正参透了这些问题,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政治学的逻辑架构,更是一套学科的思维体系。

这种思维体系一旦注入了我们的心智,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日后以我们觉察不到的方式让我们受益。

同样,对于职场人来说,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一个企业中,岗位是最小的单元,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职责,在岗位上的人员,只需要将职责履行好就尽到了岗位责任。

一方面,岗位层级越高,我们需要掌握的概念性技能越多。这种概念性技能往往没有固定的范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唯有以最快速度更新我们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应对外界的不断变化,而这考验的正是我们的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链的边界不断外扩,组织内各个岗位之间的边界也越来的模糊,传统管理主张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难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角色管理可能将逐渐取代职位管理成为组织关注的对象。未来,一人多角可能成为组织里的常态,员工需要不断转换身份、角色,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跨领域的知识储备,我们可能就无法胜任多重角色,这背后考验的还是我们的学习能力。

说了这么多,都在强调学习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有没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步骤呢?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以下5个步骤:

确定目标—找到巨人—建立框架(逻辑架构)—完善知识要素—实践运用。

第一步,确定目标。

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曾这样描述他的学习经历:

我供职的那家报社下午出版报纸。我们早上6点开始工作,下午2点15分出版,于是我迫使自己在下午和晚上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社会和法律机构的历史、普通史、金融,等等。就这样,我慢慢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习惯,每隔三四年我就会选择一个新的领域例如统计学、中世纪史、日本艺术、经济学,等等。三年的学习当然不足以让我掌握一个领域,但足以让我对它有所了解。

因此,在60多年的时间里,我不断地学习,每次学习一个领域。这不仅让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迫使我去了解新的学科、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我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它们的假设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彼得·德鲁克

可以看到,德鲁克每个阶段性都有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好了一个领域再去学另一个领域。这一步很关键,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导致精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在学习的源头上就出现了问题。

第二步,找到巨人。

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有巨人思维

所谓巨人,就是在某个领域的牛人,他们在某方面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甚至代表了人类目前的最高水平。但现实中,我们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并非巨人的一手知识,而是二手、甚至二手的二手知识。

如何才能找到巨人呢?

方法之一是问中间的巨人。

我第一次接触到思维模型是通过成甲老师,读到了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在这本书中我发现成甲老师反复提到一个人:查理·芒格。后来才知道原来查理·芒格正是多元思维模型的提出者。这样我便通过成甲老师这个中间巨人找到了巨人。

有的人会说,我连这个中间的巨人都找不到怎么办?

在知识获取如此方便的时代,如果你都无法找到某个领域谁是大牛,就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第三步,建立框架。

19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著名科学家欢聚一堂。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发表新年祝词,他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的只是一些修饰工作。不过,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一朵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一朵出现在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

这段演讲广为流传,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这绝非两朵普通的小乌云,正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终于酿成了一场大风暴,物理学大厦都为之震颤,动摇着物理学的框架。

学习也是如此,不管学到什么东西,最后一定得归到一个框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串成一个整体,才能发挥知识的合力。

框架不牢,地动山摇。

建立框架的方法有两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直接借鉴巨人的框架(自上而下),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自己的框架(自下而上),并将自己的框架与巨人的框架进行对比优化。

第四步,完善知识要素。

搭建好框架后,接下来就是往框架里面填充具体的知识要素。

比如最近刚出版的一本书《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围绕一个公式展开:B=MAP。当动机、能力、提示三个要素同时出现时,行为就会发生。这个公式就是全书框架。

但如果光只知道这个框架,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用这个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这时候就需要对这个框架进行进一步拆解,完善各个部分的知识要素。

比如能力这个要素。

如何才能提高我们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呢?

可能的答案之一是划小圈,将要做成某件事情的能力划分为若干等级,在实践中稳步提升难度,这么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帮我们建立自信心。

前面说到,我们的本质是被情绪驱动的,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有了信心之后,我们才能克服更大的困难。

如此,对框架内的每个要素进行层层拆分,补充具体的知识要素。

第五步,实践运用。

学习中,有两类人:一类是先干再说,在干中积累经验,一类是等学好了再干。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第一种,速度快,但往往试错成本较高,第二类行动相对精准,但也可能贻误战机。但不管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实践。

我个人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框架后,马上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大部分人来说,也不要上来就拿“知行合一”来要求自己,纠结是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还是知行合一。请先开始做一样再说。

比如上面说到的福格行为模型,你把理论研究地再透彻,但就是不行动,不在实际生活中去刻意养成一个习惯,那你的学习是无效的,因为你的行为没有任何改变。

此为学习

3、思维

这里的思维指的是运用我们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学习是输入,那么思维则是输出,是运用我们所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思维领域,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是对别人的批判,而是对自己的批判,准确地说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批判。

我们知道,完整的思考包括了三个部分,用公式表示:

完整的思考=论题+论证+结论。

批判性思考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比如,在论证环节,一个完整的论证包括前提、推理、结论三个环节。

要对论证环节进行批判性思考,就要评判:

1、前提是否成立。

如果一个论证的前提本身是不成立或有瑕疵的,这个论证的过程一定也是不成立或不严谨的。

2、从前提导向结论的推理是否有效。

常见的推理手法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两种形式。如果是采用演绎推理,那么就要去判断大前提是否成立、小前提是否成立、从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结论的逻辑是否成立。

篇幅所限,关于批判性思维,此处不再展开。

思维领域,我们其次要知道的是各种思维模型。

成甲老师在《好好思考》一书中,将思维模型总结为四个层次:

第一类:经验技巧,往往出自实践经验总结,在我们处理具体问题时可以提供思路启发。

第二类:方法流程型,把很多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标准化、流程化了。

第三类:学科原理型思维模型,是各门学科中科学家们发现的重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用查理·芒格的观点就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

第四类:哲学视角型思维模型,是指不同学科思考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

这四个类型的思维模型,并不存在简单的“谁好谁差”的问题,而是各有所长,适用环境和条件不同。

大到企业战略、人生战略,小到我们日常琐事,如果能够掌握更多的思维模型,真正掌握各种思维模型的应用场景,将大大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

比如,公司启动战略调整,如何才能确保变革方向是正确的呢?如果只是靠老板拍脑袋,风险太大,搞不好全公司的人都被搭进去。

这时候我们不妨去学习下,那些先进企业都是如何做的。

拿华为举例,华为在一些列战略变革/业务变革中采用的最重要的模型是BLM模型(业务领先模型)。

战略端:通过市场洞察(双差分析)导出战略意图,并在此基础明确创新焦点,进行业务设计。

执行端:从关键任务、文化、人才、组织、协同等维度保证战略的有效执行。

相较于个体经验,思维模型是范围更广、周期更长的经验总结,按图索骥,通常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行动质量。

此为思维

写在最后

今天我们聊到了个体成长拼图的前三部分:情绪、学习思维

情绪是根本驱动力,是更底层的操作系统,极大影响着其它拼图的质量。

学习是输入,是对我们自身的武装,是资源的投入过程,让投入的ROI最大化是我们的方向。

思维是输出,是将我们所学进行统筹综合,对现实问提出解决方案。

思维只有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在行动中又势必会涉及沟通等人际问题。通过“人在事上磨”,我们逐步完善我们的心性,提升我们的领导力。当然,上面所说的这一切都建立在我们有一个健康体魄的基础之上。这些正是我们下一篇要和大家分享的,成长拼图另外四块:行动、人际、领导、体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拆解  拆解词条  底层  底层词条  逻辑  逻辑词条  情绪  情绪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综合管理

 管理者的价值在于哪些方面?

我的价值观作文推荐度:企业价值观的口号推荐度:价值观的自我评价推荐度:管理者对员工的寄语推荐度:管理者的培训有哪些推荐度:相关推荐管理者的价值在于哪些方面?随着...(展开)

综合管理

 流程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流程管理的意义是什么导语:流程管理(process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