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劳动评价将成为学生升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将劳动评价作为升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意味着长期以来学校重智育、重升学率、重毕业率、重就业率、轻劳动教育的片面发展观将有所转变,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望真正实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公众不可避免地会追问:与升学挂钩的劳动教育怎么考,要不要补课,要不要培训……这些问题也是相关各方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将劳动评价作为升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其前置条件是“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涵盖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劳动素养只是其中的一项评价要素,包括劳动技能、劳动品德、劳动思想等内容。为此,劳动评价不能类同于文化课考试打分,也非A、B、C、D的归类,而是要建立在劳动教育扎实开展和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做好劳动评价,须谨防以文化课考试形式代替劳动评价,也要拒绝形式化的照猫画虎,以防止劳动评价走空、错位。
《措施》提出,天津将建立劳动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建立公示、审核制度。
建立劳动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不仅实现了劳动过程和结果的全记录、动态化,还缩短了评价反馈层级管理,提高了评价效能,值得肯定。但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仅在技术与方法上下苦功还不够,还须不断改革、优化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