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体育中考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美育已经全面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有9个省开始美育中考改革试点。
随着音乐、美术等学科纳入中考,中考即将迎来“全科开考”时代。“全科开考”标志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在教育评价环节的落地,也预示着未来学校教育将进入学科均衡时代,有望实现从“分数工厂”到“育人乐园”的嬗变。
当前,中小学生“减负”尚未取得决定性成果,中小学教育生态还有待改善,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剧场效应”在一些区域还在恣意蔓延。在这种背景下,“全科开考”诱发“全面增负”的风险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此,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准确评估“全面增负” 风险,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科开考”与中小学减负提质相向而行。
一要建立省域范围内相对统一的教育评价“指挥棒”。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是扭转教育不科学评价导向的重大举措。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地市级人民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过程评价,进一步深化、拓展教育评价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办法体系,走出“唯分数”“唯考试”误区,引领区域教育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要建立实施基于全面发展、绿色发展的教育教学常规。避免“全面开考”诱发“全面增负”,学校要做好正面示范。教育常规能否支撑教育常态,决定了学校是否会“全面增负”。基于此,学校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全面、绿色、可持续育人观,对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建立涵盖学校教育各方面、全过程、各环节的基本规范,为教职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具“工作手册”“说明书”。要补足音体美等学科教学常规缺失的短板,围绕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训练、检测、竞赛、兴趣小组等环节,建立完善基于减负提质取向的学科教学常规,依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为避免“全面增负”提供机制保障。
三要进一步厘清教育界限,规范各方行为。当前,中小学教育乱象丛生。中小学生负担越减越重,与教育参与方有意无意模糊教育界限不无关联。地方政府尤其是地市、县区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 “三不得一严禁”要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持续优化区域教育生态。要为教育参与各方划清界限、立好规矩,坚决遏制责任“挪移”“越界”,治理软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要建立一支由政府主导、多部门部门组成的教育治理“常备军”,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校外培训机构“抢跑”、质劣价高的天价网课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亮鞭”,为优化教育生态保驾护航。
四要拓宽初高中学生升学“出口”,以优质“出口”缓解教育焦虑。“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建立普通高考、职教高考“双轨”“双通”高考制度,通过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普职融通制度、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补强职业教育,促进“职”“普”均衡发展。实施这一制度,将打开初高中学生升学的另一个“出口”,有望破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普通高考困局,对改善中小学教育生态意义重大。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这一制度的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及全社会放松紧张的教育神经,回归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本意。同时,还要引导全社会祛除文凭虚荣,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消除职业学校毕业生歧视,以“德”选人,唯“才” 是举,公平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