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在上中班,晚上回来跟我们说,自己的皮球虫死了,还专门举行了一场葬礼。”江苏常州市钟楼区五星幼儿园的一位孩子家长向媒体透露,一开始还以为孩子开玩笑,后来发现,这竟然是幼儿园的“死亡课程”。该幼儿园负责人表示,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死亡”这一话题总让人讳莫如深,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一些家长认为不吉利,会吓到孩子,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是否适合谈论死亡这个话题?
要回答这一疑问,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生命教育。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12年5月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指出: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由这一定义看,生死问题是生命教育绕不开的话题,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如这所幼儿园负责人所言,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生老病死是不可回避的客观规律,有哲学家曾说,人从生下来那天起,就在走向死亡。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儿童少年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学会规避危险,不怕困难和挫折,以健康的心态看待死亡,赢得人生的精彩。
不可否认,人们对死亡有着与死俱来的恐惧。实际上,死亡教育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对孩子而言,越早接触这个话题,越能理性看待死亡,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以一颗“博爱”之心对待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这所幼儿园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对年幼的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时,不以“死”“死亡”之类的字眼刺激孩子,而是让孩子以观察皮球虫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为“切入点”,通过为皮球虫设计别开生面的葬礼,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从而引导孩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这让笔者想起日本一所小学开展的死亡教育。学校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全班36名孩子负责饲养两头小猪。孩子细心照料小猪仔,喂食,打扫猪圈,定期给小猪洗澡,测体重,细心记录生长动态。150天的时间很快到来,小猪仔长成了大猪,要出圈了。某一天,当看着大猪被捆绑、宰杀,甚至割分成一块一块做成食品,再送回学校供大家品尝,所有孩子皆掩面而泣,没有人愿意品尝这些由自己亲手养大的猪做成的食品。这个案例看上去有点残忍,但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一种敬畏生命的教育,也是符合人性、全面多层次关怀生命的人本教育。开展生命教育,需要学校结合青少年的成长发育阶段,设计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情境课程,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也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家长应在适当的时机浸润生命教育的理念,从而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不断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