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因不堪学业压力而选择自杀的消息令人扼腕。事实上,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某城市医院的门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3~16周岁抑郁症伴随自杀倾向的患者占学生患者总数的比例很高。学业压力、亲子矛盾、深度网瘾、拖延惯性产生的心理冲突等已成为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考核压力、排名焦虑等导致的负能量成为压垮青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般来说,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具体来说,有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来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或忽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有的孩子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接触社会传媒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引发心理问题。有的孩子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选择了逃避的做法,对自己彻底放弃。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在他们的成长中必将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事实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来源于“特殊家庭”。所谓“特殊家庭”,主要是指家庭不完整,或者家庭教育方式偏激,或家庭条件差。因父母亡故、涉案、再婚、贫困、粗暴等原因,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身心发展、心理健康出现偏差。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难以经受打击和挫折,容易做出过激行为。笔者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盯紧“特殊家庭”。
首先,摸清底子,及时跟踪。开学初,学校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深入“特殊家庭”,做好个案分析和分类指导。通过家访、走进社区,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的性格、教育思想以及家庭生活情况。清楚学生家庭的优点和缺陷,掌握基本的沟通方式,以便对症下药、及早预防、精准帮扶。
其次,给予“特殊家庭”的孩子特殊关爱。通过开展“手牵手,献爱心”等活动,从经济、生活、精神上给他们帮助;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悄悄话信箱”,开设“心语坊”,对“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疏通。同时,学校要多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表现和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疏导,积极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思想和行为转化,消除自卑,增强自信。
第三,多方合力,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对于“特殊家庭”的教育问题,学校对家长是没有约束力的,为此,需要地方政府、社区与学校形成合力,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此外,加强行业监管,强化媒体网站的社会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大对平台的管理,及时处理不良信息,加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在源头上抑制不良信息。同时,家长需要对孩子使用电脑、手机的行为与时间进行约束,不能任由孩子“自由驰骋”,要培养孩子广泛的、有益的兴趣爱好,使其不沉迷于网络。
总之,“特殊家庭”的学生在物质、心理上承受更多的压力,只有依靠学校、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盯紧“特殊家庭”,才会让“特殊家庭”的子女不成为“特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