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与教学无关的安排驻村扶贫、上街执勤、摊派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安排承担寄宿制学校的安保、学校食堂管理等行为,均被禁止。
检查多、督导多、活动多,不仅是政府有关部门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教育部门难以摆脱的困扰。就外部检查而言,基层学校几乎每年都要迎接政府组织的人大代表视察、政协视察、安全检查、国防教育检查等。教育部门组织的检查更是名目繁多,每季度一次的教育督导,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工作视导,每月一次的安全督查,再加上上级部门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活动,令基层学校和教师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这些名目繁多的检查和活动,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每次大型检查到来前,全校教师几乎都要放下手头工作,准备各种迎检材料。为了迎检,有的学校停课让学生打扫卫生、整理校容校貌,甚至帮助教师抄写各种学习笔记、填写虚假表格。不仅如此,有些大型检查多则一两天,学校还要为检查组成员安排食宿,吃得太差怕得不到好评,太好又怕超标准,学校办公经费又无此项支出,令学校管理者进退两难。
教育督查和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基层学校改进工作,引导基层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而不是增加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广西从实际出发,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出实招,是对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大解放”。其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减少督查次数,注重督查实效。就教育部门的督导检查而言,很多项目和内容是重复的。政出多门,重复检查,是加重教师负担的主要原因。还有些工作上星期刚刚开会布置,下星期就要求上报总结和经验材料,学校只好要求教师弄虚作假。
《清单》明确指出:未经县级以上党委审批,不得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各类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不得实行“一票否决”或层层签订责任状;不得简单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代替实际工作评价;不能工作刚安排就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
检查需要县级以上党委审批,可以把一些重复性的检查项目合并在一起,减少检查次数;检查不以查看文字和图像档案材料为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层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检查实效。
二是严格禁止外部检查,让教师安下心来教书育人。客观地讲,基层教师对于教育内部组织的业务检查并不反感。最令教师头痛的是让他们参与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比如入户扶贫、计划生育宣传、为创建卫生城市义务上街打扫卫生等,这些活动不仅占用了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也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
《清单》列举了严禁教师参与的十几项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的外部活动,如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驻村扶贫;不得要求中小学校和教师定期报送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防灾减灾等重要专项工作的信息;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等场所开展相关工作;不得向中小学教师摊派参加志愿活动的指令性任务;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网上宣传投票等活动;不得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频繁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社区建设活动,等等。这些“不得”如果能全部落实,将会极大减轻中小学教师的外部负担,为教师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规范评审考核机制,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清单》明确规定: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专业技能竞赛等评比考核,不得擅自提高准入门槛,不得设置繁琐评审程序,不得以考试成绩、升学率、学历、论文、奖项作为唯一性评价指标。
职称评审、评优树先等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从报名参加到准备一系列的评审材料,再到现场展示,大多教师都经历着身体和心理的煎熬,其原因在于评审标准不统一,程序繁琐,指标不明。《清单》的这一规定,释放出纠正各类评比不科学、不规范的信号,有利于减轻教师过重的心理负担。
另外,培训活动多,假期被随意占用,也是教师负担重的重要原因。《清单》明确要求,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培训活动,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培训外,不得把无关培训任务摊派给中小学教师。明确教师培训的主管部门,减少无关培训,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培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