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降20多年,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健康形势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25日在政协大会发言指出,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和升学测试中的占比。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7月8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程红的建议则是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小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期望和要求。可问题是,简单粗暴地将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核,增加体育成绩占比,真的能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吗?
自应试教育普及以来,迫于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小学生埋首于浩瀚题海,日复一日地做着刷题、考试的机械运动,大量的课余时间被挤占、压榨,户外运动甚至成了奢望。提升体育成绩占比,确实能提升体育学科的地位,让学生在练习体育考试项目中增强体质。但是,此举可能会产生加大学生负担的副作用。
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均围绕“应试”开展。可以想见,一旦提高体育成绩占比这一政策得到普及,毕业年级的学生将难以摆脱超负荷的体育训练。学校很可能会忽视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差异,让他们向同一标准看齐,拼命往满分靠拢。再者,体育学科的考核弹性较大,这一做法可能会给“弯道超车”和“开后门”埋下隐患,难以保证升学考试的公平。对升学压力本就很大的毕业年级而言,这一做法显然弊大于利。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体育成绩的占比,而在于转变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等观念。运动,贵在恒,不在应试。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