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出炉。在备受关注的教育改革举措方面,“中小学生课业‘减负’”成为投票最高的选项。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领衔、108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提交了《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
多年来,为学生减负的呼声此起彼伏,关于减负的文件也出台了不少,但成效却不大,在某些地区甚至越减越“负”。究其原因,既有家长推波助澜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相关管理者及教师的理念问题以及轻视非统考科目等因素,还有一项容易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因素——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
学生课业负担重,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采取何种教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考核标准。尽管各地出台了诸如“严禁以教学成绩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等规定,但在政绩观等因素的影响下,教学成绩仍是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在这种考核保准的引导下,教师为了取得“优异成绩”而加重学生负担在所难免。
就教师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做好教学过程管理(包括教学态度、授课质量、作业批改等),注重综合评价,淡化教学成绩方面的终结性评价。教师不再焦虑成绩排名及奖惩,不再担忧教学成绩对考核结果的影响,才能真正自觉自愿地为学生减负,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当然,教师虽是给学生减负的关键一环,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要想真正给学生减负,还需家长观念转变、学生评价体系转变、录取机制转变等配合、联动。
适度淡化教学成绩在教师考核中的权重,是为学生“减负”的前提。否则,下发的减负文件再多,要求再严格,也都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