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创新中小学校医管理机制需做好“三篇文章”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原本默默无闻的校医成了学校防疫工作的主力军。在此过程中,校医待遇不高、数量不足、发展不优等问题也愈加凸显。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建议,要创新机制,建立中小学校医专业化管理体系。

改革中小学校医管理机制,让校医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守护者,需做好“”三篇文章。

首先,要做好提高待遇这篇“实文章”。中小学收入分配机制是基于教师群体设计的,绩效工资发放主要依据教龄、职称、学术称号、教育教学成果等核定。班主任、毕业班教师和优秀教师待遇相对较高,校医大多参照教学辅助人员标准执行,待遇普遍不高。

提高校医待遇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学校内部岗位管理和绩效分配机制,除了重视专业技术主体岗位——教师岗位外,还应完善卫生保健、图书馆管理、财务会计等非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设置和竞聘程序,支持、鼓励校医等人员对照既定程序和条件,积极竞岗,顺利聘岗,落实待遇。二是由当地人社、财政和教育等部门联合,尝试构建卫生、教育、社区(街道)医护人员待遇联动机制,消解中小学校医“待遇洼地”现象,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其次,要做好增加数量这篇“硬文章”。唐江澎校长调研发现,中小学校医缺口较大,中国有一半省份的校医配备率仅为33.1%。在校医配备程度相对较高的江苏苏州,626所中小学校,在职校医及保健教师只有743名。没有专业的人员,中小学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突发疫情防控等工作就无法有效落实。增加中小学校医数量迫在眉睫,需要当地政府和教育、编制等部门高度重视。

按照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由省级层面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医配备编制标准并严格执行,应当成为增加校中小学校医数量的兜底性措施。唐江澎校长提出的“人在医卫、用在学校”也是解决校医数量不足的一条改革路径,但如何平衡待遇、确保工作时间,还需进一步规划、设计。同时,地方政府和学校还可以通过向医疗卫生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缓解校医数量不足的困境。

再次,要做好促进发展这篇“长文章”。中小学校医主要承担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学生健康教育、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校卫生环境检查和卫生条件改善等职责。相关资料显示,欠发达省市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医普遍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在岗人员专职少兼职多,校医专业技术职称多为初级、中级,能够有机会晋升或获得高级职称的人员极少。

经过此次疫情大考,加强中小学校医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校医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从宏观层面看,应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校医专业资格认证体系。从中观层面看,在入职招聘和岗位管理方面,地方教育和人社部门要强化医学专业尤其是公共卫生专业背景。从微观层面看,中小学校要细化岗位职责,加强专业培训。其中,完善常态的职称晋升机制是制度引擎,明确执业医师资格等是政策引导,对校医尤其是中青年校医压担子、明目标则是校本引领,三者缺一不可。

从SARS到新冠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全世界带来了重大挑战。观照现实,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唯有综合施策,加快提高校医待遇,稳定校医队伍,提升校医专业素质,师生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校医  校医词条  中小学  中小学词条  机制  机制词条  做好  做好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