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局势逐渐向好,各地陆续开学复课。为了巩固前期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了师生的健康,无论是已经复课的学校,还是即将复课的学校,都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周密的校园疫情防控方案。
为了让师生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了标语、拉上了横幅,这种做法非常有必要。但是,基于学校传播与创造知识与文化的属性,校园内横幅及标语的书写与张贴,要确保科学性与正确性。
某学校复课后在教学楼前挂上了“带口罩,勤洗手,讲卫生”的横幅,将“戴口罩”误写成了“带口罩”。一位教师向相关负责人反映了横幅中的错误,该负责人却说:“横幅没有错,我们不仅要‘戴口罩’还要‘带口罩’,要把口罩‘带’在身上。”
该负责人说的话并非全无道理。人员稀少时,把口罩“带”在口袋里;人员密集时,再把口罩从口袋里拿出来“戴”在脸上。但是,在疫情防控阶段,口罩只有戴在脸上,遮住口鼻,才能起到防护作用。用“带口罩”替代“戴口罩”,一字之差,看上去拓展了口罩的适用范围,实则是个人的主观任意解读,并不可取。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在矛盾与对立中和谐发展的兼容并包的场域。在传播与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在所难免。但是,当失误出现时,如果用非理性的观点掩盖失误,只会让广大教师以局外人的态度看着失误变成难以纠正的错误。当校园内出现质疑的声音时,相关负责人应该有承认并改正错误的胸怀,这样才能让广大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各抒己见。